【智能錶背後】大和解?從機械錶到人工智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智能錶背後】大和解?從機械錶到人工智能

03.11.2018
圖片由品牌提供
拒絕被智能錶盲目洗腦,創辦人Benoît Mintiens以”unbrainwatched”回應。

Apple watch都已經出到第四代,我們卻依然徘徊在智能錶與機械錶之間,默許自己墮進非黑即白的死胡同裏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情況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兩者是不同的東西,一個電子,一個機械,代表着兩個時代、兩種人、兩種喜好和需求,本來就河水不犯井水。可是,時間呢?面對這公平的存在,我們要如何跨世代?

除了以奢侈為實的智能錶之外,刻下亦有不少品牌會利用高頻電波來達到自動上鍊功能,唯大多數均為全電子(石英機芯),Ressence卻是第一個保留機械制式的品牌。
除了以奢侈為實的智能錶之外,刻下亦有不少品牌會利用高頻電波來達到自動上鍊功能,唯大多數均為全電子(石英機芯),Ressence卻是第一個保留機械制式的品牌。

單靠智能錶回春?

傳統品牌借智能錶作春藥,另設副線開發年輕市場已是鐵一般的事實——無線定位、即時通訊、信息互動、運動模式與各類保健數據紀錄等等等等,全方位緊貼生活步伐之餘標榜麾登時尚潮流。時間成了單一功能,電子取代了機芯律動,貌象卻依然故我,既有金工雕刻,也偶有無價的寶石鑲嵌。背後代表了什麼?

智能技術開發,配合自家高級高訂的百變形象,底蘊看似與傳統製錶工藝背道而馳,在外觀表象上卻展示了互有相交的共通,說穿了可能是自欺欺人:傳承問題未解決,年輕一輩依舊對製錶傳統一知半解,雙方甚或愈走愈遠,最終只能在機械錶與智能錶中的二分界上膠着,退不下來,又跨不出去。

都說,若要從舊時代演進到另一個新世代,普及科技,承傳智慧,我們需要過渡、需要和解,更需要一道橋,無出其右。

拒絕被智能錶盲目洗腦,創辦人Benoît Mintiens以”unbrainwatched”回應。
拒絕被智能錶盲目洗腦,創辦人Benoît Mintiens以”unbrainwatched”回應。

比利時帶頭過橋

那道橋在哪?來自比利時安特衞普(Antwerp)的獨立製錶品牌Ressence,自2010年由start-up起家,便一直履行「復興文藝本質」的使命(”Renaissance of the Essential”,即連繫中世紀與現代史的啟蒙運動),為全機械製錶工藝開創出嶄新思維,正是橋之所在。

沒有誇大其詞。曾以專利革新的凸向轉盤顯時系統(Ressence Orbital Convex System,簡稱ROCS),棄錶冠結構而取錶底的旋轉槓桿(Type 1型號)來調校co-planar錶盤上的數位指示盤,突破傳統機械錶的指針式佈局;又嘗試重塑腕錶內部結構首創出滴油技術,將錶零件天敵——液體注入密封的錶盤之內,令數字刻度比例放大至全無死角,帶來恍如懸浮半空的視覺效果(Type 3型號),甫推出即摘下向有「錶界奧斯卡」之稱——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ève的「最具啟發意義」獎(Horological Revelation Prize)。Ressence絕對擁有推陳出新的條件。

ressence-type-2-e-crown-concept-4

這一切種種當然有賴於品牌創辦人Benoît Mintiens。本為工業設計師的他,過去涉足的範疇可用「南轅北轍」來形容,上至高速列車和飛機,下至醫學儀器及獵槍,合作品牌亦由LG、Browning到SNCF,自他從Hogeschool Antwerpen碩士畢業後,無一不成為他的個人創作小天地;刻下以短短八年時間將Ressence奠定成「錶界愛迪生」,便是個例證。正如他去年參展英國的SalonQP時笑言,如果製錶目的只是要翻摷百年歷史,令陀飛輪轉得快過人類心跳,似乎是浪費了這一種過人的傳統工藝,多少透露了他不安於現狀的心態,風雨欲來。

隨後,Ressence在今年的SIHH上,發表了全球第一枚摻入了人工智能的全自動機械腕錶Type 2 e-Crown® Concept。

由「愛迪生」到AlphaGo 依然是機械

這無疑是製錶業界的一個歷史時刻。令人震撼不已的,不純粹因為箇中技術的開發,而是為着背後更宏大、更具前瞻性的理念和抱負——讓智能與機械兩者真正合二為一,成品終能超越以「高級」外在包裝的智能錶,進階成可以隨用家喜好來自由切換腕錶性質的貼地發明。

究竟有幾貼地?Type 2 e-Crown® Concept的創作理念其實好簡單,就是要令傳統機械錶成為既可以self-winding,又可以self-setting的現代設計,然則,它是一枚擁有人工智慧的機械錶,如假包換。

e-Crown®主要由四個極細組件構成,置於自動機械芯之上,當中包括(由上至下)一個cluster模組、動能發動器、神經網絡中樞及感光百葉窗,具自學功能,會隨所選模式啟動開關。
e-Crown®主要由四個極細組件構成,置於自動機械芯之上,當中包括(由上至下)一個cluster模組、動能發動器、神經網絡中樞及感光百葉窗,具自學功能,會隨所選模式啟動開關。

Ressence首先將一個可以藍牙連接手機應用程式的電子輔助系統e-Crown®藏於錶身之內,並由上部的ROCS顯時系統及底部的自動機芯,以「三文治」式的結構組合。如此一來,腕錶便能分別透過三個不同的模式來運作。

一枚錶 莫論老中青

一,是以藍牙連接手機app的智能模式,既可透過數據定位來監控腕錶走時的準確程度,以便自動調節ROCS來顯示正確時間,又可喚醒內置e-Crown®的GMT及冬夏令時間功能,令腕錶在被佩戴之前已自動作出雙時區設定。其次是設半模式,透過單獨啟動e-Crown®系統,腕錶便能針對誤差出現來自行調整時間;由於這項功能乃由人工自學程式來運作,換句話說,腕錶最初需經人手設定一次,往後才能在未被上鍊的情況下be picked up and tagged,繼而自動調校出準確時間。

神經網絡中樞

再來就是全機械模式,亦即完全不接應用程式、不啟動e-Crown®系統的基本模式,此時的腕錶運作就如傳統的機械錶一樣,自動機芯依舊靠用家的手腕動態上鍊,走時也是由擺輪游絲來調控。因為e-Crown®本身亦利用隱藏在錶盤底下的太陽能轉動器(Kinetic generator & photovoltaic cells)來獲取動能,並會在缺乏動力超過50%便會自動打開活動式百葉窗來吸光,擁有自己的動力儲存盒,所以用家大可在任何時候tap一下錶鏡來選擇模式,又或tap兩下來單獨啟動系統功能,而不缺動力⋯⋯一切大抵就如Tony Fadell所言,”Fine-watchmaking must embrace new technologies to bring back functionality and excitement for the new generations.”,也如Ressence的品牌理念:任何嶄新思維均需化整為零,以功能導向為依歸,並透過體驗來打破隔閡,遂能成就出兩者相輔相成的劃時代創作。

“The first thing we ask is what do people need? Functionality is key. Next we start questioning the user experience. We aim to awaken senses and provoke wonder.” -Benoît Mintiens

背後推手 別人笑我太瘋癲?

如果閣下是「蘋果迷」,對Tony Fadell理應不會感到陌生。Tony Fadell是誰?他除了是Ressence的品牌技術指導、智能恆溫家居Nest Labs(後被Google收購)的其一合夥創辦人外,更是原祖級iPod及iPhone的共同研發者,曾一度與的Steve Jobs平起平坐。然而,他與「蘋果」和Google有過節,離巢之後以Future Shape自立門戶,現為巴黎Station F的唯一永久創業育成者,據報稱正籌劃更龐大的「第二矽谷」企業,野心勃勃。

據報e-Crown®Concept將於兩個月後連同應用程式正式推出,並透過不同腕錶款式示人。
據報 e-Crown®Concept 將於兩個月後連同應用程式正式推出,並透過不同腕錶款式示人。

事實上,Tony Fadell早在「蘋果」工作的時候,已是有名的腕錶愛好者,起初是為着尋找靈感,到後來遂成真正的腕錶收藏家。2013年,他從《Hodinkee》的網文上得知有關Ressence、Type 3和Benoît Mintiens的創作故事,自此幾乎成為品牌的頭號買家;然後經過足足兩年的時間,二人在2015年終首次對話並一拍即合,為e-Crown®的面世帶來了契機。

Benoît Mintiens以家鄉安特衞普的「丟手」作為品牌標誌,寓意打破常規。
Benoît Mintiens以家鄉安特衞普的「丟手」作為品牌標誌,寓意打破常規。

也許當時仍有人會問,一切始於虛擬的世界是太瘋癲?然而,二人卻藉着現在這一枚Type 2概念錶說不——將錶拿在手,當中的輕觸式操作,不就是當年由Fadell首創的LCD觸屏技術的延續?迄下都成了改寫製錶歷史的”AlphaGo”,遇強愈強。

據品牌代理透露,e-Crown®的技術應用,將會連同剛成功開發的應用程式,在兩個月後的SIHH上作全球發佈。介時,製錶業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傳統品牌單從外在切入發展智能錶市場,是否就等同是兩代之間的大和解?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由品牌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