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設計界近年不斷吹捧簡約主義,生於智利的美籍室內設計師Juan Pablo Molyneux卻反其道而行,作品延續歐洲新古典主義風格,刻意在建築及室內設計重現古代藝術,以儉樸價錢塑造一個個華麗的空間。作品廣泛使用人造大理石(Scagliola)巨柱,室內擺滿路易十六世風格法式古董家具、千年經典裝飾畫,甚或是豹紋印花沙發。「人們說我是一個極繁主義者(maximalist),因為我不是極簡主義者(minimalist)。但這觀念是錯的,我不是minimalist,不等於我必定是maximalist,我是我。」
七十年代出道
訪問在他下榻的香港服務式住宅餐廳進行,踏正約定時間,他從暗處走進窗前,灰白銀髮與白鬍子襯托深邃的五官輪廓,他將擱在腰間的右手伸出來,與我握手,泛紅臉頰的嘴角輕輕上揚。正當我躊躇如何令氣氛熱絡之際,卻發現只要談起他人生中最愛的兩件事:設計與太太,他即從泰然自若的老紳士變回那個二十年前每每訪問均露齒大笑的活力青年。
Juan家族是擁有諾曼人背景的英國家庭,父親是一個銀行家。自小熱愛玩泥土砌模型的他,在十六歲就獲得智利聖地亞哥天主教大學破格取錄,修讀建築學,但未有畢業,後來他轉往巴黎羅浮宮美術學院修讀歷史,並在巴黎美術學院完成建築學位。他的第一個作品是十九歲那年,仍在讀書時為當時智利模特兒女朋友的工作室進行室內設計,由於工作室位於一個古堡後方,於是他利用城堡外牆的紋理設計出一個溫馨的家居。「青年時代記憶離現在有點久遠,但我從未為別人打工。我覺得很奇怪,在現今社會每個人都為別人工作。我二十三歲時就在聖地亞哥創辦第一間室內建築公司,雖然沒有什麼錢,但卻以創意開展事業。」
1973年智利發生政變,令國內工作機會減少,令他萌生移民的想法。翌年,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立貝拉斯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展出早年設計的傢俬、布料和建築設計。1975年他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開設工作室分店,其後他和太太結婚並搬到紐約定居,在紐約與巴黎開設工作室。新聞稿中總寫上「我和太太剛買下這棟古堡」、「我們一起開辦公司」,從字裏行間中就能感受到他對太太滿溢的愛,「我和太太在智利大學認識,她修讀歷史,我讀建築。我很愛她,原因是她與別不同,今年是我們結婚四十二周年。」談到太太,他顯得落落大方,卻同時漲紅了臉。
為俄羅斯政府設計
年屆古稀之年,他舉手投足都帶着自信。拍照時,純熟地解掉駝色西裝外套其中一顆鈕扣,身驅微微仰後,右手輕倚把手,左手尾指的純金戒指尤其顯眼。衣著一絲不苟,米白襯衣配淡粉紅波點領帶,與粉紅色間條短襪相映成趣。晚上,他出席演講時將牛津鞋換成黑皮鞋、穿上深灰色立領正式西裝、繫上寶藍領帶,連男助手亦同樣換裝。
「我從來不追逐時尚,我認為追逐時尚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時尚這個字代表我們死了,因為我們永遠都在等待下一季。而好的建築卻應該不局限於時間,能在昨天、今天和明天流傳。我同時不遵循建築或室內建築的規條,我相信一個完美的室內設計是要令生活在這裏的人變得更好,享受到和諧的節奏與看見美麗的事物,而非盲目跟隨任何趨勢和時尚,而失卻空間原有個性。」
將他的事業推向高峰的轉捩點,是2002年勝出比賽,為俄羅斯政府設計聖彼得堡條約館。「這是我第一個在外國建造的重要項目,由於預算有限而且我只有不多於一年時間完成項目,令項目過程充滿困難,不過我順利完成了。」條約館外觀是黃色的古希臘式建築,中央設有主要儀式大殿,利用翠綠人造大理石柱支撐天使畫作圓拱頂。「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條約館並非我做過最具挑戰性的建築,我此前曾在莫斯科興建大型建築,並曾受俄羅斯皇宮啟發,在加拿大興建過一個莊園城堡,很美麗而具挑戰性。」此外,他又曾在多哈為卡塔爾王室成員興建泳池屋。
Neoclassicism──他的座右銘是「結合歷史和專業技藝(法文savoir-faire)」,作品主要採取新古典主義風格,重現古代傳統建築和室內設計。例如為俄羅斯政府設計的聖彼得堡條約館外觀乃仿傚黃色古希臘建築,主要儀式大殿則利用人造大理石柱支撐天使畫作圓拱頂。
2004年,他為建於1619年的巴黎宅第Hotel Claude Passart進行復修,他甚至買下房子一部分空間作為自己的居所和工作室。他受到葡萄牙瓷磚啟發,將大宅前廳改造成藍白色瓷磚的中式衣櫃,地下大宴會廳以淺灰色及薰衣草色人造大理石牆為主色,而二樓圖書館則有一道隱門通往灰色勃艮第風格的大理石浴室。飯廳則擁有不少中國元素,包括擺放中國漆器、漢朝赤陶馬裝飾台等。「這個地方是我畢生的知識成果。這是一個神秘的,你永遠不能肯定這道門背後會帶你通往什麼地方。」
Artisans──他非常尊重工匠,在Hotel Claude Passart進行復修時,他聘請三個瓷磚工匠花了一年時間繪畫房內九千塊瓷磚。「我一直希望擁有這種房間的想法,任何人走進這間屋都知道我,這就是我。」他的著作後頁更花了二十六版介紹及鳴謝和他緊密合作的工匠。
二十一世紀初是他工作最繁重的時期,「不過,那時候不覺得累,反而感覺很迷人,因為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當時並非可以經常出國旅行的年代。」他說人們愈來愈熱愛現代前衞建築,是因為很容易建造和理解,「但你要修復或興建古老建築,你就必須擁有一定知識背景和美感。對於能令舊建築重生,我感到好自豪,因為它們曾經在歷史上擁有重要意義,後來不得不退役,但經我手修改後,它們再次獲得新生,多完美。」
奢華生活佈局
除了上述的三百九十八年歷史的巴黎老宅,他的居所更遍佈紐約、法國勃根地。今次來港,他特意從紐約搬來數本重達兩公斤的著作《At Home》送贈記者與行家。厚頁印刷設計書刊載他三個居所的室內設計圖片,以一百二十五幅相片圖文並茂介紹他家中的一磚一瓦與佈置。
2012年他在勃根地買下一個建於1145年的古堡Château de Pouy-sur-Vannes,花一年半時間將古堡改造為他和太太與三隻小狗的豪華居所。「我還記得我在雜誌中看到古堡的照片,然後一見鍾情,我馬上從腦海中想到它復修完成後的樣子。」在他購入之前,古堡幾經轉手後變成殘舊破落的會議中心,外觀是了無生氣的灰沉石灰石房子。「我將窗框油成紅色,其實是十七世紀常用的顏色,而古堡室內本身就已用上美麗的薰衣草和綠色作為主調,反而是現代人故步自封不願冒險用色。」
他最得意之作是紐約七層排屋公寓復修項目,位於上東城Lenox Hill的核心住宅區,公寓建於1885年,他和太太在1986年搬進其中一個單位,由於太喜歡整棟公寓,於是他慢慢向住戶發出收購的提議,直至五年前完成收購整棟大樓的業權,將公寓改造成法式豪宅。公寓不同角落都放有中日設計品,包括日本明治時期的花瓶、江戶時代的日本畫作。而公寓三樓的圓形大廳圖書館,更像大英博物館。他在2015年出售全棟公寓。
Orientalism──他常在作品裏把不同文化混雜一起,呈現出斑駁瑰麗的多元風格。其中東方元素較為常見,如紐約公寓有中國漆面裝飾牆板,亦有日本古代花瓶及畫作。巴黎宅第也擺放了中國漆器及屏風等,他坦承深受中國藝術文化吸引。
四處買屋改造成奢華住宅,他說未來會轉向做公共項目,「我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興建私人場所,非常非凡的作品,但不幸的是無法被其他人看到,連我亦無法隨心所欲去探訪自己的設計,因此在未來我喜歡做一些公共項目,也許是一個美麗的圖書館、酒店或餐廳,令我的作品成為有意義的存在,讓其他人可以從中學習,分享知識。」想過退休嗎?「沒有,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的好奇心從未終止。」訪問結束,他坐着嘆盡最後一滴咖啡,「如果你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打電話問我,我是認真的。」
<!–PROFILE
Juan Pablo Molyneux,七十歲,美籍室內設計師,生於智利。他擅長修復城堡與別墅,及建造新古典主義風格豪宅、大使館與皇宮,視工藝復興為己任。著名作品包括2002年為俄羅斯政府設計聖彼得堡條約館,此館曾多次用作總統普京接待其他國家元首和簽署條約之用。他又曾為卡塔爾王室成員興建多哈宮殿、格魯吉亞興建最後一個皇宮,被視為宮廷御用設計師。–>
PROFILE
Juan Pablo Molyneux,七十歲,美籍室內設計師,生於智利。他擅長修復城堡與別墅,及建造新古典主義風格豪宅、大使館與皇宮,視工藝復興為己任。著名作品包括2002年為俄羅斯政府設計聖彼得堡條約館,此館曾多次用作總統普京接待其他國家元首和簽署條約之用。他又曾為卡塔爾王室成員興建多哈宮殿、格魯吉亞興建最後一個皇宮,被視為宮廷御用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