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的「大白象」
而基礎建設和規劃,亦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香港最大風險,就是屆時會有不少擱淺資產項目(stranded asset)。」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說。
比如港珠澳大橋,即使每日能容納數十萬汽車流量,但內地汽車來港的發牌問題,仍是懸而未決。加上內地燃料的污染成分較高,汽車排放的廢氣會更嚴重。
「香港人不會希望每日有幾萬架汽車從內地來港,城市的交通是難以負荷。」他預示航空運輸的增長亦會放緩,假若第三跑道屆時真的落成,會出現使用率不足的清況。
此因政府在擬建三跑時,並沒有考慮氣候成本的代價。「國際民用航空組職(ICAO)公布,2020年要達至碳中和carbon neutral growth,即參與城市在空運的碳排放要停止增長,否則要作出碳補償(carbon offset),這無形是碳排放稅(carbon tax)的增加,令成本上升,需求就自然下降。」
香港是氣候變化的孤兒,由於香港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協議的締約方,目前仍未承諾減排目標。或看「2030+」發展計劃,是昧於全球變化的大趨勢,欠缺前瞻遠見。「倫敦、紐約、柏林等幾十個大城市都參加了『2050路徑平台』或『碳中和城市聯盟』定立目標在2050年要減碳8成,或者達至碳中和。不過,香港卻是缺席,我們起初是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的成員,本說要做些前衞一點的動作,但在各方面的表現卻是零分。」黎廣德說。
未來,可會有更多大型基建?他認為發展模式將會有兩條不同路線。一條路線是在境內填海,如東大嶼興建人工島。一條路線是拓展土地,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旁的一個島嶼撥給香港,屆時可將葵涌貨櫃碼頭搬過去,有利改善環境,解决棕土問題。同時,更能集中貨櫃運輸交通,「有了港珠澳大橋,澳門可成為第二機場,珠海成第三機場,就可以取代三跑,而新界發展亦可以理順,規劃真正的副都市中心。」
而未來的基礎建設,更不能不考量能源問題。「基建不可能停頓,但看用什麼形式,現時太守舊,只看交通、鐵路。」
他指,香港官員對金錢觸覺特別敏銳,今年中政府金融發展局已經發表報告,鼓吹發展綠色金融。「可能最有啟發的見解,是來自氣候經濟權威史頓爵士(Sir Nicholas Stern),他指出全球城市人口會從今天的35億增至2050年的65億,因此未來20年對基礎建設的投資每年便需5至6萬億美元,若果基建投資符合應對氣候變化的設計,全球暖化限於攝氏2度的目標有望達到,反之將會浪費資源興建大批動彈不得或無法呼吸的城市,同時摧毀生態系統。」
分散式發電 市民變「生費者」
「未來30年,好多國家領袖也察覺,要創造新的文明,如何能重建一個擺脫石油煤炭的經濟體系。」
這是勢在必行,否則損害很大,遠超過我們認知的環境問題。據聯合國估計,2050差不多地球的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存在,升溫1.5度後便開始超越很多臨界點:冰原融化、海流轉向、凍土解封、亞馬遜森林衰亡等,都帶來難以逆轉的變化。若要有三分之二把握令全球暖化不超過1.5度,僅餘5年時間便會溫室氣體「排碳」爆燈;要不超過2度,便僅餘20年。
「將來面貌可以很不同,如能搬走棕地,發展新市鎮,將來整個城市,再採用分散式發電,如樓宇天台、公園、足球場的頂蓋也用太陽能板。」據香港理工大學研究指,香港屋頂以太陽能發電的潛在發電量每年超過40億度,現時香港生產的可再生能源卻僅佔總能源供應的0.01 %。」會用盡每一吋空間去做,離岸有大型風電站,其次是17個水塘和部分離岸水域也適合安裝海上風電場,其實是會生產到7-8%的電力。
分散式發電也意味市民都變成「生費者」(Prosumers,即同時是生產者和消費者),這正好拉低整個電力需求。「因為我們整個電力系統,有四成儲備(外國只是兩成),這是很浪費的,因只用來應付每年用電最高的一小時,如果有好多太陽能,可滿足繁忙時段的需求,有個自然調節。」到時,柴油汽車將會在路上絕迹,換上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及油電混合動力車;也可能採納汽車共享系統,不再是一人一車,是mobility on demand,按需出行,少了車,交通系統會變,同時也鼓勵步行和騎自行車。
防護性基建
公共專業聯盟在回應巴黎協議的行動計劃時,提出的「4R20」方案,是希望下屆政府引入更多可再生能源,承諾會在2020年令香港本地可再生能源比率達到全港發電的4%,到2047年,比率更要提升更高。
方式是,每年購買進口燃料的開支,逐步轉移至本地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兩間電力公司的利潤管制協議應規定電力公司接納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Feed-in Tariff),民間生產的太陽能、風電或生物質能發電,電力公司須用簡易手續接駁和購買,並且承擔接駁至電網的主要費用。「廣東省太陽能上網電價比煤電高一倍,澳門太陽能上網電價達每度4元,因此兩電向民間購入可再生能源的上網電價應設於每度2至4元之間,才足以提供誘因。」
他說,屆時還需要防護性基建,如倫敦河口在泰晤士河,已建防洪閘(Thames barrier),必要時閂閘。事實上,地球上7成人口都住在近岸城市,據研究顯示,全球十大最受水位上升影響的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深圳和廣州,因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位處低窪地帶。美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預測,當水位上升,首當其衝的地鐵站會是中環站、香港站、紅磡和柯士甸站。「整個地鐵浸了就麻煩,到時不開發郊野公園也不能。」
稍後,環境局將來推出對應氣候的政策文件。
然而到2047年,香港能否真能轉為零碳城市?黎廣德是有點悲觀,「我們有視野,公民社會也相對成熟,但政治體制是個斷層,因沒民主普選機制,我們不能將壓力推向政府身上,於是推不到前瞻性政策出來。香港最危急,要解決這斷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