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影公屋,唔通人人都識影公屋咩? (俾我老套一次,馬騮掩面)
彩虹邨與南山邨被IGer相中成為佈景板,你影我影,加個filter落堆#,我po你po,但有幾多人知道這兩個屋邨的歷史?梁瑋鑫(William)初中起走遍香港二百多個屋邨,從菲林到數碼,由少年變壯年,拍了廿萬張照片,對每條邨的建築特色與歷代變化了解到深深深處,就連平面圖他都珍而重之。我笑他毒,他說:「確係有啲。」
拆卸,重建,老去,翻新,廿年公屋變遷不知幾許,他選擇用相片及文字,花了二十三年為一半香港人的棲身之所做記錄,在Facebook立有「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專頁,圖文並茂送上屋邨知識。最近他的一幀《天梯》得到攝影大賽獎項,相中特寫的是沙田乙明邨特別的「外露式樓梯」。
「外露式樓梯更早見於彩虹邨,彩虹邨六十年代由屋宇建設委員會(房委會前身)興建,建築成本比同期的徙置區及廉租屋高,係所謂嘅高級公屋。八十年代房協起嘅乙明邨採非標準設計,外露式樓梯係一大特色。」William一答如同在播有聲教科書,資料大量。他再講Y型、和諧型、井字型……開了掣,停不了口。
位處城門河畔的乙明邨採高低座設計,令樓宇不會密如屏風。「起公屋唔使話一定要用盡地皮起好多單位,比較以人為本。但現代起公屋就多從經濟角度諗,無咁講究建築美學。」首次到訪乙明邨的記者對邨內一幢幢大廈的簡潔線條眼前一亮,尤其那戶外樓梯。「得獎嗰張相有一層有人掠衫,雖然無人,但正正係一個好日常生活嘅畫面,幅相有一半睇到藍天,我想表達嘅係即使我哋生活空間好細,望出去其實是個好廣闊嘅藍天。」侷促的石屎森林,放眼仍然盡是唞氣位。
當你(我係)以為佢一定係喺樓梯踢波落樓嘅屋邨仔,先至對屋邨有咁大情意結,佢其實從無住過公屋。佢細個住沙田區居屋,經常跟阿媽「跨邨」到乙明邨百佳購物,流連各邨文具舖,對屋邨毫不陌生。「加上我星期六有時會留宿婆婆屋企,佢住慈雲山徙置區,慢慢我發現屋邨生活氣息好強,婆婆會同鄰居打麻雀,會有人叫賣豆腐花,有太太會將衣車搬到電梯口做縫紉。」這些情景大概是七八十後公屋居民的集體回憶,即使沒住過公屋,可能都從《富貴逼人》等港產片略知一二。
自此他就中了公屋毒,搭車會把握機會問爸爸屋邨名字,報紙有屋邨新聞他就興奮,有相的話倍感雀躍。「小學有科叫社會,嗰本課本會講香港社會發展,內頁有好多公共屋邨圖片,我到依家仲保存喺床下底。」
至九十年代,初中的他閱報發現很多公共屋邨納入重建名單,於是按報章清拆列表,拿着地圖逐一親身探索。「第一次去嘅係黃大仙上邨,攞住部儍瓜機,想記錄佢就快消失嘅畫面。」秀茂坪邨、葵涌邨的最後景象他都拍下了,一直都採純記錄形式。去到千禧年代,數碼相機普級,不用再沖曬相片,影相成本下降,他也到不在清拆名單的屋邨拍攝。「開始從建築美學角度去睇屋邨,亦留意裏面嘅人文風景、居民生活嘅畫面。」他的鏡頭凝住了在跑的小孩、在走的貓咪、在飄的衣物,還有伯伯下棋與婆婆納涼,又或者天晴、雨後、黃昏、晚間的同一座屋邨。「我影嘅都係一啲好平凡好尋常嘅畫面,會講究構圖,但唔追求要玩好多攝影技巧,我追求生活感。我唔會打擾居民嘅生活情景,盡量用一啲輕巧相機,甚至手機,當自己隱形。」
每隔一段時間,這個「隱形人」都會重返去過N次的屋邨繼續按下快門。「我喜歡影變化中嘅相,一段時間後再去同一屋邨同一位置影,同之前嘅相對照好有趣,會發現微妙嘅變化,例如外牆已經髹上另一種顏色。」每當屋邨有翻新計劃,就是他再去之時。在專頁把圖片一併展示就能帶出前後對比。圖片旁附載的文字是他多年來搜集資料的結晶,隻隻字都用時間精煉出來。「我會專登去歷史檔案館睇當年嘅規劃資料,收集公共屋邨設計平面圖,呢方便都真係幾毒。」
近五、六年,香港人本土意識提高,較珍惜具香港情懷的事物,包括舊式公屋。「之前拆咗Y形設計、60年代落成嘅蘇屋邨都覺得有啲可惜。蘇屋邨唔似香港公屋,設計似西方私人樓,好特別。令人安慰嘅係房屋署重建屋邨時,保留「蘇屋三寶」,包括小白屋、燕子亭同金漆大門牌,亦保留咗楓林樓最低兩層,將來用作蘇屋邨展覽廳。」他日居民走進新屋邨,還能感受昔日畫面,他認為雖然不能整幢大廈保留,但在發展與保育之間,也算取捨得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