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開了好多飛髮舖,呢幾年,全世界。
不是髮型屋,是飛髮舖,英文一講就明,Barber Shop!我份人就是政治正確到不敢在「飛髮舖」前面加「男士」,雖然我也真的未見過女人幫襯,很多店主開業時大概也從未想像過有男客以外的生意,但who knows?說不定明天捲起個什麼熱潮,或者有某位特立獨行的太太小姐想試試剪個「油頭」……諗落都幾型㗎!潛在顧客甚至不一定是那種走英俊路線的女同志們!
飛髮舖再襲擊
但要忍受得了完全沒有「洗剪吹」以外的服務吧,一間正常的「飛髮舖」,什麼電髮染髮護髮修甲一應不俱全,簡而言之,去Salon時要找那個叫technician做的事情一概不提供服務。
但好處就是簡單,純粹,從而生出一種專心致志別無旁騖的正氣感,而且快!平時不大想在頭上搞呢搞路的麻甩佬,真的可以20分鐘搞掂,靚仔晒出返嚟,除非你想師傅幫你剃埋鬚,呀,係呀,頭先醒唔起講㖭,雖然很多不能「引刀一快」的複雜服務都是Salon有Barber Shop無,但飛髮舖通常也有個獨門絕招,叫做剃鬚修鬚,並不在陰氣較重的髮型屋很常見。
硬要挑剔的話,唯一可以嫌的是無乜privacy,有時不一定是懶大明星要坐獨立房,不過有些人真是介意自己的未完成半完成路人皆見。
至於飛髮舖為什麼在「式微」30年後,突然以潮店姿態回歸?這條問題我都好想請教各方高人。
滑頭一點的猜測,就只不過是那種美學無緣無故回來了,一如史上各種無法解釋的潮流come back事件!
不過,在被Salon壓倒的那幾十年裏,飛髮舖真的有偷偷在煉成一套新古典style,絕對是有備歸來的!
紅白藍轉轉嘢
哈哈,那個「紅白藍轉轉轉」香港人一直這樣叫了大半世紀,英文裏可是有個專稱:Barber’s Pole 。
我倒是奇怪為什麼這套回潮的「新飛髮舖美學」沒有在這個吉祥物上面大做文章,大概是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招數已經「夠殺」吧!
先講產品,如果Barber Shop的come back有個陰謀論,那麼處心積慮的飛髮佬集團一定叻到早在幾年前鋪下潮流的伏線,預先在世界各地散下「油頭」和「大鬍子」等於「美」的種子,灌溉到時機成熟便大舉反擊,輕易取回半壁江山!吓,「油頭」係乜?問得呢個都證明你對男人潮流不聞不問啦!Google吓啦,因為我覺得都比較難用「頭兩側全部剷晒的undercut」來概括形容,總之唔係「粉面」個friend啦!
再說場景,其實真的和幾十年前的傳統裝潢沒有很大分別,不外乎現代化了,但主體仍是那張金燦燦或者銀燦燦的重型飛髮椅,再加上黑白分明的瓷磗地板和越用越有故事的木框大鏡,總之其實個styling很Neighborhood,不是指你左鄰右里的街坊,是裏原宿的那個Neighborhood,大草N!
最後是那些師父的造型,基本上他們一定要是這套宗教教義的完美示範單位,這款「型人人辦」才能繼續開枝散葉呀!上文提過的「油頭」和「大鬍子」(有時「大鬚子」也OK)是個基本配飾之外,通常還搭配三十至五十年代感覺的西裝,另外最最重要的還有兩條「tat滿晒too」的大花臂!不是說唔肯紋身就唔俾入行,但越花碌碌在這個行業中就好似越有台型越professional囉。
我其實有問過好多人為什麼個個新派飛髮佬都要紋到隻手花晒,至今沒有人答到我,因為我記得小時候的上海理髮廳師傅都沒有這個「傳統」的。我甚至上網用不同組合方式輸入過”why / barber / tattoo / arms”,也沒有令我滿意的結果,最近似的一個說法是以前很多飛髮舖和紋身店都會share一個舖位做生意,因為都是一種很陽剛的「美容」行業,久而久之飛髮佬便近水樓台因利乘便越紋越多云云……
關於小時候的飛髮舖我其實留着很多有趣的回憶,他日有機會還可以慢慢和你分享,但現在已經無髮可飛的我,還是對這種店有種莫名的溫馨感,身邊某人彷彿要集郵一樣,每逢出國都要在不同城市找家Barber Shop飛個靚髮吹個蛋撻,而我,就算不能幫襯只能坐在旁邊開枝355ml的玻璃樽裝啤酒慢慢歎着等,居然也覺得很舒服和甘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