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後浪】永續設計 為社區盡做 設計師陳少華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文化後浪 創作香港

【文化後浪】永續設計 為社區盡做 設計師陳少華

25.05.2021
梁俊棋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k210428charlotte-095

陳少華(Match)與大學同學創立的設計品牌KaCaMa,已步入第十年。他們一直以設計推廣永續生活,當中的永續除了在物質上指環保,同時指在文化上如何把好的意念傳承下去。他們一直努力耕耘, 由產品、工作坊、空間設計到社區活動,就是希望向大眾展示我們的城市其實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社區設計加強歸屬感

KaCaMa成立的初衷,是想探討永續設計,由製作升級再造、循環再造的環保產品,逐漸發現空間和人也需要發掘。Match談起想推動社區設計的原委:「我們覺得香港這個社會太商業,有很多可能性我們忽略了。假期我們只會去商場看電影消費,但其實從前的鄰里關係很好,多守望相助,我們希望把這件事帶回給大家。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單純建基在物質,而是人與人、社區、城市的關係。」Match覺得他們的責任是提出可能性,告訴大家是可以選擇的,亦透過社區設計加強社區連結及歸屬感。

疫情期間,KaCaMa做得最多的是展覽或系統上的設計。土瓜灣重建在即,團隊早前協助策展《重「見」重「建」》,多角度匯聚街坊的生活痕跡,訴說社區在重建中的變遷,及對街坊生活的影響。Match認為重建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該思索更多如何創造讓四散街坊重聚的平台。「一個地方要清拆是可惜的,但我們希望大家的關係不要消失。」展覽以不同區域述說不同受影響街坊的遭遇及心路歷程,也集合他們的舊物交織共同回憶。

《重「見」重「建」》展覽放置了一張十六人圓桌,並有十六套不同餐具,代表聚合不同的街坊。
《重「見」重「建」》展覽放置了一張十六人圓桌,並有十六套不同餐具,代表聚合不同的街坊。

Match期望展覽能讓大眾及街坊思考社區的未來,而不是繼續為重建感到憂愁。街坊被安排逐批逐批到來參觀,場內有一部扭蛋機,供他們寫下未來想為社區做的事,再放進去讓他人扭出,之後嘗試實現他人的願望。Match說:「我們好希望大家都能展望將來。」語畢他突然哽咽道:「這是我這年的想法,既然留了下來,就看看有什麼可以做到。感觸的不只是指土瓜灣,也在說香港。」他盼望自己能把香港值得保留的價值,繼續推廣開去。眼見身邊很多朋友離開香港,他說:「可以留低的時候就留低,盡做囉。」

集合每道微小力量

早前,KaCaMa還為《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展覽擔任設計,展覽展出不同時期為香港自然生態出一分力的人,當中也包括近二十位現代業餘自然博物學家,他們有些是小學生、退休人士,或不同工種的人。Match說:「宏觀地看,香港還有很多有心人,很專注做自己的事。」

《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展覽
《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展覽

KaCaMa走到第十個年頭,亦依然堅持做好社區設計,令城市能可持續地有更好生活。唯一是形式上,更多與不同單位合作,Match指:「每道微小嘛,要集合很多人的專長,才能在社區發揮。」他發現這兩年多了不少地區資料搜集的團隊,而他們的數據對於做設計很重要。「看得見社區設計,在香港會愈來愈好。慢慢發展之餘,也希望大家對於自己,及城市規劃權利意識也與日俱增。我們都有權利選擇適合的工具設施,自己也能empower自己做社區工作。」他預視社區工作在未來有更多可能性,這屆區議會播下的種子,漸漸為地區工作建立了一個可發展的模式,讓大家在建制以外,看見能為社區付出的空間。

Match說:「我們對社區的想像,不一定每樣都建構在有沒有撥款,或上層有人叫我們這樣做。而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實行細小的意念,看看有什麼迴響,逐漸去改變一個社區。」他希望香港能成為更好的香港。

Profile 

陳少華(Match),永續設計品牌KaCaMa創辦人。KaCaMa早年擅長利用廢料加工製作,希望透過自家設計,為人們的生活帶來點綴,提升對環保的觸覺。近年,以「永續」為概念參與不同社區設計。

梁俊棋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文化後浪 創作香港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