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邁克
熱門文章
邁克
某某到此一遊
ADVERTISEMENT

邁克專欄:「答案: 一九七六」

michael01

 

michael01

J是個無心裝載的聽眾,左耳入右耳出已經算很給面子,通常完全充耳不聞,教人懷疑耳膜結構是否有先天或後天缺憾,同情油然而生。這原本無傷大雅,世界上擁有順風耳和大象記憶的人少之又少,但偏偏喜歡提問,同一條問題兜個圈又再重播,答了等於沒有答,真是煩不勝煩,翻白眼沒有實際效應,唯有從夾縫中找尋樂趣。像那天坐在撒特里井劇院等開場,他又漫不經心問,「這裏你第一次來是什麼時候?」

答案:一九七六。

答過之後,自顧自陷入甜蜜的回憶裏。記得那麼清楚,因為是第一次歐遊,逗留倫敦站起碼三五天,曾經拿着地圖到偏離旅遊景點的區域看芭蕾舞。台上跳的是什麼說不出來,反而對觀眾席的木地板印象深刻,踏上去吱啞作響,木條似乎有隨時斷裂危險,教人擔心一腳踩個空。座位在台右前排第二行還是第三行最側邊,大概臨場買的廉價票,椅子非常低,坐直身子也看不見舞者的足尖。同一年張愛玲忽然由密封的博物館走進煙火人間,出版新書《張看》,海外朋友空郵寄到加州,夏季旅行前恐怕已經熟讀。自序開頭寫和炎櫻在香港中環看電影的舊事,「老式電影院,樓上既大又坡斜得厲害,真還沒看見過這樣險陡的角度。在昏黃的燈光中,跟着領票員爬山越嶺上去,狹窄的梯級走道,釘着麻袋式棕草地毯。往下一看,密密麻麻的樓座扇形展開,『地陷東南』似的傾塌下去」,雖然身處平地,驚險萬狀的「地陷東南」卻立即對號入座。

奇怪,那時窮學生零用錢量入為出,登上劇院三樓四樓觀舞觀劇視若等閒,雷里耶夫跳《唐吉訶德》、貝薩愛將佐治唐跳《波里洛》、米皇后男友的韓籍霧水之交演《李爾王》,無一不是居高臨下,連張愛玲寫的「坐了下來都怕跌下去,要抓住座位扶手」也不必,遲至八十年代末高文花園歌劇院看謝絲克可蘭跳《睡美人》,都仍然若無其事步步高陞,嬌貴的懼高症究竟何年何月滋生的?真是一個謎。

撒特里井劇院後面橫街從前有間賣明信片的小店,應該是七九年十二月那趟旅行發現的,德國印刷的一批古籍插圖系列非常漂亮,植物寫生和日本春宮都有,東邪西毒愛不釋手,安慰自己體積既小體重又輕,興高采烈買了一大堆。如珍似寶裝在一隻長方形黑色紙皮卡片盒裏,遷離三藩市的時候雜物寄放在柯先生東灣半山上的車房,不聞不問凡數載,他們移民加拿大前專程趕回去處理,明信片實在不捨得丟棄,轉寄在抵埗不久的港胞余氏伉儷家──列治文區還是日落區?我一向搞不清楚河漢界,金門公園左右不分。他們回流後仳離,那隻黑盒倒神奇地完整無損,我小心翼翼帶返巴黎,鄭重翻了一翻,到底還是難逃在蝸居一角惹塵埃的命運。

明信片基本上早就不買了。此回倫敦之旅恰巧大Y越洋捧她偶像場,約了地頭龍一起晚飯,席間忽然記起龍先生帶過她去附近咖啡館吃美味的簡奴里,問還在不在,我一聽就猜到指的是蘇豪區意大利亞吧。窄而深的鋪面,入門後右手牆上有個明信片架,宣傳品免費任取,推廣美術館展覽和電影院新片的尤其精美,每次路經都盡情搜刮,這晚飯後光顧,一行人忙於在直播球賽的大電視前提高聲線聊天,竟忘了去拿,翌日特意兜去還心願。

年紀越大,寫的東西越「脫離現實」,不能不懷疑有沒有人看得懂。譬如這篇的題目,微微開了安東尼奧尼一部作品的玩笑──馳名國際的《過客》在意大利本家叫《職業:記者》。無聊到這種芝麻綠豆的地步,不說肯定不會有人知道,況且那不是一九七六,而是一九七五。

michael02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