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海港故事如何說 延續城市文化歷史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私營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海港故事如何說 延續城市文化歷史

maritime3

千帆來往,無論岸上是繁華或傾頹,維港一直見證着香港的歲月流轉。位於中環八號碼頭的香港海事博物館為私營博物館,面朝海港,樓高三層,在不同策展和館藏裏,訴說這個港口城巿的故事。

三月剛上任博物館總監的Prof. Joost Schokkenbroek(肖猷思),認為香港海事歷史很獨特,「像一九八○年代,香港的兩大船運公司,一個擁有世界最大的船舶噸位,另一個擁有世界數量最多的船隻,這是很顯著的時刻,在世界貿易和海運貿易上,香港是如此有影響。當你回看,一九四五年的香港怎樣受到破壞,以及她如何在七十六年內發展成一個海運和經濟中心,我想不久之後,也是文化、物流中心,這對我來說,是很驚人的故事。」

「博物館是要繼續去說這個海事故事,令人們重視這豐富龐大的海事遺產與歷史。」他說。

善用藏品說故事

肖猷思是荷蘭人,對海事歷史有興趣,博士論文是關於捕鯨和其歷史,自一九八八年起從事博物館工作,曾於美國、荷蘭,溫哥華多地的博物館工作,他坦言更感覺自己是世界公民。最初他收到香港海事博物館董事局主席Richard Hext的一通電話,邀請他出任博物館總監,形容是「很奇妙的驚喜」。他最初與香港的「聯繫」,也是海貿的便利,早在他年幼時,手上已拿着由遠洋的香港所製造的玩具。

逾三十年博物館經驗的他認為,香港海事博物館是在私營或公營合作方面的有趣例子,「因為我們幸運地得到政府的資金,也表示政府認為我們重要,可代表這城巿的DNA。」在他眼中,博物館是把人聚在一起的場所,有着美麗的手工藝品、展品展覽和故事,「因為是私人博物館,我們行動很快,當看到有機會就去做,少點限制,多點彈性。每間博物館都有館藏政策,你要做的是SWOT分析,了解藏品的優勢(Strength)、劣勢( 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 和威脅(Threat)。我們有很好的機會去收集一些整全、互有關聯的工藝品,一同去說一個故事。」

+3

現時香港海事博物館大約有五千件館藏,原則性上都是根據國際博物館的標準,主要是支持者的捐贈,也會做研究購藏,向拍賣行和古董商買入藏品。主責館藏及策展的首席館長陳麗碧提到,無論私營或公營博物館都視乎藏品政策,「基本上都有全球性標準,購藏考慮的條件包括如何配合藏品的發展,如何展示,和觀眾溝通。你要知道藏品的來歷、年份,物料等等,都是公認性的方式。另外就是題材上,因為海事博物館是主題性,海事主題很闊,包括歷史、藝術、社會學等,是綜合性學科。」

她指,在策展時不限館內藏品,也要外借,如向本地藏家或者國際博物館借,「視乎你如何用藏品去做新的解說,有不同角度演繹,很闊的。」

最近他們與康文署修復組合作的清漆木船模型,為戰國時代文物。她謹慎地取出以無酸紙包裹的人形模型,木材脆弱,偶有碎屑脫落。模型分開頭、身,四肢的部件,各有接合榫位和釘口,呈現撐船動作,而今次復修主要是固定部件,也微至修復逐條頭髮。她以此為例,解釋:「首先要知道文物的內容,它的用途和地域。其實這是沿着長江流域的一種船,不是海洋出發,是河流的。第二是物料,反映出是南方的風格。於是我們就再問,它和我們今日看到的船或者獨木舟有什麼關係,這是南中國常見的,看到早年的船的原始做法。所以我們要問很多問題,去認知文物和觀眾的聯繫。」

最近博物館與康文署修復組合作的清漆木船模型,為戰國時代文物。
最近博物館與康文署修復組合作的清漆木船模型,為戰國時代文物。

香港的商貿歷史角色

陳麗碧專業本身為中國藝術史,曾赴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擔任策展工作,對她啟發甚深,「例如它展出唐代沉船黑石號,是不同文明的交流歷史。我發現文化不是單一,我一直研究中國文物都是考古材料,有着很多文化交流,可以從展品文物理解背後的故事。當我去了別的國家工作,講當地的故事,那我問自己,怎樣去講我們自己的故事?」

「原來海事的故事,就是香港的故事。」她說。

她解釋,香港是港口城市,要理解香港,離不開海。在最近《帆檣匯港 世貿千情》的展覽,從新石器時期一直追溯至現代,以商貿流轉的角度探討香港海事。「香港作為中國最南的邊緣,也面向亞太區,和珠三角有很密切的關係,過往一些商船都會路過香港先入廣州,是很有策略性的位置。」她解說:「我們一直知道香港是轉口港,但不是一八四○年之後才由小漁村到大都巿,其實香港很早已經有這個很強的角色。無論唐代具防守性質,至宋代是外貿轉口港,或者再早期新石器時期的文物,呈雙F形龍紋的是中原沿岸留下來的。我們希望呈現香港是一個很豐富的文化歷史故事。」

博物館不再是象牙塔

在二○一九年至二○二○年度,香港海事博物館的總體參觀人次超過七萬人。談到博物館在公眾參與上的責任,肖猷思回應:「這裏有機會讓我們處理社會議題,如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等,也可以幫助其他機構,如大學和政府,令人們更關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像海洋科學、珊瑚消失等等事情。」香港海事博物館正籌備擴建太古海洋探知館(Swire Marine Discovery Centre),他透露將會辦一些讓公眾親身實務的活動,如因勢乘便,測試維港的水質,「你知道你能通過顯微鏡看到哪種微生物嗎?這是很迷人的。」

「這不只是傳送,也是接收。」他認為今日的博物館與以前已經大相逕庭,「坦白說,三十多年前我開始博物館工作,事情是不同的,是很多發送,很少接收。我想事情變得更好,它們不再是象牙塔。不要閉門自己構思展覽,以為是做很了不起的事,卻缺乏了試探。」

香港海事博物館
地址:香港中環八號碼頭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私營博物館 公共的寶藏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