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單車友善的距離】考察大埔單車徑盲點 探討現行單車網絡與公共交通規劃的侷限與改善方案:在香港以單車代步可行嗎?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人本街道 還有多遠?

【我們與單車友善的距離】考察大埔單車徑盲點 探討現行單車網絡與公共交通規劃的侷限與改善方案:在香港以單車代步可行嗎?

34

地點:大埔單車徑

考察:單車網絡規劃

人物:「街道變革」、「不是廢村(邨)」及「低碳騎行者」成員

「活躍出行」即以步行或踩單車的出行模式,環保健康。不過香港人踩單車,除了是假日消閒活動、越野運動等,作為日常生活的出行模式並未普及。本地不少新市鎮鋪設單車徑,但並不代表單車網絡成熟,如單車徑路口和過路處設計,交通緩行措施等,仍有一些盲點和改善之處。隨着貫穿新界東西的「超級單車徑」單車徑網絡陸續完成並開放使用,近年啟德發展區觀塘海濱公園及中環至灣仔海濱亦先後推行行人單車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從單車徑至城市規劃,我們和單車友善的距離又是如何?

由「街道變革」、「不是廢村(邨)」及「低碳騎行者」多個組織於大埔合辦單車導賞,推動區內單車出行文化,並講解道路及交通規劃的盲點和問題。
由「街道變革」、「不是廢村(邨)」及「低碳騎行者」多個組織於大埔合辦單車導賞,推動區內單車出行文化,並講解道路及交通規劃的盲點和問題。

以大埔為例 實地考察單車網絡規劃

新界市區常見單車的蹤影,以大埔為例,作為單車網絡成熟的市鎮,遍布廣福道、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南運路、達運路等,人們沿大埔河、林村河乘風而行,悠然自得。然而,這區仍有不少規劃問題及安全隱患。去年底,LocoBike樂區踩、譚爾培辦事處、「街道變革」、「不是廢村(邨)」及「低碳騎行者」多個組織合辦「大埔單車月」,推動區內單車出行文化,也以單車導賞的方式,實地理解現時道路及交通規劃的盲點和問題。

例如在一處舊墟隧道黑點位,邀請參加者一同觀察思考潛在路面風險和建議方案,「不是廢村(邨)」成員Gigi表示在場的討論很特別,因為大家會有單車使用者及行人不同身份,所以視角上會清楚知道路面狀況,例如活動當日參加者提出如何加設鏡面拓闊視線,指示路牌不清等問題。另一位成員Titus也補充,無論是單車人士或路過街坊,收集不同路面使用者的意見很重要,如可反映給政策制訂人員,相信不只眼前的單車徑,可能全港不同地方的設計都會對市民更加友善。

另一處討論點是行程的直接性和連貫性。來到廣福球場鄰近的單車徑,沿廣福道至運頭角里交界前一段單車徑卻見中斷。現場所見,單車人士多直接踩出馬路,橫跨兩條逆線,才能沿車路駛前,直到廣福橋附近才有最近的單車徑。

這點除了反映單車徑的設計不足,未能跟隨本來的方向行徑使單車人士舒適暢順到不同位置,也關係到大埔的單車徑規劃,因為區內單車徑網絡大致連接市中心各地,唯獨大埔墟及太和站一帶仍然處於單車徑網絡以外。

與此同時,於林村河對岸,運輸署去年曾向大埔區議會提出改善方案,為疏導大埔寶鄉橋交通,擬在目前行人專用的廣福橋旁興建連接太和及大埔舊墟的行車橋。「街道變革」發起人之一Justin提到,大埔舊墟有不少行人專用,或行人和單車專用的區域,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在整個市鎮發展來說是頗早的概念。他認為本來已有南運路與完善路的行車線,新建行車橋的方案引進車流反而影響路況,破壞人和車之間的平衡關係。由此再進一步探討,是單車代步的可行性,以及步行與單車在本港整個交通規劃的位置。

+1

 

單車在路面處於邊緣化的位置?

本港以步行、私家車,公共交通為主要出行方式,單車並非常見日常交通,尤其港島、九龍市區相對新市鎮較欠缺單車徑及相關設施。Justin以路口和過路處設計為例子,談論單車在路面的限制。「香港有很多路口本身很寬,其他駕駛者很容易看不到單車,例如一些sliproad,十字路口四邊有一些轉彎位置,令到轉左的車不需要經過紅綠燈,機動車輛很快轉彎,這些情況都會令到普遍靠左的單車很危險,很容易有機會被它撞到。」

單車往往受制於行車路的車速和車流,Justin說:「香港的車速也是很快。本身的車輛很多,過去十年私家車增長率有五成多,即路面愈來愈多車流,踩單車一定是更加危險,而路口的轉彎位的角度愈闊的話,對於機動車輛來說是愈能夠快速轉彎,這一類路口尤其在工業區見得最多。」

據政府規劃署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顯示,列明單車徑的設計:單車交通應盡可能與其他道路使用者分開。踏單車者與行人之間,應有路緣及/或欄杆等實質的設施分隔。如不可能分隔踏單車者與其他道路使用者,則須採取適當措施,規定踏單車者在進入與其他使用者共用的路段前須先下車。另外,為達分隔目的,單車徑可與車路平行而建,或把單車徑與其他車輛的路線完全分開。

Justin形容,單車在路面交通規劃處於邊緣化的位置:「因為在車路,本身法例上單車被視為一種車輛,但有些駕駛者覺得單車不屬於路面,實際上你是不應該踩上行人路,但是一些很高車流,或者是路上沒有足夠空間,有些單車始終都會走回行人路,到最後就是兩邊不相容的狀態。單車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一個狹縫的存在,因為它的確是可以作為行人處理,下車然後推車,是它的彈性,處於一個中間點。」

運輸署列明,如道路上有單車線,或路旁有單車徑,必須在該處行駛,不准使用其他路面。
運輸署列明,如道路上有單車線,或路旁有單車徑,必須在該處行駛,不准使用其他路面。

如果單車作為一個狹縫的存在,該怎樣在安全情況之下,讓它以中間選擇的位置盡量發揮得最好?

「低碳騎行者」成員之一的Herman日常以單車通勤,自一七年開始往返土瓜灣和葵涌。他表示,本身團體希望鼓勵多一些人以單車代步上學、上班,坦言自己未必以邊緣的字眼形容單車,即使最初技術、經驗不夠,往往導致誤會或者通勤路程不流暢。「但是當累積了一些經驗之後,包括自己的路面經驗,也看一些外國的例子,知道怎樣可以使司機更加留意或者理解到我。我會霸着中線,即是馬路中間,當我看到有車的時候才偏左一點點,甚至乎給對方一個手勢,表示不好意思或者請他過,他們都很好禮貌,原來這一些單車禮儀技巧可以使自己跟其他司機的溝通更加良好。」

在裝備上,Herman會戴頭盔和倒後鏡,穿反光帶,方便路上減低意外或困難。「不只是踩某條路線容易,而是在踩單車過程中,本身的速度,會不會讓車,用甚麼手勢、用得多不多手勢,有沒有這些裝備,都會直接影響。」他還強調一個路上的概念:汽車應該要讓相對較慢的單車;單車就應該讓路上的行人。

「之前試過打風之後,周圍塌樹、道路受阻,影響返工返學。身邊不少車友改踩車出去,暢通無阻。」Herman亦表示單車對個人健康有益,無論心肺功能和精神舒壓都有幫助,其實很適合生活壓力緊張的香港人。

然而,現時本港像Herman這種每日以單車代步跨區生活工作的市民未算普遍,Justin認為,雖然受限於香港地理情況,單車仍然是適合中短途行程的輔助交通工具。「就算阿姆斯特丹地方很平坦,有一個很完善的鐵路網絡,當地設計單車網絡,是根本上設計怎樣令單車作為市民首選的駁腳。香港可能首選的接駁是巴士、小巴,但有很多等待的時間,甚至班次不穩定,現在也常常討論減班問題。」

他續說,單車在市鎮的可塑性很大,因為它只牽涉很小的路面空間,「擺一輛私家車的一個位置,可以擺到十輛單車,在儲放到使用的路面情況,省卻很多很多空間。對於公共健康、減低空氣污染,去到街道設計,多方面都是有可塑性,令到人們崇尚一個更健康和環保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講的不是單車本身,而是講城市規劃怎樣可以更加從公共健康、或者從有效率的方式來設計或者管理我們的路面空間。」

 Herman是「低碳騎行者」成員,希望鼓勵更多人日常以單車代步出行。
Herman是「低碳騎行者」成員,希望鼓勵更多人日常以單車代步出行。

從共融通道、超級單車徑 談單車友善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香港已經是世界上汽車飽和狀態較高的城市,交通擠塞情況無日無之。政府在公共交通規劃上有哪些推動單車友善的設計,重新檢討公共空間的功能?

二◯◯八年政府提出興建貫穿新界東西的單車徑網絡,包含屯門至馬鞍山六十公里長的主幹線和荃灣至屯門二十二公里長的主幹線,有「超級單車徑」之稱,自一四年起先後開放不同路段。

另一方面,政府在多區推行行人單車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包括啟德發展區觀塘海濱公園及中環至灣仔海濱。有別於過往行人路與單車徑分隔,共融徑為行人及騎單車人士共用同一空間,多個海外城市如倫敦、巴黎都有採用行人路與單車徑共融的設計。

對於這些計劃,Herman認為共融通道的試驗可以讓大家放狗、跑步、走路、踩單車,希望做到互相禮讓,「其實我相對喜歡這一種,有些道路本身也不是要人們飛車趕車。我覺得培養一種這樣的氣氛,使得市民之間不會製造一些對立,例如單車不可上行人路,行人會指責單車。而單車又覺得在馬路很危險,行人路很方便。」

按Herman的日常觀察,在市區裏休閒踩單車的人顯然多了,卻並未見單車通勤變得普及,「共融通道之前是在觀塘海濱做過,現在是灣仔至中環這些本身都是繁忙的市中心地區,這種計劃都是好,當然政府都是定位在消閒娛樂、假期運動。而『超級單車徑』連接之後,雖然有很多朋友會批評很多路口位、落車位問題,但都是保護一些單車徑。」

對於興建「超級單車徑」,Justin都認為是一個好的舉措,能夠將不同市鎮的單車網絡連接在一起。「但是以在日常出行的角度,其實它(『超級單車徑』)未必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因為始終它是在市鎮內出行,屬一個康樂性質的基建。」

單車網絡的五大標準 零死亡重傷願景

現時本港由運輸署步行城市策劃組負責單車政策,在英國從事運輸規劃工作的Justin參照一些歐美或中國內地的單車政策,與「街道變革」成員提出不少單車規劃改善建議。

他提到英國單車規劃上設立”Cycling Level of Service”,圍繞五大範疇重視單車使用者。第一個是安全性;二是連貫性,即單車網絡是否一個連貫網絡,方便單車人士到處往返;三是舒適度,例如路面的機動車輛車流,路口設計,對於單車來說會否危險;四是直接性,單車作為中短途行程的交通工具,會不會比汽車有便捷途徑到達目的地:還有就是吸引力,與前述條件有關,牽涉到街道設計,或者單車徑用料以及整個構造。按照這五大範疇,檢討過路處、路口等設計是不是符合標準。

近年香港政府提出在新市鎮或新發展區加強鼓勵單車出行,培養綠色出行,會引入單車友善的過路處,設置單車專用燈號,Justin亦樂見成事,他也補充,在安全方面,政府應該引進一個「系統性安全思維」(Safe System Approach),作為道路安全策略的根本原則。這裏提出「容錯」核心思想,他解釋:「不是想道路使用者有沒有犯錯,道路設計不只是基於有沒有守規則,更要做的事是令到人就算犯錯的時候,造成嚴重傷害的機率愈來愈低,例如中重型車的車輛標準,車速限制。」他再次重申:「其實政府在市區裏,最能夠做到、更加重要的是以零死亡重傷為願景,在運輸策略的藍圖引入一個明確的目標,審查現時設計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令到道路設計者及決策者真的從根本去設計,考慮人的出行、生活習性去設計街道。」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人本街道 還有多遠?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