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譚凱韻
熱門文章
譚凱韻
雲圖
ADVERTISEMENT

黑白大廚

01.11.2024
圖片由作者提供

家中大兒子近日迷上了Netflix的《黑白大廚》 ,因為他非常喜歡吃,而且節目不停出現對壘和淘汰情節,孩子常常邊看邊大叫「好刺激呀!」。內容同時又會加插參賽廚師的經歷和心情變化,令小伙子欲罷不能,每集完結後都會很想追看下一集。

從來覺得飲食口味是很個人的事情。有人非常喜歡吃牛,有人卻「 聞牛色變」 。有人迷戀芫荽,有人卻退避三舍。所以能夠做出一些大眾公認美味的菜式,好像是很困難的事。記得某一集的團體賽,廚師們的配菜用上了時令的椒,如果讓我先生當評審,一定會給予不合格,因為他從來都不吃任何椒類的。又例如,我家附近的一家米芝蓮推介粥店,粥底的確綿軟可口,但無論是粥品還是腸粉醬料都非常「重口味」,我嘗過一次後決定「再無下次」。所以我覺得世界上其實很難有「絕對客觀的美味」。

不過「睇戲唔好駁戲」,雖然口味全球數十億人口不一樣,但飲食節目總是長做長有。因為不論是甚麼國籍、 身處在地球哪一方,人總是要吃,而看著廚師洗切食材、 調味、煎炒、擺盤,又真的有療癒身心的功效,所以無論中、 外,都有大量的飲食節目。

《 黑白大廚》風靡全球,也俘虜我家孩子的心。(圖片來自 Netflix網頁)
《 黑白大廚》風靡全球,也俘虜我家孩子的心。(圖片來自 Netflix網頁)

《黑白大廚》的出現,結合了近年風麾全球的韓風、 競技、 以及個別參賽者的感人小故事,再加上認真的製作,包括場景、燈光、拍攝和剪接。所以我也不會怪責兒子沉迷當中,只是提醒他,你不停想追看多一集是因為剪接師會將最緊張的時刻放在最尾三至五分鐘,於是令你想追看下去。破解的方法是看下一集的首五分鐘,其實故事已可以暫停,明天再續。

《黑白大廚》也讓家中孩子對幾個主角產生了興趣。小人兒留意到評判之一–白種元,如何在金融風暴前大肆擴充生意,面對市況逆轉,瀕臨破產邊緣,一度興起自殺念頭,來香港散心後決定重組債務再出發,然後到今天成為國際知名廚師、 再將企業上市,都是有血有肉有趣的故事。

難怪早前我跟小孩子分享,全球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的黃仁勳(英偉達CEO)有機會來港,他表現得毫無興趣。我問: 「咁如果來港的是白種元,你會否期待多一點?」 他笑笑點頭,回應道:「我好想食佢親手整嘅嘢食。」不知小伙子的心願,何時才能達成呢?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