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台北一年半,早習慣聽到「雪糕車」音樂,就知道是掉垃圾之時。幾經歷煉,我們已熟知哪天只收廢紙膠袋、哪天才收納瓶子;還有逢周三、周日停收廢物,就別傻更更提着垃圾袋下樓癡癡地等……
丟垃圾要收費,怎樣才划算?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先練就好源頭減廢之道,然後再妥善回收。這樣下來,各位猜猜我們一家四口,每個月的垃圾費用共多少?
先來一些參照數據。香港剛通過的垃圾收費,與台北一樣,公眾棄置垃圾時只能用專用垃圾袋,兩地的垃圾袋均以容量計費,每公升大概是港幣1角或1.1角,相差無幾;而專用垃圾袋的容量,兩地都由3公升起跳,之後是5公升,最多可達100公升或以上。
香港環保署估計,一個三人家庭若天天使用10公升或15公升指定袋,則每天須繳付1.1港元至1.7港元,也就是每月花費33元至51元之間。
輪到我開估,朱家四口,每月垃圾費是14元台幣或4.3港元,平均每日盛惠1.4毫港幣,約為環保署估算的十分之一。
先別戴上有色眼鏡,以為我在「認屎認屁」,或覺得環保人士理所當然。實際上,台北二○二○年的垃圾棄置量,比二○○○年落實廢物收費前少約四成,在在顯示只要政策得宜,人人都可以是減廢達人。
至於我們家嘛,通常用3公升的垃圾袋,遠低於香港環保署假設的10或15公升(15公升袋與超市購物膠袋大小相若)。如果你擔心3公升垃圾袋太小,不如試試在家中分類。做法很簡單,只需把每日丟棄的廢紙、塑膠、金屬容器、廚餘通通撿出,再看看剩下的所謂垃圾,還剩多少?
在台北,環保局每個禮拜有五天免費回收廚餘,並在固定日子收集廢紙、金屬和發泡膠等,垃圾車音樂只在周三和周日停遏。廚餘收集頻密,家裏減少濕答答的餸頭菜尾,剩下無法回收的乾濕垃圾即使放幾天再棄掉也成,也可少用幾個垃圾袋了。
香港一直爭論廢物收費對基層的影響,我特意向台灣的環保團體和前官員求教當局如何回應基層處境。原來,台灣曾經隨水費徵收垃圾費;即耗水量愈高者,垃圾費也愈多,反之亦然。但這個推論顯然不科學,也對做好減廢回收的人不公道,於是出現了後來改用按垃圾量多寡計費的做法。
也因此,這項政策改變不單沒為一般民眾帶來額外開支,反而造成減廢省錢的機會,所以鮮有反對聲音。說到底,無論是從前垃圾費隨水費徵收,抑或是目前的垃圾袋收費系統,台灣的基層市民一直有份攤分處理廢物的社會成本。
現時兩地的家居專用垃圾袋,均以每公升容量收取約1角計價,表面上做到多棄多付,但乏缺積極保障基層、鼓勵減廢的誘因。若調整現時做法,凡5公升或以下垃圾袋,收取低於每公升1角的水平,以減輕基層負擔,也肯定及激勵減廢; 10至15公式兩款收取每公升1角的標準計費;該以上容量的垃圾袋,則採高於每公升1角的累進機制,做到以價制量;而多收的垃圾費,則用於補貼5公升及以下垃圾袋的開支。
回到香港,政府承諾向綜援戶提供每人每月十元的垃圾費資助,但若要真正協助基層,特別是舊區和三無大廈的住客,更重要是加強社區回收網絡、增設流動垃圾壓縮機等配套,方能達到減廢同時不損荷包的效果。
成也廚餘,敗也廚餘,香港絕大部分住宅區,都有紙膠、金屬、電池和光管等電子廢物的回收途徑,但就剩廚餘缺乏回收及處理的出路。奈何環保署暫時只向食肆提供免費收集及處理廚餘,這是向政治低頭,偏頗一方。要令廢物收費發揮最大成效,香港務須兼顧各方,盡速增設大型處理廚餘的設施,不要令垃圾收費淪為「聊勝於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