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西西
熱門文章
西西
造房子
ADVERTISEMENT

西西專欄:熊蟲

03.05.2018
mpw2582_b090-099_e003

原來世界上有一種動物叫熊蟲。很小很小的動物,比毛蟲還要小,比螞蟻還要小,小得用肉眼根本看不見,所以被叫做蟲;形狀嘛,有點像蝦,但沒有觸鬚,有點像毛蟲,但沒有那麼多腳,卻像極了北極熊。既然如此,又那麼小,只有一毫米長,所以被叫做熊蟲。熊蟲是中文的叫法,英文稱為水熊(water bear),因為牠是生活在水中的。

熊蟲是一種古生物,存活在世上許多許多世紀了,一直不為人注意,直到一七七三年,德國教會的Goeze翻譯了一本瑞士博物學家Bonnets的著作《昆蟲學》,並加入自己觀察的結果,才首次留下記載熊蟲的文獻,並將這種動物命名為「小小的水熊」(Kleiner Wasserbar)。從此,就有人研究熊蟲了。日本熊蟲專家鈴木忠把自己飼養熊蟲的記錄和資料寫成一本書,去年譯成中文,讓我們可以認識這麼奇異而有趣的生物。

先叙述一下熊蟲在動物分類學上的地位吧。熊蟲中有一種叫小斑熊蟲。我們人類在動物界的地位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一隻小斑熊蟲呢,屬於緩步動物門,真緩步綱,近爪目,小斑熊蟲科,小斑熊蟲屬,小斑熊蟲。

小小的熊蟲居然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門」,真是來頭不小,這是因為熊蟲的身體結構與其他動物有很大的差異。熊蟲的頭部可分為五個體節,腹部有神經系統,四對附肢沒有關節,但附肢末端有爪狀或吸盤狀的「手指」。牠們當然不是昆蟲。緩步動物門內又分別有異緩步綱、真緩步綱、中緩步綱,其中有些體表長有各式各樣的刺毛或突粒,大都生活在海中。陸地上的同類,身上都有鎧甲般堅固的裝甲,但全部走路極緩極慢。

鈴木忠飼養過熊蟲,才知道這麼小小的蟲,有許多特異功能。牠們通體透明,在水中緩步行走,只見一點白色,身體柔軟又有彈性,透出一條綠色的腸子,彷彿一隻小白熊正在吸食青草汁。牠們大多依附水中的苔蘚葉底生活,四周有許多大小相近的單細胞原生動物,全身滿佈纖毛,迅速地游來游去,而熊蟲則悠哉悠哉,伸出附足和細爪一步步慢慢走。如果被放入培養皿中,牠們會在玻璃上滑倒,嘴巴貼地倒栽,直立着,無法翻身。所以,培養皿中要鋪一層薄薄的瓊脂。

鈴木忠為了飼養熊蟲,先找尋有關的資料研究,然後正式開始,用解剖顯微鏡觀看浸過水的青苔,見到形形色色的生物浮了出來,果然見到了三種形態的熊蟲,牠們的身邊有線蟲和輪蟲,那可能是牠們的食物了。於是在培養皿中放入線蟲,那知小斑熊蟲居然給線蟲追殺得四處逃竄。結果改為放入輪蟲,果然,熊蟲一口把輪蟲吞食了。從此,鈴木忠就專心培養輪蟲,用來餵飼熊蟲。別看牠身體小小,胃口可不小,十五分鐘內就吃掉了十七隻輪蟲。如果沒東西吃,牠們會掛掉。

透明的熊蟲,可以看到牠們體內的活動。牠們的一顆大便,有身軀二分一體積。而且雌雄同體,一般每次產卵三至四粒,如果糧食豐足,身體健康,可產卵十五粒,全部包在皮殼內,稍大了就衝出皮層生長。熊蟲一生會蛻皮三次,每次需時兩天,蛻皮從口部開始,如果不能蛻掉皮出來,同樣會掛掉生命。

其實,熊蟲的生命力極強,壽命也極長,只是不能沒水。當青苔乾燥失水時,牠們會附在培養皿的邊緣進行「乾眠」,不吃不動,沉沉睡去,就等水來。一有水,牠們就翻身醒來。眠期會多長?可以是六十年。真稱得上地表上最好睡的生靈,令許多失眠的人類羨慕,並且產生不死的傳說。生物學家正在研究牠們何以能乾眠那麼久,人類是否能夠借鑑。熊蟲在乾燥環境下會縮起附肢,整體變成被曬過一樣,又乾又硬,像橡木酒桶,可這酒桶非常厲害,在液態空氣、液態氮、極端的溫度變化、高壓環境,以及強烈紫外線的照射下,都不會死亡。當然,要是環境變乾,五行欠水,又來不及變身酒桶狀,會直接變乾屍;威脅生命的,還有找不到食物,或者散步時遇上沸水。

酒桶內藏了什麼令熊蟲擁有隱生術?生物學家找到的是海藻糖,也就是昆蟲的血糖(人類的則是葡萄糖),真是奇異的潛行生命。書後有教人如何飼養熊蟲。北極熊滅絕後,要保護熊蟲的話,最好是不要干擾牠們。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