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建築設計】清水模隱之美學 美在工藝 《築覺》系列作者:香港清水模建築真正的突破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M+建築設計】清水模隱之美學 美在工藝 《築覺》系列作者:香港清水模建築真正的突破

photoalbum

從提出「M+」概念到正式落成對外開放,歷時逾十五年,M+博物館開幕首周即引起排隊熱潮,在芸芸展品和熙來攘往的參觀、打卡人流之間,這座耗時甚久,出自當紅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的博物館建築,在設計上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身兼建築師及暢銷建築叢書作家的「建築遊人」,形容它是香港清水模建築真正的突破。清水模建築素來以日本工藝水平為首,M+大樓如何以精細的清水模工藝,表達出以隱為美的建築藝術?他還觀察到哪些聰明但不易察覺的設計細節,體驗於建築素材和光線運用之上?

標榜為亞洲首間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大樓由當紅的瑞士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同TFP Farrells和奧雅納設計;前者在2001年奪得建築界最高殊榮普立茲克獎(Prizker Prize),港人較為熟悉的代表作包括改建發電站而成的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以及香港大館賽馬會藝方及賽馬會立方。

photoalbum8
新開幕的M+視覺文化博物館是本地乃至國際備受矚目的博物館建築,座落於西九文化區,可飽覽藝術公園和維港景色。

香港清水模工藝突破

建築師許允恆(Simon)以筆名「建築遊人」發表多本《築覺》系列建築叢書,從香港寫到倫敦、紐約、東京、北京,筆下寫過眾多名師名作,透過建築觀照城市。

相約Simon參觀M+,他說Herzog & de Meuron的設計有個特別之處,就像北京鳥巢的結構,「簡單之中,有一樣嘢做得好特別。」當他由外而內環視整座建築後,他表示:「成個設計的形式、外型、空間感,平心而論不算是驚天地泣鬼神」,但是以其主要建築元素的清水模工藝而言,「是本地建築真真正正的突破。」就像日式的subtlety,沉實得來,在工藝上就是一份藝術,這就是他眼中M+最特別且令人驚喜之處。

清水模即清水混凝土,是現代主義建築代表性的表達手法,經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發揚光大,著名作品如日本的光之教堂、水之教堂,21_21 Design Sight、直島當代美術館等公共藝術建築,為人所熟知。因為施工講究精準、難度極高,故清水模建築以往主要集中於日本,這也跟日本人以嚴謹、細緻着稱個性息息相關。「清水混凝土起初只有日本人和德國人才做得好,其他國家始終還是差少少。」

M+的「潛空間」大幅運用了清水模,像帷幔般隱身大型藝術品之後。

在M+大樓,包括地下大堂、潛空間及部分外牆均大幅運用了清水模,Simon指出是「工藝上極難的挑戰,設計和施工是極高的難度」。廣東話俗稱「落石屎」,即直接澆置混凝土成型,「一旦有甚麼錯失,就要拆結構牆、結構柱」。

他著我們從潛空間抬頭往上望,只見連貫、平順的清水模表面,不見冷氣、風喉等機電設備,也不是靠假天花掩飾,「落石屎前就已經鋪好各種管道,夾好所有細節。」換言之,這些細節由設計的第一步,到中後期的協調,再到承建商都必須妥善協調,難在工藝、也難在管理。

「整個博物館能夠如此整齊地排好,造工如此平滑之餘,所有的機電設備都已埋在石屎裏,是一早就要夾得超級準,可以說不只是設計、建築團隊的功勞,包括工程師、測量師、承建商,所有單位在設計初期就已經非常精準,不容有失。」除非把身靠前一一細看,才見有些微瑕疵,但整體可謂瑕不掩瑜,「能夠做到這樣的成效,是絕不簡單,由此可見香港建築的工藝和規劃,已經更上一層樓。」他也把功勞歸於本地師傅的付出,是屬於「地盤佬的浪漫」。

由各層之間的缺口和天窗組成的「光庭」,貫穿並連繫地底樓層、地下及平台樓層;光線從不同角度照在清水模之上,簡潔、利落不失宏偉,只以一種素材,使人專注其光影和線條美感。

photoalbum6
從「潛空間」往往上望,建築線條充滿張力。令人難以察覺的各類機電設備,均藏身清水模之後,施工上難度極高。

Simon表示,運用清水模這種手法,「就是想將整個建築物當作藝術品的背景,不欲突出建築物,但又不想建築物毫無特色,是一種隱藏的美學。」雖然他早就看過設計圖和相片,但真正置身其中,親眼見到、親手摸過,「建築藝術透過工藝手法表達出來,真的令人喜出望外!」

photoalbum
M+大樓清水模工藝水平之高,令Simon喜出望外。

陶瓦外牆 保留竹之形態

除了清水混凝土之外,M+另一大建築素材,是仿竹子造型的陶瓦嵌板,顯然是致敬了香港特色竹棚和中式傳統屋頂。這套模組式陶瓦嵌板系統可見於基座平台,由外牆延伸至地下大堂,覆蓋部分牆壁、柱子,以及機械系統等;亦用於縱向大樓,裝嵌在鋁質玻璃窗框上,可為室內遮擋陽光及用來安裝LED燈。

陶瓦嵌板於意大利基安蒂陶瓷工廠以模具擠壓而成波浪形,當地以出產豐沃的自然黏土聞名;然後於深圳組裝成預制組件,再運往香港。陶瓦會隨天氣和光線變化,呈現出不同層次、深淺的光澤變化,時而墨綠,時而翠綠,呈現了竹子的自然美感;在實際功能上,它有助建築物能抵禦長期受熱力、濕度及風力侵蝕的影響。

photoalbum-13
表面看來是清一色的墨綠,微妙的色澤變化才會顯露出來。

對於斥責何不用真竹的批評,Simon直言真竹並不是適合用作外牆的物料,「因為竹是天然的材料,會發霉、會老化,要考慮颱風下的安全性,維修、更換成本和衛生。」他舉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為例,雖以真竹設計而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實際上更換新竹造成了昂貴的保養成本,也不合環保原則。

走進二樓展覽廳樓層,中心位置一座優美旋轉樓梯,吸引人們駐足,拍照;同一設計跟泰特現代藝術館和大館立方一脈相承,Simon說笑說這是Herzog & de Meuron留下的「簽名」。他也很欣賞傾斜的柱子設計,「設計師刻意利用結構表達美學,又不失對稱、工整。」

photoalbum-18
優美典雅的白色旋轉樓梯和一組傾斜的清色模柱子,為空間增添靈動的美感。

聰明運用自然光 突顯維港美景

至於展廳設計方面,令Simon眼前一亮的是,設計團隊聰明地運用了自然光及維港美景作點綴。「其實藝術館、畫廊盡可能會見較少陽光,因為陽光會破壞展品顏色。但尖沙咀文化中心、藝術館常被人批評,就是建築物對着如此美麗的維港,建築物内卻完全望不到個海,甚至被譏諷為維港上最大的兩個廁所。」

photoalbum-16
展廳一隅巧妙地引進自然光,光影交替,窗外是得天獨厚的海景,成為令人眼前一亮的點綴。

傳統的「白立方」展廳之中,均適量地劃出部分空間,設有落地玻璃窗,同時透過梅花間竹的木柱,控制了自然光照射程度之餘,透過光影變化營造線條美和通透感;既不令博物館失去應有功能,又不會浪費得天獨厚的維港美景。

藝術與公共空間

說到觀賞周遭的海景、園景,除了可在天台花園飽覽無遺,面向維港的「大台階」亦是值得叫人停下來的一隅。「除了讓人休息,還可作演講、音樂等表演,是英國建築幾鍾意的設計,看得出設計的用意是將藝術和公共空間連接——這是我們作為建築師典型的jargon、理念。」

透過開放、通透設計,為藝術建構開放、自由的空間,鼓勵並開啟思想、意念的交流,這是建築師設計的美好用意,也是博物館最重要的意義。

「你問一百個、一萬個建築師,他都會想寧願起一棟M+,而不希望起一千棟『炒賣樓』,因為『炒賣樓』同城市、同人是無關係的,只不過是滿足了『商品房』的價值。從這座建築物來看,平心而論,它的缺點其實是有的,如手工有不足,動線circulation有少許混亂;地下大堂、B1、B2空間感較好,二樓(展廳層)的空間感相對差少少,可能是為了善用空間,我不會稱之為缺失或錯誤。但是,在整體上可以見到設計團隊有心想將公共空間、公共藝術帶出來。」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