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龍
上世紀七十年代,台灣仍處於戒嚴狀態。台灣鄰近香港,但李小龍一直沒有踏足台灣。李小龍離世後,他的電影在台灣戲院一再重映,在電視一再重播。當時混雜一系列模仿李小龍的電影,李小龍變得「真假」難分。消費李小龍熱潮蔓延至八十年代,當時台灣的漫畫、布袋戲、火柴印及藥油印,都有李小龍的樣貌,在小孩的世界裏,小龍無處不在。當日的小孩漸漸長大,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心尋找真正的李小龍。
居於彰化的陳宗榮是忠實李小龍迷,去年在Facebook組成台灣李小龍會,結集李小龍的資料與收藏品,會員大多是八、九十後的台灣青年。每逢11月27日李小龍的生忌,歐美傳媒都會做李小龍特輯,也是龍迷忙於採購雜誌、做剪報的時候。陳宗榮目前正忙於在網上搜尋西方有關李小龍的資料,尤其是用李小龍做封面的雜誌。他說台灣有關李小龍的資料,有些是長輩口耳相傳,以訛傳訛,大陸拍的電視劇《李小龍傳》就欠缺真實性,反而年輕的「龍迷」喜歡收集大多來自外國的資訊。
時空錯遇 遲來的中文版書籍
「八十後」的陳宗榮慨嘆,東方對李小龍的研究不足。「對於李小龍的認識,早期靠香港,但現在香港傳媒只會在周年年份才做大型的李小龍專題,過去數年在香港剪報,得到很少的李小龍的資料。現在我們多看西方的資料,較貼近真實。」
陳宗榮說,李小龍離世之時台灣正值戒嚴,得到李小龍的資料很少,電影也不是廣泛上映,年長一輩記起李小龍逝世時,當年是轟動的新聞,罕有地大篇幅報道。老一輩台灣的影迷想進一步了解李小龍的思想,礙於不諳英語,不理解美國出版的截拳道與李小龍生平的英譯本書籍,會說日語的長輩只好靠由日本傳來的雜誌了解李小龍。直至2010年,一本根據李小龍生前的筆記、由John Little編著的《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出版中譯本,記錄了李小龍先生對哲學、功夫與電影有深刻的看法,陳宗榮與其他年輕龍迷拜讀後,才開始對李小龍的思想有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