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兩口子剛為福華街的Years素年慶祝一周年,兩個月後又為第二間餐廳The Park(by the Years)剪綵。這次,他們選址汝州街,非因位處「大南商圈」,純粹是他倆都是這裏長大的人。
老是戴着帽子的男店主Kay,嬰孩時期的家便在新店轉角處。同樣身影瘦削的女店主Kit,父親大半輩子都在汝州街經營布行,直至數年前才拉下鐵閘告老退休。當父親知道兩人選址於此,大吃一驚,「他說汝州街無人行的、無人流,問我們怎麼在這裏開店。」父親是本地布業興衰的見證者,從當年外國買手專程來買布,到後來敵不過大陸貨,一街老朋友逐個辭別。這一街的店租也從曾經風光的十萬八萬,急降至兩三萬。吉舖很多,空氣中有一種頹然。但父親不知道的是,小區最近又重生了。
有一天,女兒牽着父親的手重遊故地。小時候做童工釘布板的日子歷歷在目,當天布店卻已變成賣花小店。父親更看不透一街咖啡店是什麼一回事,但他是開心的。Kit說:「上一輩不太會親口說出心情,父親也是後來才發了個信息,『Daddy退休由你們接棒,為兩個寶貝的努力感到驕傲』。大概是一種情意結,他想不到女兒有日再次回歸此地。」從當年租布舖的經紀陳先生手上,Kit接到了The Park的門匙。賣布與賣素食本來南轅北轍,兩父女卻在汝州街上connect了。
If not now, when?
籌備了許久,開業那天本來是颱風天,結果風雨不大卻有晴。店門的那面白牆,用上一 句”IF NOT NOW, WHEN?”來迎接大家。從福華街到汝州街,兩口子繼續賣素食、貫徹理念,「想洗脫大家對素食的污名:難食的、食不飽肚的」。不可能漢堡包繼續有售,意粉是冬蔭功口味的,好一大碟,裝修工人、地盤佬都食得飽。這裏也多了一點輕食,例如生酮泰式沙律,滿足過去不時要求生酮餐點的客人。
輕食之一的黃薑豆腐酸麵包,用鄰街小店「Alive」的sourdough製作,每日新鮮熱辣。牆上的畫框以至其中出自藝術家「sellwordss」的字畫,均是同區的產物。長椅旁的煙霞樹,也來自轉角那新搬來的花店「小房子」。「從小到大,都是一條街有齊所有人與事,愛打機的就去黃金,到處都是發掘黑膠碟的寶庫。現在也是,什麼都可以在附近買到。」
木家具、白牆壁,總是會被套上「文青」、 「隱世」、「清新」、「簡約」的關鍵詞。兩位店主卻不以為然,「訪客以為此處是什麼,便是什麼」,反正兩口子就是在做自己。Kit一直很嚮往外國的小超市,於是便在新店闢出一列牆櫃,擺賣一切喜好的事物、本地的產品,例如悅和的醬油、原居文化的黃酒釀、林夕的叢書、印度的香薰,還有Kay最愛的黑膠、書籍,朋友的卡式收錄放音機等等,「這裏就似是一個表達自己想法及所好的平台。因為經營此處而connect了喜歡相同事物的人,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