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研究所】情緒自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一本從憂鬱症開始的「童話」
你尚未有任何收藏。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Emo研究所

【Emo研究所】情緒自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一本從憂鬱症開始的「童話」

13

主角蛤蟆先生患上憂鬱症,好友河鼠、鼴鼠和獾擔心他可能會做「傻事」,建議他看心理諮商師蒼鷺,結果蒼鷺拒絕給他治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用對話的方式,給讀者上了十課心理治療:清新、開放、包容、充滿洞見。童話的結局是,蛤蟆先生回復開朗,展開新的旅程。

看完本書,對着鏡子,你會看見一隻蛤蟆;然後,忍不住問:我的蒼鷺呢?

當憂鬱的蛤蟆先生遇上治療師蒼鷺,到底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當憂鬱的蛤蟆先生遇上治療師蒼鷺,到底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問你一個問題——五年後,影響世界最深的疾病,你認為會是甚麼?

癌症?心臟病?抑或是,某某不知名的變種病毒?

全都答錯了。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抑鬱症將會於二○三○年成為全球首位的健康問題,更可能造成不少國家的負擔。「心情唔好」並非一件小事,若你感到有點憂鬱,連家人朋友也開始幫不上忙,也許,你是時候該找心理師聊聊。

不過,談及「心理治療」,總讓人退避三舍——「我是瘋子嗎?」、「我太脆弱了?」、「為何要付錢找人跟我聊天?」⋯⋯一連串的問題在腦海翻騰,心理治療室裏,果真有那麼神秘嗎?

或許,這隻蛤蟆的故事,能為你解答一些疑問。

蛤蟆、蒼鷺成了心理學經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由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狄保德所著,他用童話故事的方式,重現心理治療的過程,此書被視為心理學的經典。故事的主角蛤蟆先生,陷入人生低潮,朋友發現蛤蟆愈來愈不對勁,於是,便叫牠去找森林裏的諮商師蒼鷺聊聊。

只不過,初次見面,蛤蟆跟蒼鷺就出現了一些「火花」。

當蒼鷺問蛤蟆,為何今天會來到諮商室,蛤蟆便說:「是朋友要我來的。」蒼鷺聽到之後,居然跟蛤蟆說,這樣的情況,恐怕諮商會「行不通」,更建議這次見面之後結束諮商。蛤蟆聽見蒼鷺的話,忍不住大發脾氣。

我們是隊友而不是醫病關係

「你説你是諮商師,我為了接受諮商來這裏。我坐在這等你告訴我該怎麼做,結果你竟然説我的錢你不要。到底怎麼做才能開始諮商?」蛤蟆提高嗓門說。

可能你心中也跟蛤蟆抱着相同的問題,付了錢接受心理治療,諮商師不就該像指路明燈,清楚地給你一個答案,告訴你應該怎樣做?這或者是許多人對心理治療的誤解,但諮商師和求助者的關係,其實並非如此。

聽到蛤蟆如此激動,蒼鷺解釋道:「這個問題很好,我來回答。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也就是説,只有當你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

治療師和求助者之間,其實需要互相合作。
治療師和求助者之間,其實需要互相合作。

若你有細心留意,應該會發現蒼鷺用了「合作」來形容他們的關係。其實,諮商師和求助者的關係,像是一對隊友,諮商師透過啟發和引導,協助求助者找出自己的課題,二人之間需要好好「合作」,才能發揮心理治療的效果。

最簡單的問題其實並不簡單

就是這樣,這對「隊友」,一起開展了他們的「合作」之旅。

首次正式面談,蒼鷺問了蛤蟆一條問題:「蛤蟆先生,你今天感覺如何?」蛤蟆想也不想,馬上就回答:「很好,謝謝。」此時,蒼鷺再次重複問題:「我再問你一次,你真正的感覺是怎樣?」

蛤蟆頓了一頓,發現自己居然不懂得怎麼回答這條問題。

原來,他從來也沒有用心看待過自己的情緒,更遑論用言語來形容。每當遇到朋友,他總會搶先打招呼,接着跟他們說:「你一定猜不到我最近在做甚麼!」又或是「快來瞧瞧這個!」不知不覺間,他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行為策略,逃避對自我的認知,阻隔自己去認識情緒。

每個人都有一個情緒溫度計

蒼鷺見蛤蟆如此迷惘,便畫出一個「情緒溫度計」,從一到十,一分代表感覺很糟糕,十分代表很幸福。他叫蛤蟆嘗試為自己評分,於是,蛤蟆便在一到二之間,做了一個標記。

若你也有一個情緒溫度計,今天你會給自己幾分?
若你也有一個情緒溫度計,今天你會給自己幾分?

從這個「情緒溫度計」開始,蒼鷺一步步地引導蛤蟆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思童年經歷如何影響現在的處事模式。他們一共經歷十次對談,當中涵蓋不同心理學理論,包括自我審判、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情商及移情等。

書中用童話的方式,帶出不少心理學理論。
書中用童話的方式,帶出不少心理學理論。

最難做也是最值得做的功課

看到這裏,或者你也發現,自己有着幾分蛤蟆的影子,當別人問你「今天感覺如何」,你是否都習慣給出那些公式答案?又或者,有時是否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憂鬱甚麼?

一步步學習了解自己的情緒,或者就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一步步學習了解自己的情緒,或者就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要充分理解自我,惟有通過和自己的情緒做連結。當你對情緒的感受愈來愈清晰時,你就能明白,情緒並不是可有可無或可以隨意忽略,因為情緒正是自我的核心。」蒼鷺如此對蛤蟆說。

認識自己,從來都是最難的課題,卻也是最值得的修行。

即看完整影片報道:【Emo研究所】 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最簡單但又最難答的問題:你今天感覺如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譯者: 張美惠

出版社:三采文化

定價:港幣$133

編輯推薦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Emo研究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