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侵襲英國,聚眾活動遭禁止,專演莎士比亞劇作的環球劇場隨之也要關閉,唯有轉而在網上限時免費放映多部經典,籌募營運資金。莎劇影片大受歡迎,吸引上百萬人觀看。但在留言欄,則見少年紛紛戲言是「英文老師派他們來的」,當然也有人表示自己真正享受莎劇之趣味。
不管是懷着什麼目的看莎劇,毋庸置疑的是,即使莎士比亞已逝世逾四百年,他迄今仍是最多人談論研習的劇作家;他的創作亦獲奉為圭臬,不同版本持續上演。莎翁何以永垂不朽,在當代依然能夠連繫、啟發、感動世人?
去年十二月,羅馬尼亞莎劇研究專家Octavian Saiu應鄧樹榮戲劇工作室邀請,來港開授大師班,作為預計今年底舉行的「香港國際莎劇節」前哨活動。Octavian大師班的主題,正是回應「莎劇的當代意義」大問。某日課堂前,Octavian和鄧樹榮就莎劇的跨時空魅力,對於劇場導演和演員的挑戰,以及莎劇節策劃方向對談起來。
莎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Octavian Saiu是著名的劇場研究者及評論家,曾出版《Hamlet and the Madness of the World》探討莎劇《哈姆雷特》。在他眼中,莎士比亞的地位至高無尚,「在他之前之後,都沒有一位作家能夠像他一樣捕捉到人性的精髓。」
「莎士比亞作為作家的最大長處,是他懂得如何提出理想問題,而又不一定附上答案。在莎劇中,我們遇上那些無法回答的根本問題。」Octavian續指,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直指人類的存在價值,譬如:為何我們生於此世?人生於世有何意義?為何我們會追求美善,但同時又有巨大的行惡能力?條條問題都激發哲思,無論生於什麼文化,處於怎樣的時代,都會被打動。這也許是因為,莎翁明白,「深入我們的DNA、思想結構、情感本性,眾生皆是一樣的。」
Octavian緊接說,莎士比亞更厲害之處,在於他懂得將哲思戲劇化;而他的戲劇文本,也可用不同方式表現演繹,或忠於原著,又或以破格手法改寫。就如莎翁筆下最血腥暴力的悲劇《泰斯特》,有像Vivien Leigh和Laurence Olivier五十年代合演的古典華麗的版本,亦有像鄧樹榮改編、摒棄大部分舞台元素,只靠肢體語言的演出。「作品能夠適應於不同創作思維及風格策略的劇作家,實在舉世罕見。」
莎劇是劇場的艱巨挑戰
在旁靜心傾聽Octavian見解的鄧樹榮,同樣敬佩莎翁,尤其是他遣詞用字的才華。生於十六世紀,「莎士比亞只靠文字。只有文字。其時多媒體表達還未出現。」單以文字,莎翁就能賦予角色血肉靈魂,傳達人類行為背後的複雜心理狀態,「在莎士比亞手中,語言的魔力得到最大發揮。」
但也因為「只有文字」,導演又或演出莎劇,有相當難度。曾導演或改編《哈姆雷特》、《泰斯特》及《馬克白》多部莎劇的鄧樹榮坦言,「指導演員演繹莎劇非常艱難。因為你有百萬種方法讀出文字,但哪種才是最適合的?我個人認為,這沒有絕對的答案。」
雖然莎劇的開放性給予當代劇場導演詮釋自由,但也可使到演員在宏大的劇本中迷失。「所以,在綵排莎劇期間,導演和演員須攜手合力,踏上探索未知的旅程。」這趟旅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必經過反覆的自我質疑,多番對各人物心理的揣摩嘗試,最終配合精心的場景佈置,才能成就一齣出色的莎劇。
「我相信,對每個劇場導演、演員,甚或電影導演、演員來說,人生中能參演莎劇至少一次,是種很大的福氣。」這是鄧樹榮的肺腑之言。
香港需要莎士比亞
莎劇之於導演演員,是可貴的試練。對普羅觀眾而言,莎劇更是塊瑰寶。
與環球劇場前藝術總監Dominic Dromgoole一同獲邀擔任香港國際莎劇節的顧問,Octavian表示:莎劇世界遼闊無邊,層出不窮,「我希望,香港觀眾可以在樹榮策劃的劇節中體驗到這種多元性。畢竟劇節不只是為莎士比亞而辦,而是想通過莎劇,與大眾交流,談他們,也談當代世界面對的深層、使人不安的問題。」
「以我對香港社會的認知,莎士比亞正正是其所需要的。」多度來港、曾任中大訪問學人,Octavian也留意到香港去年下半所發生的事態。在這種時勢,莎翁對人性、善惡、愛恨的詰問見解別具價值。「藉着莎士比亞,我們能夠聚首一堂。藉着莎士比亞,我們可發現什麼分開我們,及更重要的,什麼使我們團結。」
香港首個國際莎劇節
如火如荼籌備中的香港國際莎劇節,活動性質與其他劇節相似,除了表演,亦有工作坊、座談會。但鄧樹榮特別想為香港觀眾帶來一些他們不熟悉、令人耳目一新的體驗,「一些一般來說不會出現在香港劇節市場的節目」。他也期待,莎劇節可讓劇場同業,尤其新晉年輕藝術家,「以莎士比亞為墊腳石」,從偉大的莎翁身上汲取養分,精進自身。
香港國際莎劇節預計於今年年底舉行,是香港前所未有首次以莎士比亞作單一焦點的藝術節。鄧樹榮希望莎劇節能夠成為恆常平台,但也明白,他們畢竟是表演藝團,並非專業辦藝術節的,所以要逐步學習,累積經驗,繼而再思劇節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