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藪」的「藪」字很有趣,數字上面加個「草花頭」,是聚集或大澤的意思,「鶴藪」可會是羣鶴聚居的地方?坐車入鶴藪,沿路不見鶴,倒看到一條村,叫鶴藪圍。鶴藪圍的開村祖姓鄧,原本住在沙頭角禾坑,二百多年前,他卻與家人遷居鶴藪,形成今日的村落。村落位置偏僻,即使有專線小巴行走,也要半小時才一班,但它卻不是身處深山無人識,在六十、七十年代,沒有人未聽過「鶴藪白」,就是鶴藪出產的白菜,菜身肉厚又腍甜,食家們都趨之若鶩。據說,當時在鶴藪,家家戶戶都種「鶴藪白」,並為此菜而自豪;但八十年代打後,農業式微,正宗的「鶴藪白」也消失了。
下車後前行五分鐘,就是鶴藪水塘的閘口,閘口只是一條橫欄而已。這個建於1968年的小水塘,容量很小,只供灌溉用。沿閘後的斜路直上,便站在水壩上。環視四周,你才發現,小水塘原來被高山環抱着,未注水前是山與山之間的低谷位,在前方加把閘,便把水留住成為水塘,而水塘把周邊的綠色倒影水中,成為美景。
水壩右方有一道樓梯,拾級而上,眼前出現的山路,正是通往大埔沙螺洞的古道。此古道並非全由石塊砌成,石塊路時斷時有,不知原先就是這樣,抑或是部分石塊損毀了?這條半山古道,似山間小徑,沿路滿是樹影間灑下的光點,由於不用上高落低,路倒是非常好走。昔日有不少沙頭角、打鼓嶺的居民踏足其上,因為鶴藪是新界東北人出大埔必經之路,而大埔早在明朝時已經有墟巿,到清光緒年間,大埔太和墟更是新界東最大的墟巿。
離開珠坑橋,返回剛才的分叉路,走右邊路繼續前行,上了一段小斜路後,復走平路並過小溪,面前出現泥路小徑,小徑兩邊是荒田,長了半身高的野草,野草間有無數散落的白點,原來是野薑花,偶爾送來陣陣清香。此時只要向右邊張望,會看見一羣舊屋,這裏就是張屋,一條四百年的村落。
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張屋,建於清康熙年間,開村祖是一對從東莞來的兄弟張仕琦及張仕清,他們正是曾寫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望月懷遠》)的唐朝詩人張九齡的後人。據說,在二次大戰時,張屋全村人曾逃到附近洞穴(即沙螺洞)避戰,有三百人之多,可見張屋不是小村了!記者曾聽過早年到過張屋的人,描述小村坐落被羣山包圍的盆地中,村前是一片接一片的農地,當年張屋村民種植水稻為主,十數間古樸村屋,間中升起陣陣炊煙,那景象儼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可是,自八十年代起,張屋村民把地賣給發展商,村落人漸少,卻多了一條寛闊馬路連接大埔汀角路。今日的張屋已空無一人,只在假日有村民回來,做點小生意賣汽水或豆腐花給行山客。然而,它自成一角的格局,以及部分村屋尚保存完好,仍然讓人眼前一亮。
離開張屋,沿村前的石屎路落鳳園。從半山俯瞰,鳳園一半地方正大興土木,興建十多層高的豪宅。此情此景,只想快快離開!在鳳園村村口有專線小巴往大埔火車站。
路線:鶴藪水塘→沙螺洞張屋→大埔鳳園
起點:粉嶺火車站乘52B專線小巴於香薰園下車,前行約五分鐘, 即達鶴藪水塘閘口。
全長:約5.5公里
需時:約三小時
輕鬆度:●●●●(五個●為最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