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本地烏頭較為入口甘香,魚味濃厚。內地來的烏頭魚肉會起渣,肉質較為粗糙、鬆弛。」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展鴻說,正宗的元朗烏頭味道,現在已經難求。
張展鴻說,香港的烏頭用粟米粉、豆渣等天然飼料來養,五、六斤飼料約養出一斤肉。國內大多數用高蛋白的化學合成飼料,兩斤飼料就養出一斤肉來,成本懸殊。
四十年代開始,后海灣成為香港基圍蝦、淡水魚的主要來源地。因種米不及養魚回報高,到了六十年代後期,大生圍、和生圍及天水圍的大片水稻田都改為 魚塘。養魚的同時,也養鴨。七、八十年代,香港出口各類型的魚苗到台灣和東南亞國家。而淡水魚中,烏頭魚佔四、五成,成為餐桌上的名魚。
其實七十年代起,魚塘相繼被發展商收購,後來中國內地的廉價淡水魚大量進口,衝擊本地魚價,且外國的海產新貴相繼出現,令本土養魚業在八十年代中後期逐漸走下坡。
擔任過五屆新界養育協進會會長的黎來就年少時,家裏還有養基圍蝦。天水圍到處種紅米,十五歲那年,紅米收割時, 他去打工「磅穀」。就叔養烏頭幾十年, 見證養魚業沒落時,周邊從六百多戶剩下不到兩百戶。和生圍出現了加州花園,大生圍出現了錦綉花園,連綿數里的魚塘不斷減少。
「我真的很中意養魚!」七十年代養魚業處於全盛時期,就叔在農曆新年前後去沙頭角捉烏頭苗,「香港大概有兩百人捕捉烏頭苗。」但現在大部分養魚戶都是直接進口台灣及內地的魚苗了。只有零星幾個漁民會出海捕苗。就叔從他們手中買魚苗,用有機飼料來養魚,每日不辭勞苦。
「雖然長得慢,但是有黃油的喔!」他的笑聲很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