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些市區公園,特別吸引動物前來使用?細看公園裏的樹木,或可找到答案。
許淑君(Kami)是長春社的保育經理兼樹藝師,從事樹木保育工作多年,既會帶公眾到郊野公園種樹,也會與公眾到公園看樹,她說,公眾教育是保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環保不可以只靠環保團體去做,因為地球是大家的,太少人去做這件事會做不成。」日常工作離不開樹,她最常處理的環境議題是為大樹發聲,希望保留市區裏沒有即時危險的大樹。因為在市區種植任何樹木也有風險,但風險跟危險並不一樣,而一棵樹要長大起來需要極長時間,換句話說,市區大樹是斬一棵少一棵。
但對市區生態來說,「樹愈大愈好」,Kami說,一棵樹要在成熟以後,才能發揮最大功能,例如一棵大榕樹,它的枝葉又密又多,又會開花結果,它便提供了住所和食物給各種動物,它的功能一定會比新種的榕樹完善。也所以,不論是在市區或是郊區種樹,「種樹的目的就是要把樹種大。」
青果榕vs細葉榕
至於一個市區公園,如果要具備生態功能,Kami說,最重要也是有大樹,以提供休息空間和食物給動物,而不同的樹木有不同功效,例如青果榕的果子是深受大型鳥類、松鼠和果子狸喜愛的食物,但小型鳥類如紅耳鵯會覺得這些果子太大了,牠們要吃細葉榕那些較細小的果子,同時,有些雀鳥很喜歡吃花蜜,外來品種木棉花在春天開花時就提供了花蜜,吸引不同雀鳥來吃。而住屋方面,細葉榕因為樹葉濃密,深受重視私隱的雀鳥喜愛,每每在黃昏時,都有「百鳥歸巢」,至於樟樹和木棉等高大樹木,雖然沒有百鳥歸巢,但牠們的樹洞卻受到鸚鵡、貓頭鷹等鳥類喜愛。(Kami也在大葉合歡古樹樹洞見過黑眶蟾蜍棲息。)當然,是要樹木長得夠高大,樹洞才會大得足夠動物棲息。
鸚鵡定居九龍公園
樟樹可以長高至40米。九龍公園入口處,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樟樹,樹洞住了一羣亞歷山大鸚鵡,這種雀鳥認定了這棵樟樹是牠們的繁殖基地,於是每年春天,都會回來築巢,而九龍公園是牠們的定居地方,只要在這裏看見一種飛行時好像十字黑影的雀鳥,九成就是牠們。
另外一個公園,香港公園,也和九龍公園一樣,有很多百年老樹,因此,園內樹木也有不少較大的樹洞,另一種鸚鵡,小葵花鳳頭鸚鵡也就定居於香港公園的樹洞了。這兩種鸚鵡,同樣會吃公園裏的青果榕果子和木棉花花蜜。而小葵花鳳頭鸚鵡更是瀕危物種,但全球卻有十分一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在香港定居。也是多虧了公園大樹提供了食物和住所。
九龍公園是Kami眼中一個生物較多的公園,既因大樹林立,也因園內有幾個水池提供了充足水源給動物使用。「有大樹,動物見到就會過來。」歷史悠久的公園自然有不少老樹,而新公園就要時間等待樹木長大。Kami說,如果想從樹木入手,增加公園的生態功能,就要預留空間給樹木長大,例如預留足夠的泥土範圍給細葉榕的樹根在五十年、一百年後仍有足夠空間生長,而同時,所種樹木品種也決定了公園的生態功能,例如新公園南昌公園所種的黃花風鈴木,最高只能長到10米左右,「如果將來的樹都特別細小,就會削弱了公園的生態功能。」
她認為,本地生態功能最好的其中一種樹,是細葉榕,但這種樹卻沒有列在政府於今年年初公布的《街道選樹指南》裏,這本指南共列出八十種建議於城市更替或種植的樹木。Kami說:「細葉榕掗埞,很難養,又要修剪很麻煩,但我覺得它在市區的生態來說是重要的,當然我不是說你要種在很窄的路上,所以就要規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