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內外交患,對外貿易談判失利,甚或陷入新冷戰包圍網,對內經濟增長放緩,幾年之間由保八到不足保六,支爆論遂乘勢再起。論者普遍同意中國經濟危機潛伏,隨時引發骨牌效應。究竟其中有何隱憂?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新作《紅旗警訊》(Red Flags: Why Xi’s China is in Jeopardy)就從財經角度切入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問題。
書中羅列大量數據,力證中國陷入「四大陷阱」:
債務陷阱:自金融海嘯後,中國大幅舉債提振經濟,「信貸差距」(信貸佔 GDP 比率)長期過熱(2016年高達三成),遠超國際貨幣基金警戒線。中國信貸擴張周期至今已史無前例地持續十六年,馬格納斯警告,周期一旦結束,影響亦將是「史無前例」。鑑於壞帳之多(估計不良貸款佔所有貸款22%),中小型銀行的流動性抗壓力不足,再者影子銀行經營高槓桿高風險,一旦債務危機引爆,資金流截斷令金融機構無法承受資金衝擊,將會觸發連鎖銀行危機,而倚賴信貸的經濟發展亦將受累,增長率隨時大跌四分一。
人民幣陷阱:債務/銀行危機爆發,又會誘使資金外逃,令人民幣受壓下挫,釀成貨幣危機。2015年中共為應付股災,無預警調低人民幣匯率,便曾觸發大規模撤資潮,翌年中國外流金額據報多達2230億美元。中共重回資本管制老路,政治手段盡出,包括整肅原本官方力捧「走出去」的半央企(大連萬達、海航集團、安邦保險等)。馬格納斯表示,干預匯率嚴重虛耗外匯儲備,調高利率則不符促進經濟及維持金融穩定的目標,而走資方法層出不窮,加上國際商業環境日益嚴峻,中國貨幣政策已陷入多難局面。
人口老化:低出生率普遍見於發達國家,中國情況則是未富先老。2015年中國官方生育率為1.6(易富賢估算低至1.05),十年內估計中國每四人就有一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而近年人均國民收入不過14,000多美元,僅富裕國家三分一。中國人口結構失衡長遠將造成高扶老率(2050年長者將佔近半人口,每人僅2.1名勞工支持)、性別不均(三十年內二十代女性人口減半)、勞力驟降(2050年前劇減二億一千萬人)、支出劇增(退休金與醫療保健開支本世紀末將佔 GDP 五分一)等問題。人口紅利耗盡繼而透支,馬格納斯預料中國日後 GDP 增長將難以「保四」。
中等收入陷阱:中國靠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經濟起家,當收入進展到中等程度,成本上漲而經濟結構未能轉型,比上技術不足,比下不夠廉宜,就有可能陷入成長瓶頸。馬格納斯指出,要突破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必須改善生產效率,按「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指標論,改善科技、教育、法治和政制均有助產出超越資本投入。綜觀今日中國,官僚貪腐,法治不彰,貧富懸殊,鄉村輟學率高,科技剽竊居多,似乎軟硬件一概欠奉,馬格納斯就預言中共專制不可能與轉型創新並存。
單看數字觸目驚心,但亦有其盲點。中國的確面臨負債纍纍、貨幣不穩又人口失衡一連串問題,換轉在西方國度,早已招致政權合理性危機。問題是,中國並非「正常」國家,正如何清漣指出,即使中國社會支柱有四根倒塌三根─生態破壞、失業浪潮、經濟衰退─中共一日保有強權管制,就能維持「潰而不崩」的局面。馬格納斯認為「多用途科技」(general-purpose technology)屬於破壞性創造,其顛覆性不利政權維穩,注定與中共無緣。歐美歷史上或許如此。但數今日最尖端的科技領域─人工智能、大數據─所需資源極鉅,除少數科網寡頭外,唯有國家負擔得起。有論者就認為大國博弈下,人工智能未來將定奪於國家之手─所謂「人工智能國族主義」(AI nationalism)。中國缺乏公民權利和私隱保障,有利於由上而下的資訊攫取,加上舉國體制,日後在此超越歐美並非不可能。其他諸如幹細胞研究、換頭手術和基因編輯等發展礙於西方倫理的領域,中國已大膽嘗試乃至魯莽犯禁,成果暫仍難料,但以諾貝爾獎得主多寡為悠然自得的憑據,蝕本總是西方。
「如果中國能夠成功避免中等所得陷阱,將是第一個辦到的專制或獨裁國家。」與其問何時支爆,不如問一個齊澤克的問題:萬一對手成功呢?全世界已到了不得不回應的時刻。
《紅旗警訊:習近平執政的中國為何陷入危機》
作者:佐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
譯者:袁立山
出版:時報出版
售價:港幣140元
作者簡介
陳國榮,半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