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土生土長的尼斯藝術新秀,卻不甘心只活在年高德劭的大師光環下;與此同時,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轉變,以及現代物質文明和商品文化的興起,也影響到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他們從日常生活出發,創建一股本土波普思潮。他們被稱為尼斯學派(L’école de Nice / The School of Nice),這不是一個統一的美學風格,因為在這稱謂下的藝術家,各自都有自己的風格。他們從尼斯出發,衝擊巴黎藝壇、走向世界。當中,你不能略過的是名為Yves Klein這藝術家。
從柔道的博弈到把天空摘下來
194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三個年輕人百無聊賴地坐在海邊,幻想如何瓜分世界,一個選了陸地、一個選了空氣,最後一個想把藍天據為己有,「藍天就是我第一幅作品!我在空中簽上我的名字。我突然開始憎恨那些在美麗無雲的藍天裏飛來飛去的鳥兒,因為牠們企圖在我最大最美的作品中製作一個個洞。」說這話的,是十九歲的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他身邊的是克洛德.帕斯卡和阿爾曼.費爾南德茨。三人相識於尼斯的柔道俱樂部,大概都沒想過,克萊因和阿爾曼日後都成了叱吒藝壇的尼斯學派藝術家。
克萊因1928年生於尼斯,父母親皆是畫家,不過他對藝術並不感興趣。少年克萊因無心向學,高考失敗後便在當地的海洋商務學院修讀日文,因而接觸了柔道。他醉心其中,一度打算以柔道為終身事業。1952年遠赴日本學藝,兩年後他帶着最高等級的黑帶四段頭銜回國,在巴黎開設了一間柔道學校。這個學校的特別之處,在於牆上掛着的幾幅單色畫,全是克萊因的作品。
這些年來,克萊因一直斷斷續地繪畫單色畫,「我的畫只用一種顏色在畫布上刷塗,沒有任何圖案和顏色變化出現,只有十分均勻的色面。由於有某種特質蔓延整幅畫,我尋求將顏色賦予各自的特色,因為我想到,每一種顏色裏,都存活着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通過我來呈示。我的畫還呈現一種全然寧靜的絕對和諧。」受親友影響,克萊因是「玫瑰十字教」的信徒,他們主張輕肉體重心靈,輕物質重精神,追求人的生命和宇宙精神的合一,以至高形而上的精神王國,星體的王國為最高目標。因此,克萊因相信,純粹的色彩世界,能夠達到理想中的境界。
柔道事業不了了之,克萊因帶着自己的單色畫走訪畫廊,屢吃閉門羹,反省過後,他決定只在一種顏色上鑽研,全神貫注於藍色的微妙處理。這種藍是家鄉尼斯天空和海洋的藍,是把天和海融合的藍,這種藍就是最接近宇宙本質的藍。「他嫌一般的藍色顏料不夠深邃,不能符合他的要求;所以他決心研發一種新的顏料,藍得只要塗在地上,就能讓他跳下去潛水、暢泳。」Guenin說明克萊因對藍色的極致追求。
1956年,他在化學家友人的協助下,終於發明了一種前所未見,非常飽滿、明亮的藍色顏料,他申請了專利,稱之為「國際克萊因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eu, IKB)。從此,克萊因進入了「藍色時期」,他把單色畫作品帶到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和英國展出,成功引起歐洲藝術界的關注,聲名大噪。
行為即創作 過程即永恆
完美的藍色平塗並不能滿足克萊因,他追求的是創作的整體體驗,從思想、行為到知覺,而非有形的作品。他開始把藍色塗在畫布以外的物件,起初只是雕塑、顏料桶等,後來的規模愈做愈大。為了慶祝個展開幕,他在巴黎放出一千零一個藍色氣球,向民眾傳播個人的藍色理念;他把這個「作品」命名為《最初的浮空雕塑》,是他「把藝術由地面往天空發展」觀念的開端,靈感其實來自尼斯海天一色的風景。他甚至計劃過在協和廣場上的古埃及石碑上投射藍色燈光,可惜臨時被政府禁止,直到他離世廿一年後,這個計劃才得以實現。偉大的藝術家總是走在時代前面,克萊因的構思和行動,在當時顯然是人們所未能接受的。
在他手中,什麼都可以變成畫筆,什麼都可以用來繪畫。克萊因開展了一個驚人的創作系列──《藍色時代的人體測量》,他直接將藍色顏料塗在模特兒身上,指揮他們在牆上和地版的紙上印上顏料,紙上因而留下了人體動作和形態的痕迹,藍與白形成生動的對比。與此同時,有交響樂隊演奏他作曲的《單音──緘默交響曲》(即二十分鐘重複不斷的聲響,接着是二十分鐘的緘默),而盛裝打扮的觀眾全程觀看,就像觀看一場儀式、一齣演出。整個過程都被拍攝下來,影片名為《狗世界》(Mondo Cane),而那些人體痕迹畫面則被命名為《裹屍布》。
就連自然氣象,他也可以牽扯進來,在《宇宙起源》中,他趁着雨天,將塗上顏料的畫布綁在汽車頂上然後開車,在畫布上收集風吹雨打和顏料產生的各種不可預測的線條和畫面。之後他又以火為創作媒介,例如把噴火器當作畫筆,將熾熱的火焰噴射在塗有紅黃藍各種顏料的石棉板上;他還燃燒卡紙,然後讓水在紙面上流過,燒焦的烙印和水漬形成一幅畫。
無論是《藍色時代的人體測量》、《宇宙起源》還是《火之畫》,畫面美醜不再重要。他以激進的行動來衝擊巴黎的藝術界,去證明當下的創作行為本身,比起作品更有價值、更為重要;而構思和設計的整個過程,亦遠勝於具體的、實質的、永存的作品。
1960年,一批志同道合而風格各異的藝術家,聚集在克萊因的家中,共同發表由藝術評論家皮耶.雷斯坦尼撰寫的新現實主義(Nouveau Réalisme)宣言:「新現實主義者確認其集體性特:即新現實主義等同對現實的新感知。」聯署者包括來自尼斯的阿爾曼和馬歇爾.雷斯等人。
只可惜天妒英才,1962年,克萊因因心臟病猝然死亡,年僅三十四歲。不久之前,他在康城影展觀看《狗世界》時,不滿導演提議以《人體測繪》作荒誕媚俗的佈景,而出現心臟病的初期症狀。
他的藝術生涯不足十年,卻為世人帶來過千件作品,當中許多都是前無古人之創作,開拓了很多新領域,包括單色畫、極簡主義、行為藝術、表演藝術、偶發藝術等,不能用單一派別概括。他短暫的生命雖不再存在於物質世界,其信念卻得以永存和傳播。在他死後數年,陸續有私人畫廊和公共機構為他舉辦作品展,包括香港2000年舉辦的《尼斯運動──法國當代藝術》,今年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尼斯派》展覽,也會把他的雕塑帶來香港。
《尼斯派──從波普藝術到偶發藝術》
日期:5月5日至27日
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11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票價:免費
查詢:frenchm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