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香港老番
熱門文章
香港老番
約翰百德
ADVERTISEMENT

約翰百德專欄:香港這個家

2019年11月11日,示威過後的中環。(照片來源:約翰百德)

「你是外國人,隨時都可以離開香港」,這句評語是我在港多年常常聽到的評語。技術而言這是對的。然而,說話卻未有反映我在香港生活的較真實一面:我選擇在香港定居,由第一天來到這裏開始便常常說「香港是我家」。這句表述所盛載的心理承諾充滿着強大力量,也堅定了我定居於此的想法,我知道自己不會只是過客,不會只從香港帶走自己喜歡的而不做什麼貢獻。

相對於大部分跟我年紀相約的同代香港市民,我的經歷是很不同,我來港的原因,毫無疑問不及他們悲壯。我沒有游水渡過深圳河或大鵬灣,也不是在家庭團聚的名單上,無休止地等待和香港的家人再次一起生活。身為單身漢,我到埗時並沒有與其他單身漢分租宿舍,又或住在草草搭成的寮屋,又或投靠認識不深的遠房親戚。我也沒有因為山窮水盡而需要接受任何卑下、骯髒又或危險的工作;雖然在來港之前我也有做過類似的工作。

但是,選擇住在香港,令我與其他同樣選擇住在這裏的市民有了一種現世的親近。無論是什麼前因把我們帶來香港,我們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生活,一同在這裏逐步落地生根、工作、交朋友、為未來儲蓄、建立家庭—我們都對更美好的將來抱有希望。我們慢慢認識這個城市和她的獨特個性。我們在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我們吃喝玩樂、逛街、交際。我們認識自己的社區,也成為城市脈絡的一部分。即使我們離開,也總會快快樂樂地回來。搬到其他地方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我們都不會這樣做,因為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我們都愛香港。

上星期周梓樂過身後,街上混亂一片的一天,我看到對面街燒臘店一位和我年紀相若的工人疊起雙手,在街上打圈地走來走去,踢開示威者鬆開的行人路地磚。這個動作不帶半點憤怒,而是顧己及人、深思熟慮的動作。在內,食肆沒有人客;在外,街上滿目瘡痍、空無一人。

他是不是與我們所有人一樣,為身邊所發生的事感到迷惘?這是我們的家—我們難以接受現時所發生的事情正在自己的家上演。我們不可以袖手旁觀,讓整個城市枯萎或燒掉。

我看不到政府持續不作為的邏輯,也不明白為什麼政府會支持警方以武力清場,為什麼政府逃避回應連場示威的癥結:政制與選舉改革。正是政府毫無彈性的侵蝕態度,助燃了示威的烈火,導致暴力升級。那麼,還有哪些事情正在發生?

一個或者可信的陰謀論,是政府和警察的種種行動,最終將把香港的股票和物業市場拖垮。然後,那些資產便會賤價被新的(內地?)買家掃清。這個推測可以與另一個理論一同看:香港只是一個龐大的樓市—城中建築物由誰來住根本不重要。資產價值大跌後,城市的金融和服務經濟業務將會繼續,但新一批移民(內地順民?)將成為我城的新市民。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這羣人和我們的家怎辦?

哈哈!到了那時,我們所有人都變成外國人,「隨時都可以離開香港」。聽去很像另一個陰謀論吧?還是所言非虛?

後記:執筆之時,香港多家大學被圍封了,課堂也相繼取消,還有學生像守着要塞般保護自己的校園。在高處向吐露港公路和東鐵線針對公眾投擲垃圾的危險行為,嚴重違法。香港多條主要幹道和隧道都封閉了。同時,有人盛傳習派和前主席江澤民的上海幫出現對壘。這正是令香港政治危機白熱化的重大因素。這是一個無法持續的局面,必會很快瓦解。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