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市建局鬥快】趕在舊區重建前 Urban Sketcher彭啤速寫香港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同市建局鬥快】趕在舊區重建前 Urban Sketcher彭啤速寫香港

中環嘉咸街
中環永和號
彭啤用紙筆畫下城市的興衰起落。
活動後彭啤有時會再補筆上色,令作品更具層次感。
上環華賢坊西
大澳東京碼頭
馬灣舊村
大澳棚屋
彭啤在澳洲時畫下的作品。
彭啤與「畫一餐。土瓜灣之天台行」導賞員及一眾參加者合照。
畫友們樂於跟彼此分享自己的作品。
同行畫友用水彩作畫。

雖說「變換原是永恆」,但眼見熟悉的景物不留痕地消逝,難免會傷感,urban sketcher(城市速寫家)彭啤決定以紙筆錄下城市的興衰起落,帶畫友走進被市建局大刀闊斧重建的小區:觀塘裕民坊、深水埗通州街、中環卅間、土瓜灣鴻福街等等,畫下建築與街坊情。

澳洲回港 執筆畫重建前觀塘

室內設計師彭啤本來不是「畫畫人」,要數對上一次畫畫已是幼稚園的事。不過一次工作假期體驗,令他重拾作畫樂趣,並與urban sketching結下不解緣。「澳洲的生活相當悠閒,每天清早到農場工作幾小時就收工,有大量空閒時間發展個人興趣。」他慶幸在當地遇上多位好友,為紀念彼此相處點滴,他開始借畫寄情,將作品當信物送予朋友。「我們每人都有一本類似紀念冊的筆記本,於是我嘗試在他們的簿本上描畫盛載回憶的地方。」

回到香港後,彭啤繼續城市速寫,第一個繪畫對象就是老家——觀塘。「我在觀塘區長大,該區的一切也是自己成長經歷的一部分。回港後碰巧觀塘區重建在即,為了挽留童年回憶,便決定從觀塘入手。」一畫便是二十多幅,有已消失的舊建築和老店,有暫且得以保留的街景,也有發展後的新景象,完整記錄了區內的變遷。

兒時居住的瑞和街幸好未受重建影響,瑞和街素描(上圖)和現場實景(下圖)。
兒時居住的瑞和街幸好未受重建影響,瑞和街素描(上圖)和現場實景(下圖)。

他漸漸發現,街頭速寫原來可以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在澳洲寫生只是等閒事,大家好像都司空見慣,不會駐足圍觀。」反而香港街坊會好奇而主動搭訕。「這裡太擠迫,坐在路旁畫畫已經佔用了半條街,加上大家少見街頭寫生,難免會打探一下來意,有時聊開了就索性站在一旁跟你細訴 『當年情』。」在這低頭只顧屏幕的世代,這種互動實是難得。

他更不時碰上知音交流作畫心得,「有次在衙前圍遇上同樣愛畫畫的街坊,傾得興起,他就介紹我去村內一間專賣豬腸豬紅的檔口。後來與這位檔主伯伯聊天,才發現他原本來自九龍寨城。」當年寨城清拆,伯伯唯有搬到衙前圍村,可惜最後還是殊途同歸,逃不過逼遷命運。

游走舊區速寫,令彭啤發現更多香港不同風景。
游走舊區速寫,令彭啤發現更多香港不同風景。

他慨歎很多社區因為重建而變得面目全非,「人際網絡和社區結構需要長時間醞釀,街坊在一個環境活了大半世,卻因為發展就得要捨棄建立多年的情誼和生活模式,還有很多特色小店因此而結業,實在太可惜。」彭啤不反對社區重建,但認為發展應要以人為本。除了安排合理賠償,在重建後若能將居民原區安置,使社區精神和價值得以重整,才是應有之義。「不過現時市建局的重建項目志不在此,被改造的新社區全部都是貴價牙籤樓和商場,粉飾得華麗就是要收貴租,舊居民負擔不起,街坊小店也生存不來。」舊社區文化被徹底瓦解,令彭啤倍感無奈。

訪問當日筆者跟著彭啤到土瓜灣道29號天台寫生,不消四十五分鐘就完成。
訪問當日筆者跟著彭啤到土瓜灣道29號天台寫生,不消四十五分鐘就完成。

創立寫生組織 喚醒公眾關注社區

同是視覺記錄,有人選擇以攝影記錄社區轉變,彭啤卻依舊享受透過畫畫來了解自己的成長地。「拍照由按快門到離開現場可能只需半分鐘,但寫生卻需兩、三小時才能完成。時間比較長,但體會與感受相對更深刻。正因為要坐足幾小時,發生的細節甚至連氣味和聲音也能烙在腦海裡,成為作畫時的憑據。」寫生亦令他對身邊事物更敏感。「自從愛上urban sketching後,走路時會更仔細觀察沿路的建築,對發掘香港的靚景也愈來愈感興趣。」

導賞過後,一眾畫友開始在天台素描。因為事前已跟住戶溝通好,他們對活動亦表示歡迎。
導賞過後,一眾畫友開始在天台素描。因為事前已跟住戶溝通好,他們對活動亦表示歡迎。

不過彭啤嫌「獨樂樂」未夠爽,便與朋友組成寫生組織「畫下嘢」,與眾同樂。他們平均每月舉辦兩次工作坊,與畫友遊歷不同社區,探望快將被清拆的建築,透過畫畫感受社區,參加者最後總會聚首一堂,輪流分享自己的佳作,談取景,說技巧,甚至講融入社區的經驗,真正以畫會友。

早前他更試辦一場實體展覽,今年六、七月期間,「畫下嘢」得悉中環卅間的重建計劃,於是找來中西區關注組合辦了一場名為《筆寫卅間》的活動,為公眾提供導賞和寫生體驗工作坊,並舉辦街頭寫生作品展,將二十多位畫友的作品張貼在區內不同角落。「活動讓參加者了解該區的歷史背景以及重建動向,亦間接令市建局讓步,撤回修改方案。雖然原有的重建項目依舊,不過我們希望透過與地區組織合作,引起港人關注香港社區面臨的困局。」

img_1512
《筆寫卅間》街頭寫生作品展。
《筆寫卅間》街頭寫生作品展。

訪問當天,「畫下嘢」與土瓜灣故事館(簡稱土家)舉辦了另一場導賞寫生活動 ,跟著土瓜灣老街坊遊走唐樓天台。「土瓜灣未來會愈變愈快,尤其當沙中線通車之後,整個社區將會急速發展與重建,變化一定很大。」面對鴻福街、啟明街及銀漢街一帶被列入重建規劃,他們決定趁新樓商場入侵前,帶畫友走訪啟明大廈、益豐大廈及土瓜灣道29號唐樓,從天台俯覽即將更迭的街景,也爭取機會多畫幾幅。「土瓜灣是個有趣的地方,這裡充斥三十年以上樓齡的舊樓,但很多都被翻新到五顏六色,非常繽紛!」他認為美與醜是其次,為暫且僥倖生還的唐樓粉飾,注入生命力卻是難得的事。

土瓜灣區大部份唐樓天台都佈滿鐵皮屋、鐵欄和天線,形成獨有的舊區景觀。
土瓜灣區大部份唐樓天台都佈滿鐵皮屋、鐵欄和天線,形成獨有的舊區景觀。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畫下嘢 Wahayeah專頁 | @wahayeah
彭啤專頁 | @pangbearsketch
「土家」故事館專頁 | @storiestohome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