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爭路何時了?】「街道變革」考察行人車禍重災區 倡交通緩行設施:街道設計應有更多以人為本的元素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人本街道 還有多遠?

【人車爭路何時了?】「街道變革」考察行人車禍重災區 倡交通緩行設施:街道設計應有更多以人為本的元素

photo-2

地點:深水埗市集區(北河街、桂林街、基隆街、大南街及汝州街)

考察:行人車禍重災區

人物:「街邊變革」成員

周末的深水埗可真的是車水馬龍,人流、車流密集,寸步難行。相約「街道變革」成員嚴卓衡(Justin)、李俊賢 (Maximilian)考察街道設計與行人安全,他們馬上想到深水埗區,因為這裏有全港最繁忙、人多車多的市集街區,也是行人車禍重災區。同時,深水埗亦是政府在二◯二◯年推出「香港好易行」計劃試點之一(另一個是中環),步行環境改善措施包括設置行人導向標示、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標誌和欄杆、設置行人過路平台和行人路水平一致的車輛出入通道,及實施低速行車限制區。推出至今,深水埗有沒有變得更易行?

「街道變革」發起人Justin(左)及成員Maximilian
「街道變革」發起人Justin(左)及成員Maximilian

人車爭路?人車共享街道?

我們從深水埗地鐵站鴨寮街出發,沿北河街、基隆街行去北河街街市。街道兩旁地舖、排檔一檔接一檔,許多商戶都把一箱箱貨品、雜物、垃圾擺放到行人通道甚至是車路上。「行人是會選最方便的、最直接的地方過馬路。」Justin說,眼前所見,大部分行人索性直接行出馬路,一手拉着小孩一手拉着買餸車的媽媽,堆着手推車的送貨工人、清潔工人,撐住枴杖緩步而行的長者,還有踩單車的外賣員穿梭其中;與此同時,一架接一架私家車嘗試駛進內街,卻遇上嚴重塞車。

北河街街市對出馬路,人有人行,車有車行,險象環生。
北河街街市對出馬路,人有人行,車有車行,險象環生。

「街道變革」在二◯二二年發布《交通意外不是意外:香港行人車禍傷亡報告》及建立「香港車禍傷亡資料庫」,他們整理了運輸署二◯一五至二◯一九年行人交通意外數據,列出全港十大行人車禍重災區。我們當日所去的深水埗市集區(北河街、桂林街、基隆街、大南街及汝州街)排行第二,該區全長逾七百米的路段,在二◯一五至二◯一九年間,共發生一百二十六宗行人相關車禍。這裏為何特別容易發生行人車禍?

「這裏根本是一個共享的街區,行人和車已經在共享條路。」Justin直言。Maximilian續說,雖然這裏實際上已成「共享街道」,但行人路和車路是不同的設計語言,「所以很容易會有衝突情況發生。尤其是不常在這區開車的司機,會覺得點解呢度啲車路有咁多行人自顧自地過馬路?」除了行人路太窄受阻、行人過路處不足,「甚至車停在行人過路處上,令司機看不到有沒有人行過,人又看不到有沒有車開來。」雙方視線受阻,導致意外頻生。

他們又指出,這裏發生的嚴重交通意外,通常是在入夜之後至翌日清晨,「那時不會有很多行人行過,正因如此,令司機覺得開車可以開快一點,但是於行人本身已習慣行上車路,當車又開得快的時候,便常常有這個問題(行人交通意外)發生。」

他們重申行人固然也有責任遵守交通規則、去保護自己安全,「但是不可以忽略這裏的路況,造就了司機和行人使用道路的行為。」當多數行人都行上車路,這個現象正正反映條路本就應由行人主導。「我覺得運輸署要做的反而是,應該是要令車在這裏擁有更加少主導權。我覺得任何可以令到這裏更加行人優先的東西,都應該要嘗試研究。」Justin說。街道變革在發表《香港行人車禍傷亡報告》後,一直向運輸署爭取在深水埗市集街區實施三十公里低限速區,據悉署方已開展相關工程。

我們接着走向大南街往南昌街、黃竹街。大南街近年形成文青小店集中地,很受本地人及遊客歡迎,「旅發局也說有意要把這裏變成旅遊區,行人在這裏是應該要有更大的優先權。」Justin說。Maximilian則指出:「人們經常說香港的路很窄,但是這條路(大南街)根本不算窄,有四條lane,但是結果有三條都泊車了。」他們認為違例泊車的現象難以靠執法解決,反而更應該擴闊行人路、收窄車路及減少車輛停泊空間,使行人掌握街道主導權。

雙行泊車的情況同樣常見,造成交通阻塞及安全風險。
雙行泊車的情況同樣常見,造成交通阻塞及安全風險。

增加交通緩行設置  改以「零死亡重傷」為目標

「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是港人耳熟能詳的交通安全標語,也是政府一直沿用的道路安全目標。不過「街道變革」卻認為「路上零意外」的目標已經過時,主張改以「達至道路零死亡重傷」目標。

「香港其實已經算是全世界其中一個交通上最先進、最安全的地方,但是我們不應該自滿於此,因為香港仍然有很多交通意外發生。」Justin拋出這個問題:「既然『路上零意外』是一個遙不可及、甚至愈來愈遠的目標,為甚麼要用一個基本上達不到的目標,作為政府制定道路安全策略的根本呢?」他們認為與其追求「零意外」目標並把焦點規範道路使用者的行為上,倒不如着重道路改善項目,以降低車禍嚴重程度、避免致命或嚴重的傷害。「焦點不只是放在使用者本身,而是政府本身要肩負起責任,減少傷亡程度、盡量將數字減到零。」

由於人體能承受撞擊的極限為時速三十公里,當車速高於時速三十公里,行人死亡風險將以倍數上升。低車速限制區是交通緩行措施之一,不少主要城市都已大規模調低人流較多或住宅區街道的車速限制,如英國倫敦已有六成街道實施時速三十公里低速限制,惟香港仍在研究試驗階段。「街道變革」在發表《香港行人車禍傷亡報告》後,一直向運輸署爭取在深水埗市集街區實施三十公里低車速限制區,據悉署方已開展相關工程,他們期望類似限速規定能擴展至更多街區。

「街道變革」認為運輸署需要在香港道路網絡實施更多交通緩行設置,或有需要修訂《運輸規劃及設計手冊》因應現場特定限制及條件,靈活地設置更多緩行裝置,如行車路上加設減速平台或路拱等,從而有效管理車速,提高行人安全效益。

 

街道規劃建立城市文化

Justin是香港交通關注及倡議組織「街道變革」的發起人,「招聚了一班支持及有志推動人本街道、人本交通的成員,一起去構思、分享和討論。」他和Maximilian都是在英國工作的運輸規劃師,但一直緊貼香港交通運輸規劃,希望推動更人性化的街道設計,把海外經驗帶進香港。

「在城市規劃上,街道就是最多事情發生的地方,最多人與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街道就是一樣很特別的東西。因為它又代表着城市的character,每一個人走進了一個新的城市,你第一眼見到的就是條街,見到條街就會見到啲樓,見到人們怎樣生活、溝通;城市的文化是怎樣的,很多時候都在街上見到,我覺得這點很特別。」Justin分享說。

如果要從街道設計反映香港的城市性格,就仍然是行車主導、效率優先,忽略人的需要。「 我們只是想車開得多快、效率幾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考慮到人是怎樣生活,要考慮不同人(道路使用者)的需要,一個推着BB車的家庭主婦同揸『搵食車』的人,他們生活體驗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我們怎樣可以去平衡,而不是只是考慮揸車的人體驗是怎樣?一個進步的社會是應該考慮得更多,我們絕對有能力去做得更加好。」

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進行全面的《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以應對新的運輸發展和需求,對上一次長遠運輸策略要數到一九九九年的《邁步前進—香港長遠運輸策略》。相距二十多年,這些新一代的運輸規劃師也想,「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個民間的version? 至少告訴政府我們一直爭取甚麼。」Maximilian說。

街道變革《未來交通運輸策略立場書》
街道變革《未來交通運輸策略立場書》

於是「街道變革」便開始研究及撰寫其《未來交通運輸策略立場書》,並於去年十一月率先發表,羅列他們對未來出行模式、街道設計、活躍出行,以致對運輸規劃及其業界之願景及建議。他們提出四大策略:「優化汽車以外的出行選擇」、「達至道路零死亡重傷」、「創造以人為本的街道空間」及「確立整全友善單車友善政策及擴展單車網絡」。「現在已經是二◯二三年(二◯二四年),街道設計、街道規劃應該有更多以行人和單車、以人為本的元素。尤其是要強調行人和單車,考慮弱勢道路使用者的需要。」他們強調香港政府應加快從規劃角度推動「活躍出行」(active travel),即步行及騎行的出行方式。鼓勵「活躍出行」漸成潮流,像英國交通部近年成立執行機構Active Travel England,「英國每個地區政府,都需要制定相關策略,去規劃當地行人及單車網絡該如何發展。所謂有用的網絡,是方便人們(步行、騎行)返工返學、出街買菜等一些日常活動,是真正對當地居民來說有用的網絡。」Maximilian說。

對於去年十二月政府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會議提交《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初步策略建議,「街道變革」回應指:「缺乏有關加強管理私家車需求和提升道路安全的新策略,我們對此表示失望。惟望政府在下一階段,妥善研究如何更進取地減少市民擁車和駕車的誘因,並且將達致『零死亡重傷』納入作為未來運輸策略定稿中的實質目標。」

「街道變革」發起人Justin(左)及成員Maximilian都在英國任職運輸規劃師,雖在外地工作但無阻他們熱心推動香港人本交通規劃。
「街道變革」發起人Justin(左)及成員Maximilian都在英國任職運輸規劃師,雖在外地工作但無阻他們熱心推動香港人本交通規劃。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人本街道 還有多遠?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