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步進有近四百年歷史的荔枝窩村,這片偏遠的土地棲身在沙頭角一隅,恍如一片遺世獨立的淨土。
微風吹拂,空氣裏沁着絲絲埔姜香氣,我們一行人在春夏之交到訪,恰好是埔姜生長得最茂盛的時期。埔姜是香港原生植物,在荔枝窩長得特別茂盛。埔姜粗生,甚至可以長得比成年男子還要高,客家人素有用埔姜驅蚊、袪濕、紓緩皮膚敏感及氣管敏感的傳統。不過,近年還會使用這種古方的人已不多,村民只視之為不待見的野草。荔枝窩駐村藝術家郝立仁(Benjamin)和李彥錚(Dexter)卻把野草視為寶物,並和另外四位朋友成立了「埔姜仔」。
客家人昔日的寶物
「不是每條客家村都有埔姜,荔枝窩則是特別多。」Benjamin解釋。
荔枝窩漫山遍野皆為埔姜,並非巧合。Dexter說,如同遊牧民族般的客家人在依山靠海的荔枝窩落腳後,把埔姜帶到此地,隨他們而來的埔姜,恰好亦很適應荔枝窩雨水充沛,陽光充足,平均的氣候,於是便在此落地生根。
荔枝窩村原是一條接近荒廢的鄉村,村民曾於五六十年代大舉移居海外,遺下荒蕪的農田。不過,早於二○一三年,長春社、綠田園基金、香港鄉郊基金等機構聯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展開「永續荔枝窩」計劃,招募復耕者,舉辦農墟、導賞團、工作坊等活動,推動鄉郊發展。二○一八年。Dexter便參與了另一個於此展開的藝術計劃「尋田.探土」,當時他與幾位藝術家朋友,以陶藝創作。計劃歷時一年,當時有很多機會和村民交流,閒聊之下,才發現這種荔枝窩常見的植物,是客家人過往常用的山草藥。於是,他們開始生出創立「埔姜仔」的想法。
埔姜成為與村民溝通的橋樑
埔姜仔成立兩年,四季走了兩輪,在初成立埔姜仔的大半年至一年間,他們都在觀察埔姜。一株平凡的植物,成為了他們和村民打開話匣子的媒介。
Benjamin回憶道,「有一位村民叫王伯,他已近一百歲,他知道我們用埔姜,就經常以『埔姜仔』來稱呼我們。」他們的品牌名稱,便是因此而來。
這兩位「埔姜仔」說起埔姜的故事,都滔滔不絕。Benjamin說,「埔姜其實是荔枝窩村民的叫法,客家人都是這樣叫,它正式的名字叫牡荊。」Dexter忙不迭地補充,埔姜的發音近似客家話的「不驚」,「以前小朋友晚上發噩夢,第二日都會煲埔姜水給他們洗澡定驚,所以埔姜仔這個名字和客家話也有關係。」
他們對埔姜的功用大感好奇,所以不放過任何機會,向村民打探其用途和療效。從村長和老村民口中,他們得知埔姜有不同用途:感冒後煲埔姜水,聞蒸氣,可以較快康復;把乾葉鋪在地上,可以減低鴨子患上腳氣病的機會;將埔姜葉和禾稈草一起燒,有驅蚊之效。客家人使用埔姜的習性,正正反映了客家文化,「客家人的特性是比較刻苦耐勞,靠山食山,靠水食水,適應能力很強,很懂得善用環境資源,埔姜就是一種很具代表性的植物。」
縱使收集了大大小小故事,但他們當時發現,仍在使用埔姜的村民並不多,他們不過是在回憶長輩怎樣使用埔姜,這些資訊猶如口述歷史。以前的村民常用埔姜,但當物質富裕起來,大家已很少用它,大家開始種不同的農作物。再者,村民並不喜歡埔姜,因為它是野草,粗生,會蔓延到農田,亦很難清除。
他們不希望民間的傳統智慧就此失傳,於是決心把傳統智慧發揚光大,把客家文化承傳下去。於是他們製作具有紓緩皮膚敏感、蚊叮蟲咬、修復皮膚損傷等功用的產品,包括埔姜翡翠霜、純露、手工皂及浸包。
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村民也樂於為他們試用產品。若看到埔姜長得茂盛,總會好意告知他們。「有話題、互動,也是一個開心的交流。」Dexter欣然地表示,「我們善用了這種資源,同時亦替村民解決了問題 (野草)。」
適切科技 順應自然
埔姜仔念茲在茲的,是土地,「不論是設計和生產,我們不是想生產一樣product,而是想生產過程可以思考怎樣和環境有直接關係,所以在生產上都會顧及到對環境的影響。」故此,他們提倡「適切科技」,「適切科技聽起來很學術,其實我們看到荔枝窩的客家人就是這樣生活,就是他們怎樣充分利用生產期間的資源,以及怎樣利用自然環境去做相應的生產。」
萬物有時,因應埔姜在四季不同的生長狀況,他們調整生產程序。春天採摘埔姜嫩芽,用以炒茶,製作純露;夏天陽光充沛,是曬葉、曬浸泡油的季節;秋天繁花落盡,埔姜結出果實,收集埔姜籽放進枕頭,可定驚安眠;冬天收集埔姜枝,供他們作雕刻之用。都市人忙碌,難免忽略季節更替,未能馬上適應由季節主宰生活的節奏,Dexter回憶起首個秋冬,「第一年秋冬,我們真的很擔心,因為埔姜突然消失。原本我們打算休息,但看到很多枯枝,就覺得放着不用也是浪費,後來發現原來枯枝木質化後很堅硬,想到可以做筷子或其他創作。」順其自然,自會找到剛剛好的步伐。
永續生產 回饋大地
「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其實就像客家人的文化一樣,大自然給予我們什麼,我們就用什麼,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會用盡它,去回饋大自然也好,回饋村民也好,這樣我們才可以持續地創作。」Dexter如是說。
花開花落,是大自然的循環,埔姜仔則決意以永續生產模式來回饋荔枝窩,這片他們鍾愛的土地。在收割之餘,他們不忘預留空間予埔姜生長。由於埔姜是蜜源植物,所以若花開得特別燦爛,他們便不會採摘,以確保蜜蜂和蝴蝶有充足食物。製作埔姜露水剩下的埔姜水和葉子,亦會分予農夫堆肥。
他們有感荔枝窩值得被愛護,Benjamin形容,「荔枝窩是一條幾難得的村,有點與世隔絕,有歷史,有人在復耕,環境資源豐富,這種環境才會給予我靈感,在這裏創作、研究、生產。」
鄉郊保育 改變城市人心態
荔枝窩村曾經一度荒廢, 如今, 村民與義工前來復耕,多個單位相繼前來活化,生機盎然, 證明了香港鄉村保育的可能。Benjamin朗聲地說,「不要覺得村就是落後,一定只有爛屋,一定要在此建屋,其實它還有很多價值和發展面向,很值得我們投入努力去發掘價值。」
Dexter則提出,「除了發展以外,保留傳統文化和智慧也是很重要。除了看到有些人想發展這個地方,想有更多人前來,我們也看到有村民想保留這裏寧靜的一面,希望前來的人不只抱有遊客心態,只是來消費,或留下垃圾,而是真的當這裏是家,感受和愛護這裏。」
荔枝窩的生活模式,值得城市人借鑒,「其實我們設計產品和programme的時候,目標受眾不是村民,而是城市人,想他們能體驗和了解,改變他們對日常生活的看法,甚至是習慣。」埔姜仔期望,通過自己的故事,能夠感染其他人思考物品的生產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怎樣和土地連繫。
至於他們,則會繼續和村民交流,思考怎樣與自然共生共榮。天色向晚,蟬鳴聲不絕於耳,他們說,在荔枝窩摘黃皮、荔枝、龍眼,和村民到海邊摸蜆、下田的日子,最教人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