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簡言之是要透過物件說故事。今次西九文化區M+展亭的《形流意動:M+設計藏品》展覽訴說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設計故事,展品雖有驚喜,同時存在三點遺憾,帶點美中不足。
展覽展出一百二十件館方藏品,全屬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亞洲日常設計。展覽值得一讚的是打破了一些固有印象,例如中國山寨文化,讓觀眾必然帶走一點反思。隨着二十一世紀深圳等地電子產品製造業興起,山寨廠落地開花,產品甚至迅速銷往全球,中國亦因而被視為山寨文化始祖。展覽卻打破了山寨等同沒有創意劣質品的觀念,展出大按鍵手提電話、卡片電話等中國發明,作品說明寫道:
「對很多人來說,深圳的『山寨』生產模式都與複製拉上負面關係。可是,這種生產模式的特色正正在於它能迅速改良現有的科技,以切合消費者的不同需要。例如這款廉價卡片手機方便了那些沒有雙電話卡的用戶,如外省民工等使用。此手機貌似口袋計算機,大小與信用卡相若,其超薄機身更是易於放進錢包內。另一款手機則為長者加入了特大按鏈和收音機天線。」
此外,展品雖以家具為主,物件卻是具有故事性的。由全球第一個電飯煲日本東芝電飯煲、中國向陽牌保溫瓶、Sony機械狗、港人熟知籐椅西瓜波,以至用3D打印塑膠椅,莫不訴說着歷史與回憶。
美國博物館學學者G.Ellis Burcaw曾為展覽下定義:
「展覽(exhibition),有別於陳列(display)和展示(exhibit),它是具有藝術、歷史、科學與技術所構成的集合裝置,藉此來引導觀眾在展示單元間移動,創造意義或產生美感,它伴隨有展示說明或圖標,來詮釋內容或引導觀眾注意。」
此展覽無疑是具有藝術、歷史、科學與技術,為觀眾創造出意義或產生美感。
不過,展覽存在明顯的美中不足。展覽開宗名義闡述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亞洲設計,以日本、印度、中國、香港設計為主要展品。卻未有特意搜羅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極具標誌性的「亞洲四小龍」(香港、南韓、新加坡與台灣)的設計品,甚為可惜。
此外,雖謂展覽用以鼓勵觀眾思考設計,以新的角度去看生活中的物件,強調意念與設計之間互相形塑的關係。但展覽中文名稱「形流意動」則頗突兀,讀者既不明所以,命題亦未夠吸睛。反觀英文名稱Shifting Objectives更為直白及具意義,字面解作轉移目標,實指轉移角度看設計。若要保留相近意義,或應引用《易經》句子「品物流形」,意指繁育萬物,賦予形體,亦可解作各種各樣事物。
加上,展覽分區方式略嫌單調,此展按時序及地點劃分成直線型五大分區,包括二戰後的日本、獨立運動後的印度、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製造業黃金時代的香港以及國際後現代設計產品。
若要顯心思,可參考今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105 級畢業展覽《日計》,展出一個貼近生活的日常設計展,以記錄一天時間的符號「十二地支」作為整個展覽的架構,每個地支單位象徵着每組畢業專題,不同時刻、不同性質、不同溫度的設計。
又或參考日本21_21 DESIGN SIGHT在全球舉辦的系列展覽,以設計角度傳達日常生活的事物,舉行單位展、雜貨展、土木展等特定主題展覽,讓設計愛好者按喜好參與,比起「雜不甩」大堆頭展出,似乎更顯心思。
縱使展覽尚有改善之處,但我始終認為一個好的展覽最重要說故事,此展覽亦未嘗不是一個稱職說書人。
<!–《形流意動:M+設計藏品》
日期:即日至明年2月5日(周三至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西九文化區 M+ 展亭
費用:免費入場–>
《形流意動:M+設計藏品》
日期:即日至明年2月5日(周三至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西九文化區 M+ 展亭
費用: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