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木無歸宿】廢木,也有生機?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環境議題

【廢木無歸宿】廢木,也有生機?

14.04.2012
坐在自己造的凳子上感覺很親切,像家人般共處。

木箱業雖已成夕陽工業,但隨着新技術和新思維的出現,廢木的出路其實遠不止於此。嘉道理農場正在研究將廢木變成周身是寶的生物炭,坊間亦有年輕設計師利用拾來的廢木創作新式家具;但兩者都在起步初階,雖是生機嶄露,卻未成氣候。

別小看廢木的殺傷力。掩埋在堆填區,不僅佔空間,腐化後更是後患無窮。

「一噸廢木,分解時大概會釋出二百公斤二氧化碳和二百公斤沼氣。」

「四十三棵成年樹,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吸收一噸二氧化碳。」算一算,堆填區每天三百噸廢木,分解出來的二氧化碳,便需要2,580棵樹一整年才能吸收完!

(左)The Cave拾舊卡板再造,做成凳椅。(右)譚業成把木頭、竹筒分類,以便造成不同形態的生物碳。
(左)The Cave拾舊卡板再造,做成凳椅。(右)譚業成把木頭、竹筒分類,以便造成不同形態的生物碳。

 廢木變身生物炭

嘉道理農場永續生活及農業部高級農業主任譚業成說:「廢木、植物死亡腐爛時,會釋放沼氣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而沼氣產生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的三十倍!」他前年試驗將廢木料轉化成生物炭。 農場內老死或倒塌的4.8噸廢木,並沒有送去堆填區,而是通過「熱解」,縮為820公斤的生物炭。「生物炭結構穩定,一千年後依舊不會被分解;且體積是原來廢木的兩成左右,可減輕堆填區負荷。」

製造生物炭,只要將廢木放入一個密封的大窯裏,在缺氧情況下「焗」十五個小時。「熱解」過程會令碳分子重新排序,成為密度更高、體積更小的生物炭。熱解過程中燒廢木來加溫,又省了電。

儀器每次只能處理100公斤木頭,木在缺氧中「焗」十五個小時變成生物炭。
儀器每次只能處理100公斤木頭,木在缺氧中「焗」十五個小時變成生物炭。
植物經過熱解,只剩下碳元素,結構重新排列,縮小了許多。
植物經過熱解,只剩下碳元素,結構重新排列,縮小了許多。

生物炭似乎周身是寶,既可當土壤改良劑,又可調節室內濕度,辟味、甚至可做裝飾。而加溫過程中提煉的木醋液,還能為農作物除真菌。「一塊巴掌長的生物炭,內藏無數微細管道,表面面積有兩個足球場大!」澆上水,炭好像會呼吸!將生物炭放入果園、菜田的土壤中,可鎖水, 可讓微生物寄居,提高泥土活性。若用在家具,更是天然的「吸濕機」和「加濕機」。「放了生物炭的辦公室,乾爽得讓做清潔的阿姐都覺得驚訝。」

譚業成希望香港郊野公園及農園都可應用這項技術,將斷裂、老死的枝幹變成生物炭,成為抗暖化的減碳利器。「這類技術在海外實踐了十年,但香港未必那麼快接受,設備價格並不便宜。」其實這套來自日本的設備價值二十萬,相比起政府投放一百五十億建超級焚化爐,看來只是九牛一毛。

舊木新家具

年輕設計師工作室The Cave因用舊木自製家具而闖出名堂。最初雖為無心插柳,卻在舊木中撿得新機會。

2010年,幾位在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學設計的畢業生,一起在觀塘工業區租了個落腳點。新工作室需要家具,他們決定自己動手做。The Cave成員Jianchi(中文名堅持)說,穿行在工業區大街,發現路邊總有一大堆被人棄置的舊傢俬和卡板。

坐在自己造的凳子上感覺很親切,像家人般共處。
坐在自己造的凳子上感覺很親切,像家人般共處。

「白天卸貨之後,這些木頭便無人管。有的會被垃圾車拖走。」靈機一觸,幾個人決定推鐵車將一堆卡板搬會回工作室,嘗試自己動手做傢俬。

他們每個禮拜有兩、三晚出動「打獵」。每次「掃街」,就將不同大小和顏色深淺的卡板,用小鐵車拖回工作室,逐塊起釘,切切鋸鋸,讓廢木起死回生,變成各種家具和文具。舊木再造帶出粗獷和率性的風格,造出來每一件都獨一無二。「完成第一件作品時,真是很興奮!」做第一張茶几時,連木工的用具還沒齊全,幾個人用手鋸了好幾個鐘頭,腰痠背痛,一個星期才做好。一段時間後,一批矮凳、茶几、桌子、CD架、書架完成了。朋友間口耳相傳,不久就有人買他們的家具,也有人特意訂造。

另一名成員Eqqus說,木有很強的可塑性,而且又隨處可見,有親切感。「我們撿廢木回來做傢俬,不是為了賣錢,更視為一種創作的機會,實踐一種設計理念。所以不用量產。」

「用過了,丟掉,立即去買新的,很多人都是這種態度。」Jianchi坦言,只靠廢木再生做傢俬,收支難以平衡。「一些人可能會懷疑是否耐用。香港人喜歡去連鎖店,方便又快捷。但我們並不旨在做大眾化市場。」

梁俊棋劉玉梅、葉漢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環境議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