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今日.明日 馬鞍山礦村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昨日.今日.明日 馬鞍山礦村

mos1_cover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國共內戰及新中國的成立,引發了一場大逃亡,大量農民和國民黨出身的軍人因逃避戰火而南下,並在馬鞍山這個在日治時期建立起來的礦村落腳,成為礦工一員。初時來港的礦工多是年輕人,精力充沛,為了討生活,別無選擇的當上了礦工,馬鞍山礦場成為難民解決生計的出路, 也成了他們的家,村中的一磚一板都是他們親手搭建:禾稈草、石灰、黃泥,手邊有什麼,就用上什麼,再簡陋也總算是個家。

mos_03
1971年的馬鞍山只是一處荒山野嶺,陸路交通還沒通行,出入只靠火炭何東樓的街渡接載,交通不便因此礦工也甚少出外。右下角是早期馬鞍山居民聚居的寮屋羣,圖中看到的天然海岸線,今日變作筆直的海濱大道。

家在心在, 馬鞍山村在全盛期曾經住了六、七千名礦工。當年還沒有電力供應,大家都是以大火水燈照明,水也是靠天然的導引山水而來。七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山頭只剩下數十戶,處處都是荒廢倒塌的泥屋,只剩荒草茁壯成長,對比馬鞍山下連綿的萬家燈火,顯得特別黯然、落拓。

歷史決定了一代人的命運。這條馬鞍山礦村,還有這些老去的礦工,卻也被歷史遺落在這個角落,自生自滅。

1950年馬鞍山礦石年產量達十六萬九千多噸,圖中的選礦廠每日吞吐大量礦石,運往山腳的碼頭上船。(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1950年馬鞍山礦石年產量達十六萬九千多噸,圖中的選礦廠每日吞吐大量礦石,運往山腳的碼頭上船。(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新市鎮的長足還沒來到馬鞍山以前,今日恆安一帶的位置,還是一片汪洋。(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新市鎮的長足還沒來到馬鞍山以前,今日恆安一帶的位置,還是一片汪洋。(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山上的寶藏

馬鞍山礦區擁有香港最多樣化的岩石礦物組合,儼如一個天然博物館。馬鞍山盛產鐵礦石,除了可提煉精鋼的磁鐵礦外,還有黃鐵礦、針鐵礦和鈣鐵榴石等具金屬特性的礦石,是香港唯一具工業價值的礦區,礦場生產的鐵砂,含鐵量達百分之三十二,全盛時期,年產高達十七萬噸精鐵砂。歷年來開採到的礦藏只佔總量三分一,餘下約三萬噸的礦石則長埋土地。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陳校長從櫃子裏掏出這箱人手製的礦石標本,是當時礦場員工送贈前任校長的禮物。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陳校長從櫃子裏掏出這箱人手製的礦石標本,是當時礦場員工送贈前任校長的禮物。
標本說明是化驗師的手抄本,十分珍貴,為了好好保存,陳校長只供學生翻看影印本。
標本說明是化驗師的手抄本,十分珍貴,為了好好保存,陳校長只供學生翻看影印本。
磁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也是提煉優質鋼材的必要成分。
磁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也是提煉優質鋼材的必要成分。

一個礦藏,建立起一個社區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 高樓林立的馬鞍山人口約有二十萬; 但誰會想到,三十多年前,馬鞍山只是個臨海的簡樸農村,寮屋處處,吐露港也比現在開闊得多,要出外也得靠渡輪接載,這片與世無爭的土地,卻因山上的礦藏起了變化:河流下游的大水坑河牀沉澱着烏黑的鐵沙,自二十年代起便吸引了不計其數的人前來尋寶,可多是無功而還。

1954年馬鞍山上的木屋地圖,不少已列為應拆除的建築。(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1954年馬鞍山上的木屋地圖,不少已列為應拆除的建築。(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本地唯一的工業礦山香港的礦藏量不多,只有安達臣道、石澳、藍地及南丫島石礦場,為本地的建造業提供石材。到了1941年的日佔時期,日本人才首次於馬鞍山發現了鐵礦和鎢礦,原本只住了溫姓人的沉靜山頭,一下子熱鬧起來,開礦初期就已僱用了1,500多名本地礦工,當時的設備非常簡陋,山路也十分崎嶇,為了把礦藏運下山,日本人向溫家村開出條件,若居民擔一百斤鐵砂下山,便能換得一斤米。曾於礦場工作的日本工程師小林隆之曾在《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一書中提到:「戰後日本鐵礦的藏量很少,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馬鞍山是個十分重要的礦源。事實上,於明治時期,日本已知悉馬鞍山乃一磁鐵礦,是東南亞地區一個重要的礦源。」

110輸礦隧道現已被石牆封口,礦洞積水及膝,但仍阻礙不了行山發燒友入內探險。
110輸礦隧道現已被石牆封口,礦洞積水及膝,但仍阻礙不了行山發燒友入內探險。

馬鞍山蘊藏的磁鐵礦,更是提煉優質鋼材的重要元素,永不生銹,商業價值高,當年是香港唯一一個工業礦山,而露天開採形式需要投入大量人手,正好吸納其時逃亡到港的難民。馬鞍山村跟港島摩星嶺的公民村,以至及後遷入的調景嶺村,都是當時由內地新移民構成的社區。礦工的日子雖然艱苦同時看不到前景,但總算能討到兩餐一宿,他們的出現也推動了山上的經濟活動,村內教堂外的街市街,每天也會引來西貢或沙田的商販叫賣,加上教會及學校的開辦,馬鞍山村便逐漸形成了一個小社區,正因過去的馬鞍山偏處一隅和交通不便,上下山也只靠一輛交通車,村民也都彼此認識,外人不易混入,因此村內治安良好,村民多夜不閉戶。但亦有礦工因逃到香港後再沒機會返家鄉,無親無故,加上生活艱苦,不少人也有酗酒、吸毒和嗜賭的問題。

香港文化博物館中的新界文物館,展出了當年在礦洞內找到的多件文物。(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香港文化博物館中的新界文物館,展出了當年在礦洞內找到的多件文物。(圖片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石油危機令礦場結業

當年礦場出產的礦砂,多出口至日本提煉,七十年代的中東石油危機,令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日本接獲製造運油船的訂單大減,因此不再向礦場購買礦砂,礦場也被迫停業,部分礦工被遣散到沙田馬場或地下鐵的地盤工作,也有選擇留下來終老的人。礦場結束之時,他們多已五十來歲。而歷年來開採到的礦藏只佔總量的三分一,餘下約三萬噸的礦石,則長埋土地,今時今日只要細心尋找,偶爾還是會在路上找到這些具有磁力的礦石,聽說同樣大小,磁礦石卻比一般石頭重。

礦場歲月雖已結束,但馬鞍山村的故事,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還在山谷中低迴。

今時今日,只要帶着磁石上山,還能找到不少黑亮亮的磁鐵石。
今時今日,只要帶着磁石上山,還能找到不少黑亮亮的磁鐵石。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