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衣櫃,大抵充滿着不同品牌的成衣,然而總有幾件是自己的心頭好,百穿不厭。能造出一件受買家賞識的衣服,是對時裝設計師的一個莫大肯定。當衣服穿在人身上,他們的創作就頓時被賦予了生命力,一舉手一投足,都影響着穿著者的氣質和形象。因此,要做一個出色的時裝設計師,終究還是離不開「人」。
何朗心(Juliette)和鄭栢朗(Dexter)是2018年「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的得獎者,憑藉贊助,他們決定於2019年越洋到英國的倫敦藝術大學攻讀時裝設計學碩士,一圓各自的時裝設計夢。兩年後,學成的他們已計劃好一步一步實踐自己的理想。
Juliette和Dexter為時裝設計學院和服裝及紡織系的畢業生,到外國進修時裝設計,是兩人的夢想。Dexter本打算先工作幾年,存點錢再到外國讀書;雄心壯志的Juliette則是自修讀時裝設計起,便視入讀倫敦藝術大學為目標。直到他們參加了「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並成了得獎者,便打開通往夢想的大門。
以人為本的設計
起點不同,兩人卻殊途同歸,一同入讀倫敦藝術大學。自言「Dream Come True」的Juliette認為,讀時裝設計本來就是一件奢侈的事,幸而有家人支持,這次更獲得入讀「dream school」的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並選擇修讀表演服裝設計學,以善用她天馬行空的想法。Dexter則欣賞大學以現代風格為教學方向和切入點,並修讀男裝設計,他覺得男裝的發揮空間大,因為「男裝變成unisex(中性衣服)的機會較高」。
兩人的初衷簡單、純粹,一年多後回望,最大的得著和啟發非來自學術知識,反倒是與不同人交流相處之後,從他們身上學到的設計精神。具體一點說,就是他們在構思、設計、製作到成品誕生等不同過程上,從思維到心態都有了改變。
鍾情高檔時裝和手工精品的Juliette熟悉縫紉和剪裁技巧,也因為這樣,她直言以往只會重視成品是否漂亮、「present到自己」。然而Juliette在英國的朋友各有專長,在建築美學、品牌建立等範疇上都給了她不一樣的眼界和啟發。她意識到,比起成品,好的意念和構思更能做得好、做得成功,因此她現在更重視設計中的邏輯和創意思維,過程猶如打造一頓高級料理一樣,需要用「心」,成品方會好。
就在今年,Juliette設計了名為《Homeshell》的新品。疫情期間,人人都留在家中度日,「家」成了一個特別重要的空間。因此,《Homeshell》既是一襲帶有古典風韻和設計的長裙,也能變成一個流動式居住空間。從人的生活出發,這件作品糅合了時裝、建築學及產品設計等多元概念。
讓設計說故事
無獨有偶,Dexter在英國這段時間感受最深的,同樣也是自己與外國人在創作過程上所執着的區別。在Dexter的舊有思維,款式就是決定一件時裝品是否出色的首要條件,因此下筆畫圖總是他設計的第一步。也許你會反問,圖樣展示衣服的樣貌,不就是時裝設計最重要的一部分嗎?其實畫圖只是將設計師的意念化成圖像,前期的構思和研究工作才是最花時間,並奠定作品水準的重要過程。
Dexter解釋,在英國,很多時裝設計師都會花大量時間在設計的原型(prototype)上,包括進行多番試驗和改良,直至滿意。他亦發現,要說服別人生產自己的作品,懂得為自己的品牌說故事才是最重要。Dexter還記得在他工作的地方,設計樣板統統被妥善收納在一個箱子裏,反之貨品只隨處安置在地上,可見外國人對設計概念和故事的珍視。
這些經歷宛如一個啟示,讓Dexter重新檢視自己的工作方式。現在單是前期的資料蒐集和構思工作,便佔了整個設計過程的九成時間。對他而言,更重要是服裝穿在人身上後的模樣,因此以往最先着墨的設計圖樣,會待到構思成熟,甚至在正式生產前的一個月始動工,確保從布料、設計到造工,都是理想中的模樣。
談到未來,兩人都計畫了一個大概。希望嘗試更多的Juliette認為自己在構思和品牌設計上的能力不俗,因此也不是非做時裝設計師不可,有機會的話可考慮當創意總監或品牌管理相關的工作。Dexter則正等待7月推出自己的品牌,更想過當一切穩定下來,事業發展成熟後,可嘗試教書。記者有點詫異,他笑着補充,最重要是擁有自己的品牌。在英倫遊學過後,兩人沒有確立一道發展事業的方程式,反倒是更了解自己,在創作路上更踏實地出發。
關於「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旨在嘉許18至35歲具創意的香港設計師及設計畢業生,培育香港設計人才,得獎者有機會獲財政贊助高達五十萬港元,遠赴海外著名設計公司工作 6 至 12 個月,或到設計院校進修6至18個月。新一屆獎項現正接受報名。
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6月28日
網上報名:ydta.dfaawards.com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