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董啟章
熱門文章
董啟章
Ghost on the Shelf
ADVERTISEMENT

鬼滅神話學

16.04.2021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上次談到《鬼滅之刃》的人鬼大戰其實是小孩與大人對決這個看法。以年輕人負起世界重任這一點,看似沒有什麼出奇。戰後日本漫畫就是從這樣的設定出發,且看從《銀河鐵道999》到《阿基拉》到宮崎駿的大部分動畫主角,幾乎沒有不是少年男女的。這和西方動漫中的成熟大人超級英雄完全不同。

少年日本的形象,可以說是戰後日本重建者(但也同時是反抗者)的形象,但這形象至今不改,除了因為動漫以少年觀眾/讀者為消費對象之外,也肯定還有集體潛意識的動力所驅使吧。《鬼滅》的時代背景設定在大正時期(1912-1926)也富有意義。如果明治是現代日本的童年期,而昭和是成年期的話,夾在中間的大正就是它的少年時代了。大正是一個高度現代化和西化,甚至是世界主義(cosmopolitan)的時代。這一點表面上沒有很鮮明地在《鬼滅》中反映出來。除了初段發生在東京淺草的一幕、無限列車篇的火車場景,以及最後無限城之戰把無慘從異界驅回地面的城市,漫畫大部分場面都發生在山林、村落和鄉間小鎮,感覺幾乎跟古代沒有兩樣。可是大正時期所代表的現代性,依然處於漫畫的核心,其中的兩個主要元素,是科學和人文主義精神。

2736dung1
圖片由作者提供

《鬼滅》絕對不是一部靈異或怪談作品,裏面的鬼雖然擁有稱為「血鬼術」的強大力量,而鬼殺隊的柱也擁有超乎常人的武藝,但是沒有任何一項能力是不能解釋的魔法所致。雖然那些能力(例如所謂呼吸法)的解釋都是誇張的、天馬行空的,但仍然是依據科學精神的,時常還輔以類似醫學圖解的東西來說明。所以,與其說鬼舞辻無慘是傳統意義下的妖怪,不如說他是一個科學怪人,是通過人類的科學實驗錯誤製造出來的怪異生物。他手下的眾鬼也如是。《鬼滅》不是神怪漫畫,而是科幻作品。

最終對付無慘的方法,也是科學。向善的女鬼珠世採集鬼的血液,在實驗室中苦心研究出消滅無慘的藥物。無慘之所以被打敗,並不是由於劍士們的圍攻,而是因為他中了珠世的毒,而無法成功自我分裂。鬼始於科學,也終於科學。(順帶一提,無慘死前化為一個巨嬰模樣的怪物,讓我想起《阿基拉》中鐵雄因為超能力失控而變成的樣子。我猜想吾峠呼世晴在這裏是想向大友克洋致意。)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伴隨着科學的是人文主義精神,也即是對人的價值和能力的絕對推崇。鬼代表的不是超自然的惡,或者外在的邪神,而是人類本身內在的負面因子。這些負面因子最終也會為正面因子所克服。鬼們不止一次嘲笑人類,說自己幾百年來作了那麼多惡事,也沒有受到神佛的懲罰,可見世界上並不存在主持正義的天德。一切都是世俗的實力的比併。鬼殺隊也同樣堅信,消滅鬼這股邪惡力量,不能依賴神力和報應,而是要靠人自己的一雙手。《鬼滅》的思想是徹頭徹尾地人本的。

更為人文主義的是,漫畫呈現出人的內在複雜性,也即是善惡的自我鬥爭。作者不但相信善的終極勝利,也對惡表示寬恕和憐憫。之前說過,鬼本來都是人,是由人變成的。除了始祖鬼無慘,其他鬼都有自己的悲慘過去。沒有人一開始就想當鬼的,很多時是因為被迫得走投無路,成為社會的受壓者、零餘者、失敗者,才變成鬼作出報復。這些鬼縱使後來作惡多端,但在臨死前自道身世時,都令人流下同情的熱淚。

也有另一種情況,有人是因為想變強而當上鬼。這通常發生在高級劍士身上,因為不甘心武藝高強的自己會衰老和死亡,也不甘心因為肉身的局限而打不過鬼,所以便抵受不住無慘的誘惑,投身成為他的手下。十二鬼月之首上弦之壹黑死牟,本來就是最強劍士繼國緣壹的哥哥,使用月之呼吸的劍士。他因為嫉妒弟弟的武術天賦,而決心成為鬼。上弦之叄猗窩座和炎柱煉獄杏壽郎大戰之時,因為欣賞對方的劍術,亦多次試圖說服對方放棄人類的肉身,加入自己的陣營。杏壽郎堅決拒絕,力戰而亡。

關於人鬼之辨,《鬼滅》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設置。幾乎所有的柱(以至於鬼殺隊的所有成員),都是社會上的棄兒或者邊緣人。(炎柱為劍士世家,是少數例外。)他們不是被鬼殺害者的後代,就是在童年受盡欺凌、排斥和折磨的人,都是被正常社會所摒棄者。以這樣的背景,他們理應充滿怨恨而成為鬼,向世間報復。但是,這些單純的年輕人卻義無反顧地選擇成為保護人間,清除惡魔的劍士。並不是說他們是聖人,他們很多都有性格上的缺憾,但他們卻能保持精神上的純潔。(唯一性格接近完美無瑕的是炭治郎,但他也不是聖人,而是赤子。)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所以說《鬼滅之刃》雖然動用了豐富的日本傳統文化資源,但它的世界觀其實是源自現代西方的人文主義和科學精神。大正時期的指標在這裏發生作用。

精神分析師河合隼雄曾經就日本的神話、傳說、物語和民間故事作出分析,疏理出「日本人的心」,也即是日本人的精神結構—中空結構。關於中空結構,我們留待另文再說,但《鬼滅》在各方面都不符合這種傳統精神結構,很明顯是西方現代文明孕育出來的產物。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按照河合的方法,通過這部作品去解讀當代的「日本人的心」。神話並不一定是遠古的先祖故事。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建立自身的神話。《鬼滅之刃》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處於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神話建構裝置。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