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專欄
于逸堯
Share
所有專欄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于逸堯
一菜一路
1
...
8
9
10
11
12
...
13
專欄
2017.01.03
于逸堯專欄:素未謀面(四)──無肉無求
素食近年成為社會上的另類新潮流,當中肯定有不少西方生活態度的影響滲於其內,也跟一般性的健康飲食有關,甚或是應對我們面對環境危機的一種理性反應。但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素食其實一直是其中一種飲食方式。雖然中式的素菜,很可能在味道上歷史上種類上和流行程度上,還沒法比得上印度素食文化 ...
于逸堯
素食
專欄
2016.12.28
于逸堯專欄:素未謀面(三)──無肉不歡
在有關「好吃」與「吃得好」的說法和概念之間,那種因為不知不懂而來的混淆不清,是食味偏見的始源。然而,如此隻言片語,是不容易把這個我個人覺得最普遍的錯誤認知說得清楚明白的。世人對何謂「美食」的概念,除了因為舊有文化背景根深蒂固的影響之外,還有現今社會用來操控一般懶於思考依賴資訊 ...
于逸堯
素食
專欄
2016.12.17
于逸堯專欄:素未謀面(二)──好吃與吃得好
我們對何為「好吃」的定義,着實是一個極富趣味性和啟發性的課題。自從我投入了有關飲食文化的寫作工作以來,身邊多了很多密切和不密切的,以及介乎兩者之間的親戚朋友,開始不斷向我傾訴他們吃飯的經驗和看法。當中說得最多的,肯定是什麼地方的東西好吃什麼地方不好吃。有人認為好吃得天上有地下 ...
專欄
2016.12.11
于逸堯專欄:素未謀面(一)──用思想吃東西
不知由何時開始,我們有了不吃肉不行這一個飲食概念。其實不得不吃某樣東西這想法,絕大多數時間都跟被人認為不吃不行的那樣食物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同樣情況,也在不吃某些東西的想法中存在着。即是說,有些人終生覺得自己不吃米飯不行,但其實身體功能消化系統並不會因為不吃米飯而壞掉,更不會因 ...
專欄
2016.12.04
于逸堯專欄:味爭(四)──人間煙火
今天無處不在,而特別強大地寄居於大家手提電話內的社交媒體網路,可以說是衍生「炫耀消費」這種文化的催化因子。先來的是自拍──別以為自拍只是自戀傾向的症狀,當自拍在社交平台上成為了風潮,每一張自拍照,都是一個商品化的實險。商品就是自己的「顏值」,價值是按讚的數目,收入就當然是虛榮。 ...
于逸堯
專欄
2016.11.26
于逸堯專欄:味爭(三)──文字對圖像
相機先吃這回事,本來是我們希望用具象的方式,留下美好回憶之餘,亦能和其他人分享的一種善良意圖。從前的飲食資訊,也不是絕對沒有圖片的,起碼在照相機普及了以後一直到現在,印刷媒體都有把菜餚的影像刊登出來,給讀者們沒香沒味也有色的一種交代。不過,深入的飲食資訊,依然是以文字為主。後 ...
于逸堯
專欄
2016.11.19
于逸堯專欄:味爭(二)──相機先吃
我是個完全不善於宣傳自己的愚者,也甚少在文字言語間有意無意自誇一番。這絕非因為本人謙虛,卻是因為性格不好,為人總是不老實,說話諸多計算而已(其實無意的自誇可能還是有的,只是說時自己也懵然)。但當談到食物攝影,或者正確點說,是「相機先吃」這個今日舉世風行的習俗,就請容我自誇一次 ...
Instagram
于逸堯
相機食先
專欄
2016.11.12
于逸堯專欄:味爭(一)
吃東西,究竟是否一種藝術呢? 飲食是文化、是藝術這種說法,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可以解讀的角度和意義,其實已經甚為繁複和扭曲。自茹毛飲血的洪荒年代起,飲食一直是人類作為生物物種之一,跟其他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體一樣,無時無刻都在處理和關注的一件事。吃,就是推動我們不斷向前的最原始動 ...
于逸堯
專欄
2016.11.05
于逸堯專欄:掛爐說(三)
之前說過有關念力的事,其實是這樣的。托這個專欄和其他「寫作地盤」的福,在過去幾年間,我有幸與不少香港著名的或低調的食家們邂逅。他們對食物和餐廳的知識經驗,給了我不斷從他們身上學習的難得機會。所以,有時候我想起了些什麼不明白的東西,自己在網上查證不到、解答不到的話,便會找機會去 ...
于逸堯
專欄
2016.10.29
于逸堯專欄:掛爐說(二)
上期談及「燒腩仔」,講到它和燒肉是兩種很不同的出品,因為在製作過程上,兩者的概念和工序其實是南轅北轍。那麼「燒乳豬」又如何?
于逸堯
專欄
2016.10.22
于逸堯專欄:掛爐說(一)
在談正題之前,先想講一下最近剛發生了的一樁,令我感受到奇妙人生真箇奇妙的奇妙事。事情確是有點一廂情願地超現實和虛幻的;但其實,看穿了也只不過是一般常見的事有湊巧而已。理智地去想一想,便知道絕對沒有沾上什麼怪力亂神,也不是任何形式的應許或旨意。只是我們一般人,自小便願意相信小說 ...
于逸堯
專欄
2016.10.15
于逸堯專欄:醍醐難灌頂(五)
日本是個乳酸飲料的聰明商人。其實日本在幾乎一切她涉獵的商品行銷事務上,都表現出令人折服的聰明才智。她的其中一個強項,就是把一些固有的事物,從用家角度將其變成有趣而又易於消費的新品種,然後精準地包裝再推出市場。由「益力多 Yakult」到「可爾必思 Calpis」,日本企業家的商業頭腦和眼光 ...
于逸堯
醍醐難灌頂
1
...
8
9
10
11
12
...
13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