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專欄
朱漢强
Share
所有專欄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朱漢强
再見垃圾桶
1
...
8
9
10
11
12
...
15
專欄
2019.11.14
朱漢強專欄:傷心玻璃樽
攝影:譚志榮 怎會想到,香港「催」煙處處,火魔法橫飛? 友人說起,全港一千五百個玻璃樽回收點,也許已成為製作汽油彈的素材補給站;我則好奇,火魔法亂舞,可會影響玻璃樽回收量?譬如說,可會有哪款玻璃瓶因為較適合做火魔材料,而添了一個「回收再用」的出路? 對於這個「純學術交流」,臉友 ...
朱漢強
專欄
玻璃樽
專欄
2019.10.31
朱漢強專欄:騙人的綠色三角
網上圖片 這個綠色的三角形標誌,騙了大家近五十年。 這符號全球可見、深入民心,媲美可口可樂和Nike的商標;見着它,大家就知道要回收了。而創作它的Gary Anderson在1971年,也抱持這個想法。 1971年,美國的紙箱包裝公司Container Corporation of America舉辦學界回收標誌設計比賽,並以得獎作品 ...
朱漢強
專欄
回收
專欄
2019.10.17
朱漢強專欄:警察full gear,清潔工No one hear
攝影:譚志榮 謎面:前線誰最缺裝備? 謎底:前線清潔工 催淚彈「放題」下,清潔工人職工會調查發現,七成受訪清潔工在工作期間聞到催淚煙,三成感到眼澀,兩成氣管不適,有人皮膚痕癢。更傷的是,工人缺乏保護裝備。 缺裝備是什麼意思?日常工作,清潔工有獲發普通口罩;現在警方使用催淚氣,僅小 ...
朱漢強
專欄
警察
專欄
2019.10.03
朱漢強專欄:攤在陽光下的企業環保責任
圖片:法新社 海洋每年被迫吞食800萬公噸塑膠垃圾,這些究竟都是什麼廢物?多得全球淨灘活動累積的數據,讓大家知悉十大海洋垃圾包括煙頭、膠樽、膠袋、膠樽蓋、飲管、發泡膠餐具等等。 然而,若果我們對海洋垃圾的印象就此打住,難免被這膠樽、膠袋、甚至煙屁股等空泛名詞限制了想像,無法鑽深一 ...
朱漢強
專欄
環保
專欄
2019.09.19
朱漢強專欄:最難打的埋身環保戰
網絡圖片 要成功游說官員、企業做環保,並不容易;但長年觀察下,發覺更難推動改變的對象,很多是家人,甚至枕邊人。 不是說家人特別頑固,而是批評官員、企業,或者路人甲不環保,對方無動於中也就罷了,家人日對夜對,勸不動難免面阻阻。 利申,這方面我和太太理念相近,賢內助更多時候比我綠, ...
朱漢強
專欄
環保
專欄
2019.09.05
朱漢强專欄:千秋萬世的賭注
推荐HBO甚獲好評的劇集《切爾諾貝爾》(Chernobyl),此劇重塑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災難,在虛虛實實之間,甚有警世意味。劇中講述核電廠出事不久,有高官輕率地聲稱災場輻射與照X光檢查的影響差無幾,殊不知正如熒幕中的核專家所言:「每一顆(電廠洩漏出的)鈾原子,等同子彈一樣危險」。
朱漢强
專欄
Chernobyl
專欄
2019.08.22
朱漢强專欄:發夢見到……希望
聽朋友說夢,很荒誕。 夢中她有敏感症,還是很少很少聽過的塑膠敏感,只要觸碰到塑料製的餐具,就會很不舒服。 你一定會問,生活中任誰都擺脫不了塑膠,此人豈不敏感難耐?然而,發夢就是發夢,犯駁是必然的,哪來那麼多連戲? 回到夢境,當事人要坐長途機,總得用餐,但飛機餐都用上塑膠器皿。這 ...
朱漢强
專欄
專欄
2019.08.08
朱漢強專欄:婆婆不見了
上班出地鐵,總是在出口遇上收集免費報紙和紙皮的婆婆。婆婆也是我掌握廢紙行程的情報員:聊到去年聖誕前每公斤1.5元的回收紙價,她喜上眉梢;過年後紙價跳岸式插水,她眉頭深鎖。到近日,價格下挫至4角,婆婆不見了。
朱漢强
專欄
拾荒
專欄
2019.07.25
罵人也請照照鏡子
*人均廢物製造量公式:(廢物棄置量+回收量)x365日 / 人口 資料來源:《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7年 圖片來源:Verisk Maplecroft網站 起題的話,這篇文章可以叫─《美國:人均製造最多垃圾的國家》。 美國人一直被定性為「洗腳唔抹腳」的大嘥鬼,全球風險評估公司Verisk Maplecroft剛發表的《 ...
專欄
2019.07.11
提防環保郎中
圖片:法新社 嘢唔可以亂食,環保,都唔可以亂講。 慳水洗衣機若果好嘥電,算環保洗衣機嗎? 慳電膽用唔少重金屬水銀,叫唔叫環保產品? 有海鮮標榜養殖場不用抗生素、不破壞珊瑚礁,但從十萬八千哩外運過來,碳足印高到無倫,又稱得上是環保海鮮嗎?倒過來說,低碳海鮮也不一定代表可持續。 ...
專欄
2019.07.02
朱漢強專欄:執垃圾與民主法治
有次在郊野執垃圾,遇上在路邊歇息的大媽。 大媽操普通話:「也幫我帶走垃圾吧!」說時手一伸,把用完的包裝袋遞過來。 我答:「不好意思,我在清理山徑垃圾。不遠處有垃圾桶,你可以自己拿過去,或者帶下山,盡公民責任。」 大媽創意無限地說:「我不想拿過去,不如我掉在地上,你再撿走。」 我很 ...
朱漢強
專欄
專欄
2019.06.19
朱漢強專欄:香港特產:怡寶膠樽?
在網上徵集怡寶膠樽,換來一堆黑人問號。原因之一,是不知怡寶為何物。 也難怪,這個內地樽裝水品牌絕少在本港發售,可是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過去一年四十三次淨灘撿到的廢飲品膠樽,十居其二(17.7%)由怡寶出品,總計一千四百零八個。若以所有能辨識品牌的八千一百二十八個膠樽做基數,那麼印上簡 ...
朱漢強
專欄
塑膠垃圾
1
...
8
9
10
11
12
...
15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