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焦點
社會
藝文
設計
飲食
專欄
健康
教育
時尚
創活
影片
專欄
編輯點滴
Share
所有專欄
我的收藏
所有收藏
編輯點滴
1
...
2
3
4
專欄
2020.08.13
【Editor’s Sharing】不時儲備
食物真空包裝,解凍、翻熱便可吃,最啱懶得煮的人,如我。 元朗黃油潮式凍烏頭( $128)、辣酒煮花螺 ($88)、川味麻辣豬大腸 ($68)。(李浩賢攝) 不知從何時開始,「雪櫃常滿」竟成了普羅大眾彼此間互相的祝福。 這大半年來,柴米油鹽醬醋茶,固之然要有;其他如即食麵、午餐肉、罐頭粟米湯 ...
專欄
2020.08.07
【編輯點滴】 歐威爾的另一面 亂世讀《Why I write》
最近抱着求道的心態讀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的《Why I write》(我為何寫作)。這是一本薄薄的小書,集合了歐威爾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撰寫的四篇英文散文。雖然他所寫的都是久遠的議題,但其見解和感受,在大半世紀後的今天讀來,卻毫不過時。尤其是我作為記者。
編輯點滴
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專欄
2020.08.07
【編輯點滴】看着時間流動
疫情肆瘧,待在家的時間多了。家中客廳有一款黃色的TWEMCO翻頁鐘,是新居入伙時買的。平常只道是裝飾,但這段日子我就在「啪嗒」的響聲中度日如年,每小時揭一小頁,感覺在看着時間流動。
TWEMCO
翻頁鐘
時間流動
專欄
2020.06.23
承載力量的相集
順着頁碼把攝影記者陳朗熹的相集《無以名狀的力量》捧讀一遍,由書序文學作家董啟章撰寫這位廿六歲小伙子的一雙「鐵腳」開始——他說,這位攝影記者每次在抗爭現場走上數萬步,其腳骨力不是來自跑新聞的久經訓練,卻是因他曾經終日投閒置散、無所事事。
陳朗熹
無以名狀的力量
攝影記者
專欄
2020.04.03
獨留家中的婆婆——動物學家珍古德
全球大流行令一年有三百天都在世界各地演講的動物學家珍古德終於停下腳步來。 八十七歲的她,跟我們一樣,獨自留在家中,與人保持社交距離。 年前,記者曾採訪這位專誠來港為黑猩猩發聲的婆婆,見過她步履如飛地跑演講,見過她乘車子時疲憊倦怠的樣子,還見過她那獨門的開聲秘方,以威士忌來鬆弛氣 ...
動物學
珍古德
編輯點滴
專欄
2019.12.12
原來,再多的儀式,也是徒然
年初,家中一個長輩離世。我與她並不親近,礙於禮節還是要出席喪禮。一整晚下來,幸好還有金銀元寶可摺,苦中作樂。
周梓樂
獨立調查
反送中
專欄
2019.09.20
有種堅持,叫記者
這數月,不斷升溫的社運事件,示威者與警察,壁壘分明,游走其中,還有手拿相機、攝影機,身上只配備頭盔、口罩、反光背心一直往前衝的前線記者們。
編輯點滴
看見生命的火花
德國
專欄
2019.03.13
不喧鬧的手作殘荷銅器
銅不生鏽,卻有個自我防衞機制,氧化只為自己添一襲保護衣,無毒且不易剝落。銅是性格小生,打磨得宜可以閃閃發亮,火燒又能釋出無法預知的斑駁幻彩。
銅器
工匠
手作
專欄
2019.03.11
長洲人的酸種麵包
近年興起一個說法:要吃好麵包,就吃酸種麵包。不過,這種沿用古法以空氣和澱粉質來培養天然酵母菌、免除各種化學添加物製造出來的麵包,在坊間並不容易找得到。
長洲
社區
酸種麵包
1
...
2
3
4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