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派對的權利 電子音樂與LGBTQ羣體、東西德融合、愛與和平有何關係? 從石牆暴動說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舞舞舞吧!香港地下電子音樂派對圖景

捍衛派對的權利 電子音樂與LGBTQ羣體、東西德融合、愛與和平有何關係? 從石牆暴動說起……

30.01.2024
劇照、網上圖片
3

美國黑人同志譜寫DISCO文化

在六十年代的美國,身為一個同志很難;身為一個黑人同志,更難。在同性戀傾向被視為病態、同性性行為在大多州份皆屬違法的年代,同志酒吧就是邊緣社羣唯一可安全表達自我及享樂的場所。美國警察經常藉詞登門騷擾及拘捕。一九六九年,警察突襲紐約同志酒吧The Stone Wall Inn並拘捕顧客,但社羣們聯手反擊,向警方丟石頭,引發「石牆暴亂」事件,結果成為同志解放運動的里程碑。

接下來的七十年代,紐約的LGBTQ+社羣沉浸在狂歡的解放氣氛。同志舞廳席捲全城,多個頂尖的DJ如Francis Gasso、David Mancusso在地下、地上的舞廳,辦過連場縱情熱舞的派對,讓Disco跟黑人音樂畫上等號,也讓電子合成器節拍與DJ mixing技巧成為電子音樂關鍵的推動力量。

紐約七十年代受小眾羣體歡迎的Disco The Gallery。(電影《I Was There When House Took Over The World》劇照)
紐約七十年代受小眾羣體歡迎的Disco The Gallery。(電影《I Was There When House Took Over The World》劇照)

一九七九年,底特律的一名喜愛搖滾的白人電台DJ Steve Dahl 不屑當時大熱的Disco音樂,並發起”Disco Sucks!”行動,結果造#成一次一邊集體焚燒Disco唱片、一邊大喊”Disco Sucks!”的暴亂。同年,Disco唱片的銷售量大受影響,大降11%。不過,Disco不死。七十年代末,黑人跳舞音樂在芝加哥再次復活——搖身一變成為House music。以書寫電子音樂史聞名的英國記者Simon Reynolds寫道:「芝加哥House音樂是從雙重排斥(Double Exclusion)之中誕生。不僅是黑人,而且是黑人及同性戀。」House音樂的先鋒DJ Frankie Knuckles所長駐、名為the Warehouse的club,其觀眾就差不多全是黑人同性戀社羣。

英國的第二次SUMMER OF LOVE

八十年代末起,英國年輕人佔領廢棄工廠舉辦rave,成為風潮。(電影《Beats》劇照)
八十年代末起,英國年輕人佔領廢棄工廠舉辦rave,成為風潮。(電影《Beats》劇照)

八十年代末,英國經濟衰退,大量人口失業。當時首相戴卓爾夫人鼓吹企業主義,減少國家福利,鼓勵人們靠自己賺錢,希望創造出一個個人化的社會。與此同時,不滿的青年開始佔據廢置工廠或空地,以跟政權迴異的DIY精神辦起徹夜派對;加上一九八七年迷幻藥(Ectasy)以派對藥物形式席捲英國,在Acid House電子音樂的變異扭動聲效加持,一股前所未見、結合自由派對(free party)、佔屋運動(squat movement)與自己幹(DIY)的青年次文化逐漸成形,是為Rave文化的伊始。當時社會提倡務實的個人主義,Rave則反其道而行,其口號PLUR為Peace(和平)、Love(愛)、Unity(連結)及Respect(尊重),打破階級及種族限制,被稱為「第二次愛之夏」(第一次愛之夏是一九六九年的嬉皮運動)。
Matthew Collins就曾在其著作描述在英國的Acid House派對中,本為宿敵、以前一見面即打架的不同球會足球流氓(Football Hooligans),竟在大愛的派對氛圍裏擁抱共舞。

進擊的派對文化

隨着rave文化興盛起來,英國政府也隨之大力打擊。秘密地下派對的搞手跟警方展開多場貓捉老鼠的追逐戰。一九九○年,英國Gildersome舉辦的Love Decade Party被警方突襲並大規模拘捕,一共八百多人被捕,是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拘捕行動之一。

Free party組織帶同流動音響系統穿州過省,舉辦免費派對。(網上影片截圖)
Free party組織帶同流動音響系統穿州過省,舉辦免費派對。(網上影片截圖)

一九九四年,英國落實刑事司法以及公共秩序法案(CJB),列明任何人企圖在開放空間播放重複節奏的行為為違法,並賦予警方軀逐權力。派對人民羣起而反抗,組織遊行抗議因法案而將擴大的警權,捍衛派對之權利;同時亦繼續佔領廢棄空間舉#辦自由免費派對(free party)。與此同時,rave文化逐漸被收歸馴化成夜店。一眾具強烈反資本化意識、帶着流動音響系統的派對組織,轉向地下、甚至在歐洲各地遊牧流浪,繼續弘揚free party的精神。著名的組織如曾舉辦連續六天不間斷的派對的Spiral Tribe、曾於正被戰爭蹂躪的薩拉熱窩舉辦派對的Desert Storm Sound System,以及Exodus。Exodus具基進政治思想,會把派對收入投入自力救濟計劃,又曾佔領廢棄建築,將它們改造成社區與住宅合作單位。

推倒心中的圍牆

Tresor東西德融合後柏林第一間誕生的Techno club。
Tresor東西德融合後柏林第一間誕生的Techno club。

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柏林圍牆倒下前,德國DJ Dr.Motte在柏林街頭舉辦電子音樂派對Love Parade,以音樂與舞蹈宣示愛與和平。想不到數個月後,圍牆真的就此塌下。柏林的前東德地區意義被掏空洗盡,靜待灌注。人們湧進政權撤離後的廢棄工廠、防空洞、地窖,飢渴地覓獲新的文化與視野。「起初人們對於東西德統一感到興奮,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兩地人民之間仍存在許多矛盾。在電子音樂派對中,衝突比較少見,因為每人都被新的音樂、運動、派對與可能性所淹沒。」記載柏林電音口述史的《家族之聲》(Der Klang der Familie)作者Felix Denk受訪時說。

東西德融合後的第一間Techno club、至今仍然生龍活虎的Tresor,當時就是由東、西德人一起合作營運。書中受訪的同志社羣及女性亦表示難得地在Techno club裏,感覺到免受騷擾及歧視的自由。書中亦有受訪者回憶,在Techno音樂面前,人人身份平等,一起縱情享樂。東西柏林的階級、政治、貧富、種族等差距,不知不覺地在工業重拍之中,變得不再突兀。電子音樂派對Love Parade也愈來愈受歡迎,人數也從起初的數百人增長到突破百萬,直至二◯一◯發生釀成二十一人死的人踩人事故,方告終止。直至二◯二三年,派對易名為Rave the Planet,重現街頭。

為甚麼「EDM」令部分DJ嗤之以鼻?

「EDM」雖是電子跳舞音樂 (Electonic Dance Music)的統稱,但其實此詞在二◯一◯年後才被廣泛應用。「EDM」一詞,由美國音樂業界及媒體創造,用來形容當時在美國廣受歡迎的商業電子舞曲的名詞,代表DJ如David Guetta、Avicii、Calvin Harris等。不少電子音樂愛好者都認為EDM跟其他電子音樂截然不同,前者比較商業化、格式化,比較迎合夜店口味而不是樂迷喜好。

深入介紹電子音樂文化的書籍及小說。(左起)Simon Reynolds的Generation Ecstasy、George McKay的《自己幹文化:派對與革命》、Maathew Collin的《Altered State: The Story of Ecstacy Culture and Acid House》、Matthew Collin的《Rave On: Global Adventures in Electronic Dance Music》及Irvine Welsh的《Rave》。
深入介紹電子音樂文化的書籍及小說。(左起)Simon Reynolds的Generation Ecstasy、George McKay的《自己幹文化:派對與革命》、Maathew Collin的《Altered State: The Story of Ecstacy Culture and Acid House》、Matthew Collin的《Rave On: Global Adventures in Electronic Dance Music》及Irvine Welsh的《Rave》。

電子音樂主要曲風

House
BPM(BEAT PER MINUTE):
約115-130之間

代表人物:
FRANKIE KNUCKLES、RON HARDY

Trax Records是大力推動 House音樂的唱片廠牌
Trax Records是大力推動
House音樂的唱片廠牌

House的名字源自芝加哥一間名為the Warehouse的同志夜店,七十年代末,由DJ如Frankie Knuckles、Ron Hardy等人在Disco的基礎之上,配上電子合成器的元素及節拍發展而成。熱愛#House音樂的香港DJ Jayme說,「有人說House是Disco’s Revenge,它披着House的外皮,但其實個spirit跟Disco好相似,有gospel(福音音樂)的影子」。他認為相對techno,House予聽眾的感覺較溫暖及舒服。到八十年代中,不少製作人嘗試以TB-303 Bass Line合成器,造出變形扭曲的聲效,開創出Acid House的新風格,後來更傳至英國形成了風行整個九十年代的rave文化。
Techno
BPM:

約120-150之間
代表人物:

Carl Craig、Jeff Mills、Richie Hawtin、Silent Servant、Ellen Allien、Nina Kraviz

來自底特律的傳奇Techno廠牌Underground Resistance
來自底特律的傳奇Techno廠牌Underground Resistance

八十年代中,三個居於前汽車工業重鎮底特律的黑人青年Juan Atkin、Derrick May及Kevin Saunderson,受德國傳奇電子組合Kraftwerk影響,開始以合成器和鼓機試驗電子聲音效果,又結合黑人音樂如Jazz、Funk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具未來感和科技感的音樂風格Techno。電子音樂文化逐漸蓬勃的柏林,也深受Techno曲風影響,並常邀請底特律的DJ駐場打碟,因此也漸漸取代底特律成為世界Techno首都。喜愛打Techno的Dj Kate說:「Techno特色是造成一個氛圍令你進入了之後不斷重複,在裏面搞一些很微小的變化,做一個flow出來。」

Trance
BPM:

約120-150之間
代表人物:

Armin Van Buuren、Aly & Fila、Giuseppe Ottaviani、John O’Callaghan

大量來自歐美的嬉皮及藝術家到印度果阿居住後,發展獨特的GOA Trance音樂 (Vyacheslav Argenberg@wikimedia commons)
大量來自歐美的嬉皮及藝術家到印度果阿居住後,發展獨特的GOA Trance音樂 (Vyacheslav Argenberg@wikimedia commons)

Trance一詞有出神、迷幻的意思,也是於八十年代興起的一個電子音樂子分類。Trance利用層層音色的混合,以節奏不斷地遞進或釋放,旋律亦較常重複,所以有較長的情緒鋪墊與情緒提升階段。除英國、德國以外,印度果阿(Goa)也是Trance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來自歐美的新世紀旅行者(new age travellers)

在印度學習靈修及瑜伽的同時,把電子音樂帶往果阿,發展出獨特的GOA trance音樂。因當地天氣炎氣,黑膠唱片無法連續播放太長時間,DJ們改以Sony隨身聽或DAT來播放音樂,造就GOA Trance一首一首歌播放、強調現場感的mixing風格。
Drum and Bass
BPM:

約160-180之間
代表人物:

LTJ Buken、Calibre、DBridge、Phillip D Kick aka Om Unit

Calibre是著名Drum and Bass DJ及製作人,以較受爵士樂影響、具旋律性的Liquid Drum and Bass見稱。
Calibre是著名Drum and Bass DJ及製作人,以較受爵士樂影響、具旋律性的Liquid Drum and Bass見稱。

九十年代初,於英國rave文化中流行的碎拍hardcore,開始被節拍更快、原始、粗獷,並受牙買加reggae影響的Jungle所取替。Matthew Collins在《Altered State》一書寫道,Jungle曾被認為跟黑幫、毒品等與黑人相關的負面標籤具連繫,甚至被認為破壞rave的和平友愛氣氛。他認為此想法源自結構性的種族歧視。

Jungle後來進化成不同分支,但可被視為涵義較闊Drum and Bass的一種。Drum and Bass繼續登上商業主流的大舞台,成為現今最受歡迎的電子音樂分支之一。

 

劇照、網上圖片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舞舞舞吧!香港地下電子音樂派對圖景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