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已久的南豐紗廠活化項目The Mills,終於在2018年底正式開幕。這個位於荃灣的創意中心,前身是見證香港紡織業輝煌歷史的舊紗廠,如今搖身一變,集實驗室、美術館、零售空間於一身,到底它會否變成另一個文化為名商業為實的商場,還是成為香港保育舊建築的成功範例,培育新一代創意的基地?
三位一體
南豐紗廠原本分為四、五、六廠,由於建造時期不同,建築風格或每座高度也不一,為使建築羣成為一個整體,設計團隊在建築上花了不少心思。「在各座廠廈間,我們設置了通道,讓大家可以在建築物間直接移動。」南豐發展設計部助理總經理盧智恆說,這樣訪客就不必走出廠廈,才能走進另一座廠廈,方便不少;再細心看看每條通道,便會發現均是微微傾斜,以連接高度不一致的廠廈。
「整體性」這概念,在The Mills中佔了極重要的位置。除了實實在在地花資源調整硬件,在軟件上的配合,才是發展創意事業的真正重點,故此,他們推出「南豐作坊」、「南豐店堂」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三大支柱,幫助設計產業者進行研發實驗、零售推廣和促進同業交流。
「南豐作坊」是一個結合時尚與科技的計劃,專門培育與時尚相關的新創企業,為創業家提供工作空間、創投基金、實驗室等。在他們的作坊公司當中,Origami Labs擅長研發以骨頭傳導聲音溝通的語音助理,這原為視障人士製作智能手機的公司,為了讓大眾都能用到這產品,正利用作坊的原型實驗室設備,更方便快捷地調整產品、製作試驗品。
容許更多實驗
「南豐店堂」則是一個讓創新企業可以直接接觸受眾的零售空間,對許多有實體產品的新創企業來說,零售絕對是重要問題。在香港高昂的租金下,新創企業會傾向開網店線上售貨。然而,實體經驗其實是購物的重要環節,尤其對新創、未有知名度的品牌來說,實體零售點可以讓潛在用家直接感受產品,加強信任度,而且企業也可以在最前線收集用家意見,建立品牌商譽。
「我們不希望這裏成為另一個商場,」盧智恆這樣說,你在這裏可以看見初創公司、學生、非牟利團體等在進行各種實驗,如在地下樓層的「G2G舊衣新裳」,屬全港首間舊衣再造店,嘗試利用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的紡織品循環再造技術G2G,把舊衣再造成紗線原料,延續紗廠從前的製衣功能。
客人可以帶同舊衣到場,職員會先把舊衣剪爛,移除硬物,消毒後放入機器扯散成小塊,鬆開成纖維叢,並清除雜質,繼而製作成紗線。紗線造好後,再由3D紡織機器編織出一件新的針織服裝,「我們現在也只是在實驗,這空間可以讓我們作更多嘗試。」HKRITA行政總裁葛儀文說。
未來關注點
而看似比較「離地」的「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在這創意中心起了極關鍵的作用。在六廠未正式開幕前,已經有多個計劃在進行,例如他們的新經緯系列,會以國際研討會形式,邀請來自不同專業範疇人士,一同討論各種文化議題,12月他們就邀請了無印良品聯合創辦人小池一子、紐約帕森設計學院混合設計研究院院長林德威.愛德科特(Lidewij Edelkoort)等來擔任研討會講者。
六廠的藝術組織工作並不限於六廠場內,更擴展到社區內,還有與紡織相關的藝術創作上,這種與社區連結的精神,常見於他們的藝術計劃中,例如他們與香港藝術家林東鵬合作,場地首個互動公共藝術項目《跡織繪》,邀請參觀者聆聽預先錄製的一段段關於布的回憶故事,並利用特製的紡織工具學習簡單的紡織技巧,共同參與作品創作。
在這三位一體的有機創意空間設計中,六廠在荃灣設立了一個非政府設計空間的實驗,其成效如何,值得在未來投以更多的關注。
南豐紗廠The Mills
荃灣柴灣角白田壩街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