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書院 敢想敢做之勇者
你尚未有任何收藏。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名校

聖若瑟書院 敢想敢做之勇者

聖若瑟書院為本地首間天主教男子學校。其在北翼的校舍上,樹立着雪白的修士和學生之雕像,這間創立於1875年的男校,無論是屬於哪個年代,或在這兒唸多久,只要曾是這兒學習過,每當大家重遇,總是有談不完的話題。

鐘聲響,一羣羣早已急不及待的年輕小伙子,跌跌撞撞的從課室蜂湧而出,有的趕着跑到操場上切磋球藝,有的忙着商討如何籌備課外活動……但,無論他們的學業功課多重多忙,身上就是有着一股用不盡的活力。

一條葱蘢的綠領帶,掛在亮得叫人耀眼的白襯衫上,是屹立港島半山一世紀多的男校―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的經典標誌,也代表了「聖Jo仔」的敢想敢試的勇者精神。百多年來,他們所培養的人才輩出,就算離校多年,他們帶着這份無懼精神,大家早已走出獨當一面的人生路。今天,他們有的已是著名地產商、律師、服裝設計師、足球教練、運動員、中學校長及歌手等,但無論大家跑到多遠或是百務纏身,但每知道是次採訪母校,即一呼百應,各自再繫上這條綠領帶,以示對母校感激之情,而這股「聖Jo」熱血,不但成了他們的成長印記,更將那種勇者精神,繼續一起並肩承傳至世世代代去!

聖若瑟書院為本地首間天主教男子學校。其在北翼的校舍上,樹立着雪白的修士和學生之雕像,這間創立於1875年的男校,無論是屬於哪個年代,或在這兒唸多久,只要曾是這兒學習過,每當大家重遇,總是有談不完的話題。
聖若瑟書院為本地首間天主教男子學校。其在北翼的校舍上,樹立着雪白的修士和學生之雕像,這間創立於1875年的男校,無論是屬於哪個年代,或在這兒唸多久,只要曾是這兒學習過,每當大家重遇,總是有談不完的話題。

來自不同年代的我們

會議室內,充滿着此起彼落朗朗的笑聲。

從前未曾入世的七個大男孩,今天各已成頂天立地真漢子─石永泰的足智多謀、黃興桂的血性男兒、羅康瑞的謙厚風度、姚家國的溫文爾雅、現任校長程景坡的穩重成熟、方力申的才貌雙全、梁釗峰的坦白率性。這天,他們都因着「聖若瑟」而來。你的一言、我的一語,雖然長在不同年代,但談的都是校園搗蛋事,而最叫人深刻是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很多人都說我們『串』,但只是我們敢想敢試,大家都以『聖Jo仔』為榮!」

位處中環半山的校舍,旺中帶安靜,從南座極目而望,被高聳入雲的金融大廈環繞着,新、舊時代的建築,形成強烈對比。
位處中環半山的校舍,旺中帶安靜,從南座極目而望,被高聳入雲的金融大廈環繞着,新、舊時代的建築,形成強烈對比。

畢業於1984年的石永泰(Paul Shieh)每說頑皮事就非常雀躍,他指向會議室窗外說:「因下面是聖若瑟徑,從前聖保羅男女中學學生會在此經過,我們有時會丟水袋去砸他們!」即引得哄堂大笑。這位前大律師公會主席的資深大律師,說起頑皮事即像個小孩。這搗蛋風氣似乎是一種「傳承」。而著名足球教練,人稱「桂神」的黃興桂(Peter Wong),則以一貫「講波」聲調接着說:「我們不只讀書成績好還很愛玩,經常惡搞。記得有位脾氣很好的地理科老師任國佳,花名鹽焗雞,同學們都不怕他。有次,數名中五學生合力把他的小汽車從學校門外抬離校園300米,即現今太古廣場附近!」他們的調皮,就連老師也未能免疫。不過,上得山多終遇虎,如遇上嚴厲的老師,馬上變得純如小羔羊。「三十至八十年代,有兩位被大家稱為『老字號』的老師─Mr. Francis Boay和Mr. Patrick Ho,花名分別叫梅老虎及肥貓,簡直令學生聞風喪膽。」

時裝設計師姚家國(Peter Yao)說着。外表一派溫文爾雅的他,就曾領教過梅老虎的厲害:「有次我本來想叫他梅老師,但一時溜口叫他花名,結果挨上狠狠的一巴掌。」說起前事雖已成明日黃花,但仍深刻難忘。石永泰也說:「在仍有體罰年代,老師真的會『兜巴星到你暈』甚至『兜拳打』。當我在學時他們都離校,算我走運。」看來,再愛搗蛋的頑童,也有敵不過嚴師的時候。

石永泰本想攻讀工程系,但中學時數學成績欠佳,最後選擇修讀法律。他笑言自己「死剩把口」!
石永泰本想攻讀工程系,但中學時數學成績欠佳,最後選擇修讀法律。他笑言自己「死剩把口」!
羅康瑞坦言在校時也是頑皮仔一名,他喜歡坐在課室最後排,可上課偷看書,又常欠交功課而被在走廊「罰企」。不過,他說在學時最難得結識很多好友,至今仍常聯絡。
羅康瑞坦言在校時也是頑皮仔一名,他喜歡坐在課室最後排,可上課偷看書,又常欠交功課而被在走廊「罰企」。不過,他說在學時最難得結識很多好友,至今仍常聯絡。

在家在校都是兄弟

當石永泰說得津津樂道,而坐在身旁的羅康瑞(Vincent Lo)則耐心地聆聽着其他校友的分享。作為上市公司主席的他,知道是次採訪母校,也特地抽空前來。

臉上總帶着親切笑容的他,舉止優雅,說話總是不慍不火,但沒想到也有頑皮時。「我們唸書時都很調皮,有次旅行同學打死一條青竹蛇,還拿回來放在老師抽屜,把他嚇一跳,我們還以此為樂!而我們六兄弟,全在這兒唸書。記得當年媽媽為接載我們上學,更特地去學駕車,我們在車廂內擠成一團。由於我眾多哥哥都讀這校,當中我的成績已算是最差,故當時壓力很大。」縱然如此,日月如梭,他現也成為本地著名地產商,而其他兄弟也各領風騷,三哥羅嘉瑞及五弟羅鷹瑞都是醫生,可見學校確實造就不少人才。

至於羅康瑞與黃興桂原來份屬世交,淵源甚深,因他與黃興桂三弟是同班同學,而羅康瑞的二哥羅旭瑞則與黃興桂是同學,故他倆早於六十年代已曾一起去游泳、野餐。這次難得相逢,從前樂事再湧心頭,羅說:「我以前經常與黃興桂三弟吵架,試過挪開書桌差點想動武。可見學校的風氣『真的很好』!哈哈!而當時學校已盛行體育運動,我也不例外很喜歡踢足球。」問及二人有否一起踢足球,他則笑指:「黃興桂高我幾個年級,他不願跟我玩啦!」往昔的少年氣盛的躁動,早已煙消雲散,找不着痕迹,換上是一份成熟睿智,並以一片又一片的笑聲來回味那段青葱歲月。

當年教授英文科的Francis Boay,是姚家國最喜歡的老師之一。雖然他上課非常嚴厲,故同學們都叫他梅老虎,但他卻牢牢記住所教學生的名字,叫學生敬佩。
當年教授英文科的Francis Boay,是姚家國最喜歡的老師之一。雖然他上課非常嚴厲,故同學們都叫他梅老虎,但他卻牢牢記住所教學生的名字,叫學生敬佩。
跟Francis Boay一樣齊名,同樣是教授英文科而非常嚴格的Patrick Ho,花名肥貓的他,是黃興桂中一班主任。
跟Francis Boay一樣齊名,同樣是教授英文科而非常嚴格的Patrick Ho,花名肥貓的他,是黃興桂中一班主任。

有文韜也有武略

雖然大家自認頑皮,但讀書絕不馬虎,很多更是文武雙全,像歌手兼演員方力申(Alex Fong),既是香港泳界紀錄保持者,在演藝發展有多方面發展。他最記得母校校風自由。「午膳時,任何年級學生都可外出到中環或金鐘用膳,由於這獨特地理環境,看到有人吃高檔餐廳,也有人吃大牌檔或叉雞飯,令我明白人生有很多選擇,而選擇都屬於自己。這會激發我發奮圖強,讓日後也能多點選擇!除此,我也趁機觀察到社會上流人士的舉止、衣著及禮儀等。正因如此,別人會認為我們聖若瑟的男生都是『玩得、讀得、睇得』!」而現任聖若瑟書院校長程景坡(Perrick Ching)即反駁:「『睇得』就好像只有你!」眾人聽罷又是大笑連場。

現在校舍的西、北座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已屬法定古蹟,故內部結構,地上長條木地板、木門等仍保留從前的舊味道。
現在校舍的西、北座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已屬法定古蹟,故內部結構,地上長條木地板、木門等仍保留從前的舊味道。
(左起)雖然羅康瑞、黃興桂、姚家國、石永泰、方力申及程景坡在不同年代入讀聖若瑟,但每說到在校點滴,即打成一片。
(左起)雖然羅康瑞、黃興桂、姚家國、石永泰、方力申及程景坡在不同年代入讀聖若瑟,但每說到在校點滴,即打成一片。

課外活動就是訓練場

要訓練一個能文能武的人,除了唸書運動之外,原來參與課外活動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機會。像石永泰所說:「我的年代課外活動是由學生主導,我曾是學生會主席,也是辯論隊隊員,我們都是主動參加校外比賽或籌辦校內賽事。雖然有時會問老師意見,但最後都是由我們決定。」他還是社會服務團副主席,籌劃探訪老人院、賣物會等籌款活動,當時的顧問老師正是程景坡校長,他笑說:「顧問老師是掛名而已,開會也不過是聊聊天,到頭來還是由學生親力親為地規劃活動。」

作為大律師,當然口才了得,這都歸功於往日籌備活動時的磨練。「為籌備賣物會,我們會寫信去貿易公司徵求玩具或日用品貨辦,甚至親到中環商業大廈或中小企業,逐間敲門問。我們這兒的學生不是在溫室中成長,凡事要親自操刀,不知不覺間學會積極和主動。我也試過初中到商業大廈作推銷,對着不同成年人說話,也要從中學習自信多一點!」

自由且無階級的風氣

學生能主導課外活動,皆因學校給予充分自由度。學校是沒有早會,每逢星期三中午便放學,讓學生們有更多自由時間,去辦課外活動或溫習。像筆者就親臨其學校的開放日,確是辦得莊諧並重。當然他們仍不改頑皮作風,石永泰笑說:「當年學生都很自由,就連製作校刊也沒有規管。83年的校刊,介紹老師不是用照片,而是以花名代替,像骷髏頭、披薩、尿片等等,學生們一看就知是誰!」他又打趣地說:「某些家長都說我們調皮,但長大後才發現這也有好處,因我們變得聰明且機靈,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嘛!哈哈!」

學校很注重學生在課外活動上的發展,鼓勵他們學習之餘,參加各樣學會,像音樂學會(Music Society),讓喜歡音樂的學生能互相交流。
學校很注重學生在課外活動上的發展,鼓勵他們學習之餘,參加各樣學會,像音樂學會(Music Society),讓喜歡音樂的學生能互相交流。
學校的學會文理並重,科學學會(Science Society)也是很多學生喜愛的學會。
學校的學會文理並重,科學學會(Science Society)也是很多學生喜愛的學會。

學習無國界

學生不循規蹈矩,反而學會靈活變通,自由發展個性,成為各行各業的人才。「曾有一段時間,商台和港台每日早上10點,都是我們舊生主持節目。我們舊生還有著名電影導演麥當雄、諾貝爾獎得主高錕等。有謙謙君子,也有人滿口粗言穢語,縱使個性不同,可都是『醒目仔』!他們在各個範疇皆有成就,可謂百花齊放!不過,讓我最驕傲是學校秉承喇沙修士會有教無類的精神,仍是津貼學校,無論銀行大亨、億萬富翁,還是校工、小巴司機的兒子都能在這裏上學,而我們毫無階級觀念,總是打成一片!」

的確,聖若瑟書院除了本土學生,多年前有不同國籍的學生入讀,校園就像個小小的聯合國,來自葡萄牙、英國、巴西、印度等地,而且他們大部分都選讀法文,故學生有機會能接觸到不同國家的人與事。作為中緬混血兒的姚家國,小學不諳中文,默書常不及格,升上中學後便沒有報讀中文而選讀法文。「當初我就讀甲班,將近三分之一的同學都選修法文。我們上課較讀中文的同學少,故有許多空餘時間,但不代表輕鬆。記得法文老師Madame Desmond,每生氣起來就會拍枱,大聲責備同學。不過,我們最害怕還是罰抄五百遍,有同學更寫盡三枝原子筆的墨水。我試過默書成績差而徹夜罰抄,第二天捧着一疊戰績回校,同學們都深感同情。」雖然這老師課堂上是魔鬼,但下課她又會展露天使的笑容,也許課堂的嚴厲是要好好訓練這羣搗蛋鬼!

姚家國在1977年讀至中三離校,他認為在這兒畢業的學生們做事有決心、正義感強又聰明。
姚家國在1977年讀至中三離校,他認為在這兒畢業的學生們做事有決心、正義感強又聰明。

姚家國更記得他唸書時,有個葡萄牙家族的兄弟,是跨越數屆。「不過,大家沒有因國籍不同而產生隔膜,如遇到不公義之事,有時外國學生也會挺身而出幫助本地學生。記得曾有低年級學生打乒乓球,遭高年級學生插隊欺壓,外國學生也會出手阻止。」至今,校內還有來自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地的學生,與以往不同,他們皆有上中文課。

以設計作回饋

個性內斂文靜的姚家國在校只唸到初中三便轉校,雖不像其他校友般熱愛足球、游泳,但卻愛上保齡球,中三時更拿過學界冠軍。雖然他在校時沒參加課外活動,但四年前卻默默地回饋母校。「因學校想為校友製作衣物,剛好我有三十多年時裝設計經驗,懂得選擇布料、尺寸、畫圖等,便為校方提供意見,設計了圓領短袖衫、外套等。而我也熱愛攝影,現不時會為舊生聚會拍照。」雖然在校日子短淺,但聖若瑟在他的心根早種,憑着不同年代校友的服飾上,已反映他毋忘對母校的愛。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是姚家國為校友會設計的外套,無論在校生或是校友,每當披起它時,總以能成為聖若瑟書院的一分子為榮。
這是姚家國為校友會設計的外套,無論在校生或是校友,每當披起它時,總以能成為聖若瑟書院的一分子為榮。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香港名校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