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夢 為什麼總是夢見兩條魚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走進夢境

自我解夢 為什麼總是夢見兩條魚

y190802ym0009

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曾言:「睡眠非常重要,因為最好的靈感會出現在睡夢中。」 一般人發噩夢會驚醒,伊藤潤二卻將噩夢視為創作材料。無論是夢見母親死亡或是天空佈滿人頭氣球,他都將夢境內容記下來並以漫畫方式呈現,成為一部又一部經典的恐怖漫畫 。

夢,可能就是尋找靈感的一種方式,沒有靈感時我們不一定要外出,不一定要看書,可能只要好好的睡一覺⋯⋯

《未來簡史》劇照(攝影:張志偉)
《未來簡史》劇照(攝影:張志偉)

清醒時做夢  看對岸的幻境

「寫作是意識與潛意識的對話。做夢則好像是從你的潛意識挖一些東西出來,創作的過程就是挖掘的過程。」編劇甄拔濤每當創作劇本就會特別多夢,腦袋轉個不停,日記本就在牀頭,一醒來就立即記下做過的夢。

甄拔濤說自己極容易入睡。果然,在拍照間隙,他真的睡着了!他自小就愛睡覺,一有空檔就會躲起打個盹「叉電」,哪怕十分鐘,也有許多夢。有時候夢見自己「被鬼壓」,也許會是手壓在大腿或者肚子上,於是他在夢中叫自己將手拿開,或者直接醒來。

y190802ym0276
甄拔濤以夢為編劇素材。

「夢總在潛意識的混沌中,透過夢告訴你一些事,尋找自我的一個部分。」甄拔濤很習慣去解讀夢中的符號,再與自己對話,他夢見商場內的一座高三層的鬼屋,一位好友跑進去嚷着要玩鬼屋遊戲。但夢中的自己並不想加入,轉身離開了。醒來的時候,他反思夢的寓意,明白了自己與朋友走到了不同的階段,大家的理念不再一樣,漸行漸遠,一切如此自然。

還有一次,夢見自己看美劇,有個保安,望着機械人住戶進進出出,說了一句:「每晚總是很孤寂。」後來又見到進來一個女孩子,保安感到興奮,再看清楚,原來也是機械人。一個叫Gill的機械人開口了:「為什麼一見到是機械人,你就不開心?」原來自己那陣子無意中也思索着人工智能的利弊。

「黑雲壓城城欲摧。在天蒼地茫之際,兩代人,兩個城市,兩段逆返的旅程,揭示背離與直面痛苦的人類生存狀態。一閃而逝的一念與一念之間,是未來,也是現在。」《未來簡史》成為首個華人劇本入選2016年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作品以 「魔幻寫實」手法完成回應六四,探討集體暴力與國家暴力如何加諸於平民 。其中故事創作,來自兩個夢。

甄拔濤日常保持健康的作息,每星期跑步、做瑜伽、游泳和健身。喜歡白天寫作,很有紀律每日寫四個小時,最愛去圖書館,「安靜又有安全感」。 他說,精神病人與創作者之間,僅有一岸之隔,而他克制自己停留在岸邊,遠遠看着對岸。

我們隔着水一同呼吸

藝術家蟻穎琳的油畫代表作有一個魚頭人身的造型,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刻劃了一個個關於「男魚人」和「女魚人」的都市生活故事。「我畫的是人的故事,但人的表情太赤裸裸。魚頭給了我一份含蓄的意味。」創作的靈感源於她所思念的一對錦鯉魚。

蟻穎琳說她是個慢熱的人,而小時候亦是個寡言的孩子,大多數自己玩玩具。年幼時住舊蘇屋邨,雪櫃頂放了個小魚缸,五、六歲的她經常爬上去看那條經典橙白色的金魚,「好神奇地浮在水中央,口開合開合的,竟然和自己大不同!(人的腳在地上走路,用肺呼吸空氣)。我和魚對望着,彼此有眼睛有嘴卻一個在水裏,一個在陸地,感覺又遠又近。」作為獨生孩子,魚是童年的好陪伴。

y190802ym0004
蟻穎琳將夢境作為繪畫題材

這橙白色金魚在她二年級搬屋到新界時死了。後來她依然斷續養着魚,有一對錦鯉,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養了八年。「我會和牠們就說話, 與牠們之間是一種有距離的愛,他們的嘴巴不斷在動,好像有很多說話要跟我說般。」

讀大學的時候,蟻穎琳有天回家,見到其中一條魚翻肚了。當時傷心不已,一度想將它做成標本。不久,另外一條也死了。

後來,她不斷夢見這兩條魚,各種夢境都在找牠們,有時身處一百層的摩天大廈,有時在人聲鼎沸的街市。總之,牠們在不同造型的魚缸中游動,夢境像劇集一樣主題連貫,而且往往醒來印象深刻。

直到2006年的一天,她心血來潮將這兩條錦鯉畫出來。從此,就再也沒有夢見了,也終於放下對兩條魚深深的思念。

「夢是情緒的表達,自我釋放,想像力的承載,沉澱思考的空間。」蟻穎琳自小多夢,小時甚至重複做同一個夢,自己是個嬰兒,從屋內爬去露台,跌了下樓,眼前一黑,只看到旋轉木馬不停轉。她從小學開始寫日記記錄夢見什麼奇特的事,「每次重溫夢境,都似乎了解自己更多了。」

夢中,她與逝去的阿公一起行街,一起吃飯,夢中的長洲被叫做「冰島」,夢中的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卻做了壽司師傅, 在熱帶魚熱氣球上整吞拿魚壽司,邊飄邊派壽司,於是地面的人都瘋狂慕名而去接壽司⋯⋯

她將這些情境記錄下來成為作品。而這每日上演的夢,一直是個源源不絕的靈感寶庫。

oneday
《如果有天我在海上建了房子》
《仙人掌博士》
《仙人掌博士》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走進夢境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