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復修】忠於歷史的復修師 陳大成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古物復修】忠於歷史的復修師 陳大成

受到不少國際資深收藏家肯定其復修工藝的陳大成,復修時一定要按原作者風格修補,不能因為客人看不出分別就走捷徑,「因為你容許自己走捷徑就會沉淪下去。」

古物復修,縱使放眼國際,也是一種小眾行業,難以想像香港這個崇尚買辦精神(說好聽點是身段玲瓏手腕變通,其實是不事生產,像鬣狗一般在笑聲掩飾下看準機會狙擊的經濟食腐動物)的小島,能孕育出一位受國際資深藏家認可手藝的古物復修師;畢竟,過去收藏家都以嚴謹治學態度「賞玩」古物。

「97前香港有不少英國收藏家,他們對古物和歷史的認識,往往考起專家。他們找你復修往往先考你牌,問你用什麼方法替他的十八世紀side table(茶几)保養,如果你答用明式家具的上蠟法而不是法式拋光(French Polish),他不會把藏品交給你。」精悍俐落的陳大成(友儕都直呼他大成,客人多以TS來稱謂),從不掩飾他對自己感到自豪。

大成從事古物復修可說是天時地利的結果。

受到不少國際資深收藏家肯定其復修工藝的陳大成,復修時一定要按原作者風格修補,不能因為客人看不出分別就走捷徑,「因為你容許自己走捷徑就會沉淪下去。」
受到不少國際資深收藏家肯定其復修工藝的陳大成,復修時一定要按原作者風格修補,不能因為客人看不出分別就走捷徑,「因為你容許自己走捷徑就會沉淪下去。」

「以前我父親在中環有間傢俬店,養着一班師傅,一邊做家具,同時亦有收藏家找他復修。我中二已經在店裏幫手,最初只是替父親和客人溝通,因為他的英文不夠好。」大成說,當時香港的外國收藏家,收藏資歷老到,對家具用什麼物料、怎樣生產、不同樣式的標準……都非常了解,「他們要求『絕對正確』,不能用錯年代或手法來進行復修,復修前一定先跟你討論整個過程,確保不會出錯。有一次,我父親接了一批復修拋光,由於時間緊迫,師傅都忙不過來,放學後我便幫手拋光,之前我從未認真做過,只是看着父親做法自己試試。到交貨日,那位女士對整批的拋光都不滿意,但就指着我做的那張問是誰做的──那是唯一一張她感到滿意。」

究竟分別在哪裏?我問。

「我只是在去漆之後,用自己的手掌打磨,感受表面是否夠順滑,然後一層層地拋光。那位女士問過我的做法後,便指定要我替她完成整批拋光。」在木家具復修過程中,如果不仔細刮走舊蠟,好好打磨順滑後才一層層拋光,就不能重現家具應有的美。正確的法式拋光共240道工序,對復修師的身體狀況要求十分高,由於要用產自印度的介殼蟲膠(Shellac),不同木材用不同型號的蟲膠,雖說顏色看來只有些微差別,但在收藏家眼中就是看得出──我的客人都是把整套家具帶在一起,跟他們到世界每個角落,對他們來說,那些家具不是用來炫耀財富、放在倉裏閒來賞玩的玩具,而是他們生活裏的家具,要求復修後要耐用結實,容易打理,另一方面,作為有歷史價值的古董家具,他們要求合乎生產時代的應用物料和方式,讓家具流露出所屬時代氣息。」

復修師在進行復修前,先要仔細評估用什麼方法才符合最高標準,很多時要對照不同工具書,確保不會出現錯漏。
復修師在進行復修前,先要仔細評估用什麼方法才符合最高標準,很多時要對照不同工具書,確保不會出現錯漏。

窮極精緻300年

十七至二十世紀初的英式(以至歐美)木造家具,因為航海技術發展而開始用上亞美非等殖民地的木材,桃花心木(Mahogany)、西卡莫槭(Sycamore)、東印度黑檀木(Calamander)以及西阿拉黃檀木(Kingwood)等,為傳統木造家具帶來新衝擊。十七世紀法國家具,流行以不同顏色的木料和樹紋做出精巧細緻的貼皮花樣,一方面受到東方物器的造型影響,一方面因為啟蒙時代科技發展而提升了各種冶金技術,短短二三百年間,多種不同藝術風格,紛紛呈現,這都反映在家具上。

作為古物復修,很多時需要復修殘缺部分,所以復修師一定要對每個時代各種流行風格、不同家具在細節處理的方法,尤其是不同國家之間的毫釐分別,有深入的認識。「做古物復修師一定要熱愛歷史,知道各種風格樣式和復修方法;對化學要有基本認識,判斷才不會出錯;也要留意最新的物料,因為很多時候,現代科技可以在不違背器物的歷史的前提下,而令復修更順暢。因為縱使我在英國West Dean College修讀了兩年古物復修,但你總會遇上課本沒教你的狀況,例如氣溫、濕度變化以至其他各種不能預知的原因,導致器物出現正統復修方法難以應付的問題,那時就要動腦筋。」以我觀察,大成就像一個具備豐富法醫搜證知識的偵探,從偵測對象/器物的背景搜查開始,仔細檢視器物上透露的每個細微線索後,下手時逐少逐少嘗試,稍有不對瞄頭,馬上停手防止鑄成大錯。

復修這個日本明治時計(Meji Clock Company)在1905年生產的檜木(Cypress)自鳴鐘,最大成就感,是復修甩皮甩骨的鐘殼,除了以檜木補缺失去了的八角形飾條,還有那失落了的三顆象徵王室的菊花鍍金鐵鈕──因為今天已難找到原裝鐵鈕替換,陳大成用瓷土捏製再上金釉以高溫燒,憑肉眼根本看不出是複製品。
復修這個日本明治時計(Meji Clock Company)在1905年生產的檜木(Cypress)自鳴鐘,最大成就感,是復修甩皮甩骨的鐘殼,除了以檜木補缺失去了的八角形飾條,還有那失落了的三顆象徵王室的菊花鍍金鐵鈕──因為今天已難找到原裝鐵鈕替換,陳大成用瓷土捏製再上金釉以高溫燒,憑肉眼根本看不出是複製品。
作為全方位的古物復修師,大成做得最多是木造家具和陶瓷,但個人最感興趣的是機械鐘表復修。因為愈早期的鐘,每個機械結構都不同,零件也是人手打造,觸感很有「人味」。
作為全方位的古物復修師,大成做得最多是木造家具和陶瓷,但個人最感興趣的是機械鐘表復修。因為愈早期的鐘,每個機械結構都不同,零件也是人手打造,觸感很有「人味」。

膽大心細 如履薄冰

「古物復修師要膽大心細,抽絲剝繭,每步如履薄冰。」大成不諱言,古物復修這工作,對身心要求非常嚴苛,跟他認識多年,知道他縱使底子硬朗,但畢竟從事古物復修差不多三十年,鐵血老將在時間之神無情攻擊下,只能盡量減少工作量,維持健康體魄。

雖然九七後那班比專家還要專精的老主顧都回到老家,「但他們還是找我。不過,如果為一個復修項目(往往不止一件器物)飛去外國,實際工夫做幾日而對方要付我食宿機票,其實划不來,再加上香港手上的復修項目已經排到兩年後,飛得太密我也吃不消,所以我會將相若地區儲夠兩三個復修項目才飛一次。」雖然大成口裏說身體開始不勝負荷,但他還是在花墟太子道西那個市建局項目中租了一個單位作古物店,周六日兩天和助手親自坐鎮:「從小覺得香港人生活太狹隘,學校從來不教藝術、美學和文化,對歷史也不重視。作為古物復修師,我喜歡透過觸碰感受美,感受到造那件器物的人的氣息,那種人氣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尤其是家具方面缺乏的,感覺冷冰,在復修角度來說,系統化、機械化生產的東西完全沒挑戰性可言。試過有客人找我復修那些現代產品,我說,無論人工錢和時間,你買個新的比較划算。」

這台1895年由德國Symthonion生產的音樂盒,特別在於兩組分別播放主調及和音的直立式13½吋音樂梳齒(Diametric Musical Comb)設計。大成說,另一特色是音樂盒頂部仿德國教堂的拱頂設計,經復修後,音色清脆甜美。
這台1895年由德國Symthonion生產的音樂盒,特別在於兩組分別播放主調及和音的直立式13½吋音樂梳齒(Diametric Musical Comb)設計。大成說,另一特色是音樂盒頂部仿德國教堂的拱頂設計,經復修後,音色清脆甜美。

驟耳聽來,這種時勢還推工作,口氣實在太大,但細想不無道理:量產東西本質是薄利多銷平靚快──二戰前,當時新興強國美利堅發明了鼓勵消費來振興股災後的大蕭條,為了創造需求,不停推出新潮流,過往強調的耐用在消費主義下變成了頭號公敵,個別工匠作坊的獨有風格,因潮流之名被共產化;為生存,作坊只有成為企業,並以機械取代人,減低成本,提高利潤。在這種因素下,生產商只能從一些細眉細眼處着墨,打着「品牌獨有」的名號虛應故事。大成說,不接四十年代後的家具復修,原因是「量產品的劃一性」:「一是不需要人手的細緻度,一是每個型號焗漆每家廠的減光劑都有特別配方,要拿去實驗室作精密分析,甚或分析後,也難以調配出來。要花這麼多時間金錢,而且又不是非我不能解決的疑難雜症,這種情形下,買新的才是最合情理的。」

陳大成復修器物,追尋的是人生的精采和活着的感覺。

因為每個復修項目都是獨一無二的,帶來難以預測的挑戰性,令大成感到生之喜悅;透過復修,大成可以游走於每件器物背負的社會大歷史和器物本身流傳的小歷史之間,過程中他不單要翻書查典,還要動用想像力解決問題,讓生活充滿驚喜;而藉着自己的手藝,讓大成和主顧之間,維持一種由歷史、器物和情感連繫的人與人的關係,見證人間有情。

收藏 意在於「玩」

大成是個全方位的古物復修師,每個復修個案,他都樂在其中,然而說到最愛,則非古董時計、音樂盒和留聲機莫屬。「人手造的古董時計和音樂盒,每間廠,甚至每一件都有其獨特脾性,機芯的機械構造千嬌百媚之餘,就算是同一機械構造,個個都有自己的規律。」他說,因為每個零件都是人手打造的,一粒螺絲公只有一個螺絲母可配,當一方部件報銷,只能用人手順着剩下一方脾性打造配件,是一個互動的小宇宙。由於深深為這種由創造和協調的互動性着迷,大成除了在公餘會從零件開始,一手一腳造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時計,還搜羅了不少不同時代和款式的時計、音樂盒和留聲機。

由復修到開古玩店,大成說,只是想人領略到「玩」的心情,和讓人在舒適環境下,感受到古物在現代的賞玩價值。
由復修到開古玩店,大成說,只是想人領略到「玩」的心情,和讓人在舒適環境下,感受到古物在現代的賞玩價值。

「早期的留聲機和收音機,最吸引是以最直接方式,進行基本的音樂記錄、接收和輸出。」每當周末,有人步入他那家「古.玩意」,他會以主人身份為古物作導賞,「開這爿店不是求賺錢,只是圓心願,因為香港的古玩店都狗大門高堆得密麻麻,畢竟,逛古董店樂趣在於淘樂、發掘生活不同的質感。我這裏旨在跟人分享收藏的快樂。當然,你有興趣,買亦可,每件古物都經我親手復修,件件老當益壯。」大成總愛讓人聽他那些留聲機唱的老歌,那種有距離但溫婉的歌聲,瞬間打開一道時空之門,讓人游走於大成的小宇宙,樂而忘返。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古.玩意
地址:太子道西220號一樓
電話:2556 3339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