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薪火相傳姊妹情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香港名校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薪火相傳姊妹情

Helen(右二)和Althea(左一)兩人都希望能成為醫生,並指學校中一開始推行「生涯規劃」,讓她們更早開始着手裝備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向。
盧敏儀(左一)當年是學校的活躍分子,即使今天成了大律師依然是很活潑。
盧敏儀(左一)當年是學校的活躍分子,即使今天成了大律師依然是很活潑。

為了母校而退學

中五畢業於1977年,曾任影視藝人及節目主持人,後轉職成為大律師的盧敏儀(Money),是庇理羅士的活躍分子。無論游泳、體操、田徑、跳舞、戲劇、合唱團、朗誦等的活動,都會看見她的身影。她打趣道:「除了圓的那些(球類活動),什麼也關我事!」

在學界游泳獲獎無數的盧敏儀,強項是自由式。
在學界游泳獲獎無數的盧敏儀,強項是自由式。

多次代表學校出賽,還無形建立了她對學校的歸屬感。當中最能刻畫這份深厚情誼的事件,是她中五會考失利轉到新學校,因為接受不了代表別的學校出戰泳賽,而毅然退學。「我過不了自己那關,我覺得我只能代表庇理羅士去比賽,所以我決定轉校。」後來,她轉去不用比賽的私立學校。回想這個決定看似很草率,少年輕狂,但當時卻令她寛心下來,這也深深印證對母校難以言喻的疼愛。

泳場中的荳芽夢

女校總像抹了一層神秘面紗,讓人好奇全女班的成長環境是怎樣的世界。眼前為了方便工作蓄着一頭短髮的盧敏儀,徐徐說起她更多的中學往事。原來初中時也把頭髮剪到很短,很「男仔頭」,配合她好動的性格。「女校沒男生,我說我要做男生的工作,照顧女同學。」在學校旅行過河時,她會把手伸出來,拖着女同學過河。而在泳壇上奪獎無數的她,沒有發現自己的秀氣,已悄悄成為其他學校一眾男生的焦點。她上游泳課時,會有一班男生在外面觀看,參加聯校泳賽時別校的男生也會特意一睹她的風采。直至有朋友告訴她,才不禁一臉害羞,開始把頭髮留長。

盧敏儀今天依然把中學時的作文本子珍而重之地收藏着,每次重新翻開本子也重新認識中學時的自己。
盧敏儀今天依然把中學時的作文本子珍而重之地收藏着,每次重新翻開本子也重新認識中學時的自己。

今天要向女生表達心意,一些男生會送上價值不菲的禮物。盧敏儀當天就收到男生送贈的獎牌,雖沒有花費分毫,但卻來得物輕情意重。獎牌背後,是那個男生流過汗水,經過長艱辛換來的認可。此外,在她心中還有一段叫她回味的少女心事經歷。她說中三第一次與男生約會的過程寫在作文上,訴說少女心中的千迴百轉,可惜文字幼嫩,她笑言最後得到老師的評語是:「主題不明朗。」今天說起昔日少女心事,依然笑得甜蜜。

學習, 一切從基礎做起

中學時的盧敏儀,不僅叱咤泳壇,也代表學校出戰各類比賽,還屢屢獲獎。成功並非偶然,背後是花費了無數心血。她在學校的訓練中,最大的啟悟是無論做任何事,也要打好紮實的根基。老師跟她們練習跑步,不是要不停練跑,反而是要先做一系列基本訓練。不間斷在板凳上踏上踏落,無數次的仰臥起坐,還要在學校門外天后廟道那條「長命斜」跑上跑落練氣。像練習游泳,每次要細算自己游了多少個塘,也要觀察自己每次泳速有多少改善。

盧敏儀當年以現代舞勝出了舞蹈比賽,還到了電視台表演。
盧敏儀當年以現代舞勝出了舞蹈比賽,還到了電視台表演。

「無論我之後做演藝界或者今天做律師,我想這想法依然在我血液中流動,就是沒有一件事情是僥倖,你要很努力才能做到。」當上大律師的她,坦言當辯方律師的時候,最重要是集中預備一、兩項重點。而為求準備充足,她寧願少接一些官司,也會花時間熟讀相關資料。

體育老師教我如何做人

成長總是在跌跌碰碰中走過,在途中還會偶爾遇上不同學習對象,才慢慢變成更好的自己。中五不能原校升學,是盧敏儀當時人生最大的打擊。雖然那時痛哭流涕,但心裏依然念念不忘良師在五年間對她的栽培。沒有畫畫天分的她,更照着老師的照片描了一幅畫。當天哭着把心意傳遞給最影響深遠的體育老師麥曼薇,她也是Money的天主教教母。

她在麥老師身上學習如何做人,當她看見老師對同學的熱誠及愛,對生性好動的她滿有耐心循循善誘,不少同學都因為她愛上體育。現在說到師友間深厚的情誼,Money也不禁流下淚來。「我現在夠膽去說我是有愛心及善良的人,這些校園點滴一直影響着我的人生。」

學校着重傳承,中一、二、五都有不同形式師友計劃。中一的是由高年級做導師,中二的則是由任教中二的老師做導師,而中五的就是舊生會舉辦的師友計劃。
學校着重傳承,中一、二、五都有不同形式師友計劃。中一的是由高年級做導師,中二的則是由任教中二的老師做導師,而中五的就是舊生會舉辦的師友計劃。

以身教傳承

別以為一羣羣充滿幹勁獨立的「小白菜」就只是「硬橋硬馬」,她們也有溫婉的一面, 特別在家政針黹上。在該校任教廿六年的譚張潔文老師(Mrs Tam),見證多代女生在這裏成長,她說學生在這麼多年來有件事始終如一。「學生始終沒有變的是對自己很有要求,你教她每件事,都會很用心去學。做得不好,會不斷去改進,總會令你很開心。」老師的身教從微小處也影響着學生,以致不難發現在不同年代的學生身上總尋找到做事踏實、有條理的作風。Mrs Tam很深刻一個已為人母舊生的分享,她說家政課學過什麼菜式,已不太記得。但她常常記起在家政課時,桌子要很整齊,煮菜時要很有條理、注意衞生。「她告訴我在家政科學到有條理的生活。」那位學生在下課後把習慣帶回家中,也把好習慣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Mrs Tam說「家政科不只是教你做一個杯墊或煮一個菜,希望透過課堂影響學生的想法及處事的做法。」無怪一代代庇理羅士的畢業生也像倒模子出來,她們在校時小至家政科,也從老師的身教榜樣上,學習做事要按部就班、有條理。

Mrs Tam說出了身教的重要,「我本身是尊重食材,不會浪費,學生上我的課的時候,她們清楚我是怎樣的人,會跟隨我,也會學識珍惜食物。」
Mrs Tam說出了身教的重要,「我本身是尊重食材,不會浪費,學生上我的課的時候,她們清楚我是怎樣的人,會跟隨我,也會學識珍惜食物。」

何玉儀校長也說學校一直希望培育未來領袖,誠如校訓”Climb high, see wide”,冀望學生能把目光放遠,累積淵博的知識,為未來裝備好自己。此外,她希望學生能成為僕人領袖,在不同崗位中獨當一面,且踏實、謙卑地服務他人。學生們即使畢業後踏入社會,這些一點一滴依舊在心中盪漾。

何玉儀校長指高年級帶領低年級已是一個傳統,學校即將會推行”Reading to Speak”計劃,中四與中一會一同上英語課。她們會一對一配對,高年級帶領討論文章及教導匯報技巧。
何玉儀校長指高年級帶領低年級已是一個傳統,學校即將會推行”Reading to Speak”計劃,中四與中一會一同上英語課。她們會一對一配對,高年級帶領討論文章及教導匯報技巧。

師姐妹們的三角關係

因為一份恩情,學生們畢了業後會重回母校,希望把自己的得着一代代傳承給師妹們。是2014-2018年度舊生會主席的陳少霞(Joyce),在學時十分活躍,以致畢業後一直對母校念念不忘。「學校在1990年時慶祝一百周年,我才猛然發覺學校已走過百年。我就很失落,因為我家住得近學校,又常想念學校,為何我會不知道呢?於是,我就開始留意如何可以進舊生會。」她在一百一十周年加入舊生會合唱團參與校慶演出,也順理成章加入了舊生會的工作。

Joyce 指參與師友計劃的舊生都很用心,其中有些舊生亦會替師妹寫推薦信或邀請她們到公司實習。
Joyce 指參與師友計劃的舊生都很用心,其中有些舊生亦會替師妹寫推薦信或邀請她們到公司實習。

她談起舊生會有兩個引以為傲的亮點項目──師友計劃及職業博覧會(Career Expo),也是把學校的姊妹情延續的項目。由師姐去指引升學就業的路向,來得更有說服力,「大家都是出自同一間學校,師姐可以分享到她們在職場的形象及態度,讓學生走快一步,讓她們知道原來可以有這個可行性。」同時,計劃也希望師姐可以成為師妹們的同行夥伴,分享生活的起與跌。Joyce徐徐分享她自身經驗,「我曾相約學生到山頂散步,在輕鬆的環境下,大家猶如姐妹無拘無束地交談。讓她們傾訴在學校或家裏碰上的開心與不開心事情,亦包括拍拖感情問題,我便以師姐身份與她們分享心得及給予輔導。」師友計劃至今十三年,計劃中有不少傳頌為佳話的例子,舊生合唱團的兩位指揮梁小琴及劉彥媛就是在首屆師友計劃結下情誼。當年種下的情,一直延綿至今,令她們成為了合作無間的夥伴。

高低年級打成一片

最令Joyce感動的是,眾舊生知道學校有需要,就一呼百應,上年就邀請到六十一位舊生參與師友計劃,實是為數不少。舉辦了五年的職業博覽會,也見證舊生們的眾志成城。博覽會中介紹十多個行業,全由舊生參與,屬學界少見。博覽會更以三角形式進行,每個行業先由大學生分享升學資訊,再由任職該行業的師姐分享職場現況,中四到中六的師妹就更能清晰規劃人生路。這個「三角關係」,見證師姐妹間密不可分的薪火相傳關係。

Helen(右二)和Althea(左一)兩人都希望能成為醫生,並指學校中一開始推行「生涯規劃」,讓她們更早開始着手裝備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向。
Helen(右二)和Althea(左一)兩人都希望能成為醫生,並指學校中一開始推行「生涯規劃」,讓她們更早開始着手裝備自己未來的職業路向。

中五的蕭藹琳(Helen)說最喜歡學校的人情,作為學生會主席的她,曾與舊生會開會,舊生對學校的感情及不遺餘力,讓她留下深刻印象。「我很驚嘆,不同界別的名人,都願意花時間開會到晚上10時,商量有什麼能為師妹做得更好、有什麼需要資助我們,這令我非常感動,因為我相信不是很多學校可以做到。」

Helen也對同學間融洽的關係為之動容,「一般人也許覺得女校生會多爭執、吵架、比較小心眼,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我們同學間關係很好。」一旁同是讀中五的湯頌怡(Althea),聽罷就說同學間的姊妹情也很融洽,除了師友計劃,學校還有朋輩計劃,高年級師姐當上中一新生的同行者。「中一學生通常不適應校園生活,由高年級帶領她們,介紹校園特別之處。開學後,我們還會有不定期的聚會,不時相約吃飯維持友誼。」在訪談中,你會發現她們這羣爽朗的師姐妹總是打成一片,那份對母校情誼在一環扣一環間,一直延展開去。但願這羣青嫩粉黛「小白菜」,繼續承傳這所百年女校的教育精神,遍地開花。

(協力:馮詩雅,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香港名校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