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食品】標籤中的成分只是冰山一角 從無所不在的塑化劑說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化學食品】標籤中的成分只是冰山一角 從無所不在的塑化劑說起

tan170728siu0353
tan170728siu0353

近十年來,食物安全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乎都由有害化學物質引起:牛奶和奶粉的三聚氰胺、 地溝油的苯並芘(Benzopyrene)……本來不為人知的專門化學名詞,走入尋常百姓家。消費者看得見的食物標籤內,歐盟准許的合法添加劑只有331種,但是,那只是食物成分的冰山一角,美國有研究資料指出,另有12000種化學物質是因直接或間接原因添進食物當中,標籤以外,到底存在一個怎樣的世界?

污染物為何無孔不入?

2011年,台灣爆出企業在食品使用工業用塑化劑,浸會大學生物系黃港住當時檢驗二百名港人血液,發現九成人體內含有塑化劑,「塑化劑」一詞,突然變成新聞焦點。時至今日,塑化劑仍然讓人聞之色變。七月初,六十種市面食油中,消委會驗出四十一種食油樣本含塑化劑,而且其中五款超過食物安全中心為特定物質制定的行動水平。塑化劑為何如此無孔不入?

k170726olivia-012

「來源太多了!」黃港住專門研究環境毒素,即污染物,如二噁英、雙酚A等等。他解釋,塑化劑是不持續有機污染物,進入人體或環境,並不容易消失。人類製造塑化劑,每年數以百萬公噸計,應用範圍廣泛,化妝品、雨衣、黏土、浴簾以至玩具,無處不在。塑化劑從塑膠表面釋出,滲入空氣、地下水、沉積物以及依附在塵埃之中,當累積到超過一定水平,就會對動物和人產生影響。

黃港住進一步解釋:「除空氣和皮膚,大部分污染物超過九成來自食物的生產、加工和包裝過程。」他指出,標籤只列出食物內容本身,若包裝中含有的污染物與食物本身產生化學作用,我們根本無法預料。塑化劑如同其他許多有機污染物一樣,具油脂性,他推測消委會之前公布的食油安全事件,肇事源頭來自包裝。

解決方法之一是從包裝入手,如罐頭內部塗上膠狀物質,防止金屬與食物產生化學作用。不過,這種物質卻會釋出後來被禁的雙酚A。商人不斷改用不同物質,但是,有害物料,此起彼伏,BPS、BPB不斷出現,循環不息。他嘆道:「始終外來化學物這麼多,不可能都驗,如果有十種污染物,寫晒出嚟,你仲敢買?」

初生嬰兒體內有200種化學物質

消委會目前沒有食油安全標準,只有食安就特定物質設下行動水平,超出數值,則作健康風險評估。今次塑化劑食油事件,食安得出結論,不會對人體有害,彷彿就此落幕。

「個個都不超過每日攝取量,係咪無事呢?」黃港住畫出圖表解釋,以人體對塑化劑每公斤0.05毫克計算,如果一個人重50公斤,每日最高攝取量為2.5毫克,相對行動水平每公斤食物1.5毫克計,食兩公斤食油才過量,但若再飲行動水平為每公斤5毫克的烈酒,加加減減,「現實世界中,可能會超過,但沒有人知道。」

k170726olivia-041

時至今日,外國有五項針對數千名志願者的血液和尿液所做的化學污染檢測結果發現,每個工業化國家的居民身上平均都帶有七百種從食物、水和空氣中吸收的合成化學物。

從藥物、食物到生活環境,現代人被看不見的合成化學品包圍。讀食安新聞,聳動標題中「致癌」二字頻頻出現,黃港住說沒那麼簡單:「當不同化學物質遺留身體中,就算毒性不高,潛移默化,必然會與細胞和生物活動(biological activity)產生互動,或者會干擾日常運作,產生混合影響,後果難料。」

塑化的後遺症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或導致肝癌……。黃港住曾經進行研究,老鼠服用塑化劑後,雄性精子量和雄性荷爾蒙降低,繁殖後代,雌性比雄性比例更多。實際上,食品中化學物質的影響可能更深遠,美國環境工作團體曾隨機抽樣十個嬰兒的臍帶血,做化學毒素檢測,平均每個含有兩百種合成化學物,當中合成物包括八種PFC,多來自速食品的包裝紙。

人體的肝是對付有害化學物質的一道防線,但負荷難免有限,如果食物隱藏的有害成分超標,日積月累,無異於為健康埋下了計時炸彈。幾時「爆煲」?「這視乎你身體有多強。」他說。有的人選擇鴕鳥政策,眼不見為乾淨,既然污染物避無可避,乾脆不理,心安理得;黃港住認為:「心理上會(有幫助),但對身體來說不會。」

來自民間的食物評測 「真相」離我們有多遠

報載,三合一咖啡「出事」了。市面上,三十個檢測樣本中,部分咖啡含量只有5%至9%,三成則未能通過生物毒性檢測,一些樣本更含九成添加劑,其中添加的植脂末(即奶精),含氫化脂肪及反式脂肪,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陳子翔是這項測試的發言人,他因開發這項新檢驗技術,在2015年被「達沃斯」(Davos) 譽為改變世界的科技創新先鋒;2016年,更被選為《福布斯》亞洲版「30歲以下青年才俊榜」之一。他還掌握不少「食品真相」的證據,正要陸續向外界公布。不過,他並不隸屬於任何食物安全監管機構,而是一家科研公司的創辦人。他測試過市面上食油、咖啡、嬰兒和奶粉等數十種產品。他說:「奶粉的問題比較『敏感』,會在合適的時候公布。」

利用生物數據「驗毒」

坊間的食品測試公司,主要替食品生產客戶提供測試服務、發認證,以協助客戶建立品牌商譽。陳子翔經營的「水中銀」,卻儼然一間偵測黑心食物的民間組織,自發篩查市面上的食品。其方法是,以獨家專利的「轉基因鯖鯖魚」及「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透過檢測出的生物數據(如魚胚胎在接觸到急性有毒物質時,則會出現發育異常),找出隱藏於食品背後的化學或農殘等物質。

food04
魚胚胎,與人類致病相關基因的相似度達84%。

「魚和人的基因有接近90%相似,技術能在廿四小時內辨識出超過千種對人體有害物質,而採用魚類胚胎作測試亦不被視為動物測試。」他解釋說。專利技術應用的對象,包括許多人關注
的食用油。自三年前發生「地溝油風暴」後,許多人對食用油的品質感到懷疑。「其實食安中心可能也知道食用油風險較高,但他們測試過的四十六款產品,都通過常規指標。」為了更為安心,他採用魚胚胎的測試技術,檢測市面上的一百一十五款食油,結果是:接近四成(即四十三款樣本)含有可致毒和禁用成分;而被標榜為健康的橄欖油和亞麻籽油居然榜上
有名。

更叫人訝異的,在他的檢驗結果,歐洲生產的食油表現最差,有56%為被評為有待改善的,至於價格亦不一定完全反映食用油的安全程度,反而平價及中港兩地出產的食油不
少都通過檢測。「在現行法規中,針對食用油的檢測指標一般為苯比芘、黃曲霉素、酸值及重金屬等。然而,食用油亦可能含有其他不被列入恆常檢測指標的成分,如高毒性油脂氧化產物、殘餘
農藥及防腐劑等。」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子翔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子翔

他形容測試技術是「消委會2.0」,可彌來自民間的食物評測「真相」離我們有多遠補現有檢測的不足。「台灣的食用油也出現過安全問題,台灣政府曾找我們幫手,歐盟亦開始在食安問題上參考生物數據。」陳子翔坦言,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觸發他去探索食品測試的新技術。他曾在國內當棒球運動員,2008年,他二十歲,剛退役,見證中國舉辦北京奧運,內心頗感自豪,可是,之後幾月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引發他反思:「國家愈富強,人民生活應該愈好,但是,為什麼連嬰兒最基本的食物安全也無法保障?」

他四出尋找「病源」,看過很多資料,發現除了歸咎市場出現黑心商人外,現有的食品測試方法,也存在很大漏洞。「我叫傳統的為1.0技術,是化學測試,測試通過恆常檢測指標,似乎就沒問題了。但現在的挑戰是,有些經驗以外的新物質,傳統方法檢驗不到,如三聚氰胺、蘇丹紅、塑化劑,是你之前想也沒想到會在食物內找到的東西。」

建立食物檢測網絡平台

後來,他想到藥物測試的那一套標準較高,可從這方面入手。「藥物會利用白老鼠或魚胚胎作測試,而後者的飼養成本較低,每對魚每日就可以產卵二十個。」2009年,他來港就讀城大的工程市場學系,發現校內的生物及化學系教授正在研發「轉基因鯖鯖魚驗毒技術」,他於是邀請校長牽線,把技術理念參加商業比賽,結果贏得不少獎項,並獲創新科技署提供配對資助,在科學園成立了公司。
不過, 測試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如2013年,他們曾多次去信食安中心,提供數百個樣本,證明有關技術可快速測試有害物質,結果無人回應,信件石沉大海。「政府或商家認為滿足法規就可以。」於是,他決定越過政府,建立一個網絡平台(www.fishqc.com),就好像一個資料搜尋器,讓消費者隨時瀏覽食品測試的資訊。評測結果公開,創造消費者和輿論監察的機制,由下而上推動食物安全。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