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爾本出差七天,我感動落淚了三次。
一次為懷才不遇的街頭藝人、一次為政府對家暴受害者的關懷、一次為露宿者與弱勢社羣的免費畫展。
做記者五年,見過很多人。每一個香港人大概都有不同程度的病,除了是身體上的疾病,更加是內心的病,也許是忙到有強迫症,忘記上一次放鬆是什麼時候;也許是逞強到有抑鬱症,忘記了支撐不了可以說不;更多是被磨蝕稜角,忘記夢想。很多記者都有一種通病,就是太自以為是,總是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總不自覺地對人批判,忘記了人性本善。
這次封面,與採主和攝影師多番討論後,我決定整個旅程,只想着一個問題:「為什麼墨爾本人過得那麼快樂,香港人卻過得那麼痛苦?」我問了接近一百個當地人:「你為什麼過得那麼快樂?快樂的原因是什麼?」記憶最深的答案是,一個年邁聖誕老人說他快樂的理由是 “Accept Life. Don’t be critical.” 這份感動,我將銘記一生。
在墨爾本,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對人事物心存感激與關懷,他們說覺得這裏的公園很美、交通很好、福利很好、上司老公兒女很好。但亦有受訪者說,他們知道墨爾本有很多很多問題,其實生活很悶、嚴重塞車、物價飛漲、貧富懸殊,但他們還是選擇在這裏繼續生活。
「因為這裏的生活環境真的好過香港。」「墨爾本是一個公義社會。」兩個在墨爾本的香港女生這樣說。
墨爾本政府真的以人為本,交通措施不是鋪張地說花多少錢建多長的單車徑、自然保育不是花多少錢做基金、推動運動文化藝術不是花多少錢興建場館。而是在政府官網羅列出所有可以踩單車的路段、可以自由塗鴉的地方、給予動物生存的權利。更感動的是「有放過無殺錯」的態度,官方會容許藝術家落地開花四處塗鴉,但又賦予所有私人物業業主權利向政府投訴,政府將會無條件免費抹掉塗鴉。
這是一份同理心,整個城市都瀰漫着一份包容的心,沒有人會視弱勢為社會毒瘤,認為露宿者影響市容,至少不會出口傷人;至少不會在未看清楚事實的全部之前,就未審先判。
我相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墨爾本這麼宜居,因為「自由」這兩個字。
(鳴謝:Visit Victoria)
<!–延伸閱讀:
● 【自由城市.墨爾本】前言: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