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幫忙推動行銷
生態旅遊,給了一批熱愛大地的孩子的未來一份新想像。
一羣八十後、九十後的森林系學子亦是推動生態旅遊的推手。他們都曾與陳美惠一起陪伴恆春半島的社區轉型生態旅遊,在這樣的歷程中,更深刻看到環境的保育與在地居民的生計及整體社會的發展不可分割。
2012年,在學業結束後,面臨畢業與就業的選擇之間,他們從被冀望當公務員的平順道路逃走,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冒險旅程。
這些期盼着人「在地社羣」和自然「生態環境」能達到和諧的狀態的森林人創立「里山生態」,由學術團隊轉型社會企業。里山,源自日文satoyama,意指淺山森林、農田與村落交互組成的豐富環境,這個詞彙代表的是「自然」與「人」和諧共存的願景。
創辦人林志遠說,我們希望找回「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結,攜手打造一座動人的島嶼。「我們的角色是保母,照護社區成長,希望他們被看見。」
社區媽媽手炒的黑豆顆粒細小的,稱滿州黑金。但她就是不知道如何介紹給遊人。有一農民,每次將有機芝麻交到廠裏提煉都會留一宿,親眼看到了芝麻榨成油才安心,凌晨載回來。但他的芝麻油用回收瓶裝住,只有熟人才敢買。這些都需要換一種呈現方法。
農民專心種地,不可能想到很多做營銷的事,年輕人幫他們行銷。
海邊野放的港口茶,是全台灣生長海拔最低的茶,喝起來苦澀有薄鹽的港口茶,為了吸引年輕人,他們改為了小包裝。農民的雨來菇都用紅色網袋賣新鮮採收的,一斤斤賣,濕漉漉遊客並不好帶,他們改為乾貨形式出售。
文明就是不做無理傷害
「生態旅遊很爽喔!到處吃喝玩樂……」「你們跑社區有那麼多事好忙嗎?」
聽到這樣的問題,里山夥伴們會先深呼吸,然後吐出一口長長的氣:「一言難盡啊!」
他們到底在忙什麼呢?
他們的工作圍繞社區營造工作,涵蓋農業、旅遊和在地產業。要做資源調查評估、居民組織、遊程規劃設計、建立可持續經營體系,用知識體系empower農民。他們會到田裏和農民一起幹活,順便聊聊有哪些體驗活動可以辦,或者教他們用電腦做ppt。調查、溝通、營銷、策劃、財務、農事的瑣事一腳踢。
「陪伴的路上,我們也在成長,我們也是收穫者。」親近農民,常有令年輕人感動的細節:採芝麻時,即使掉在地上,農民也不慌不忙,他們很樂意將收穫分給鳥吃;颱風電線倒了,停電一周,阿公阿嫲一樣乘涼悠哉,買了大冰塊儲存食物。在路上問路,擺攤的阿姨耐心指路,並會送一個蓮霧……
社區保育與遊客消費之間常常會有一些先天矛盾,年輕人也面對這樣的質疑:便宜好,免費更好;土地是國家的,為何要限制承載量?為何解說要收費?
里山成員林惠琪認為,公眾教育不可或缺。她說,台灣的遊客仍有人會亂丟垃圾、在溪邊烤肉、到野外播放大聲的音樂、亂摘撿植物、石頭、珊瑚,「甚至明明就有告示牌寫明此地禁止如何如何,但大家都視而不見,還是要做……」她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為更文明的旅遊文化盡一分力。
這位來自台北卻深深扎根土地的女孩,走入部落常常帶着剪刀,問過族人允許剪下農作物回家種植,她想從自己生活開始理解土地,理解生命。
人與自然要和諧共存,年輕人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