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連續三天的午間,學生在遊戲攤位上玩得歡呼雀躍。每年一度的「健康成長及性教育周」深受歡迎:有人在玩「施腳失調」射龍門遊戲,踢向思覺失調的症狀;有人玩「減壓勿『池』疑」遊戲,在充氣波波池限時找出減壓正確方法的膠波。湊齊足夠印花,就可以兌換禮物。
上課鈴一響,學生火速收攤,校園頓時恢復了平靜。
學生生活輔導委員會副主席吳騰耀老師介紹,中二學生的班主任課引入「正向工程」心理教育計劃教材,重點是培養學生正向思維,強化面對逆境的能力;中三則引入「快樂巨升」課程,協助中學生減低焦慮,提升快樂感。中二學生都必須參與一個小組活動。因老師工作繁忙,小組活動大多數購買校外機構的服務。
利民會的「心靈天使」小組,便是其中一種。學生在小組中學習精神健康知識,再將所學融會貫通,以遊戲方法推廣給全校同學。遊戲皆由學生自己設計,小組導師在場協助。
花錢補課不如花錢補「心」
這個「心靈天使」小組的出現,最初是學生的家庭有需要,學校認為學生能認識什甚是精神健康,自己和家人都可以及早得到幫助,「至少不用怕,也懂得求助。」吳騰耀說,媒體有不少新聞是關於精神病患和情緒病的,希望學生認識多一點,多關心身邊的同學朋友,活動還曾邀請精神病復元人士走入校園,與學生面對面,真情對話。
校園推廣身心健康文化有何挑戰?吳騰耀坦言,老師工作更繁重,其實不是所有學生都覺有這需要,老師們只是撒種在他們心中,到有需要時就可用得着。
利民會自2003年起推展青年精神健康計劃,將精神健康的知識帶入校園,目前全港超過一百間中小學曾購買此服務。該計劃的註冊社工余利安每年要走入五十間學校,舉辦講座、學生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以及包括學生、教師和家長在內的各種培訓工作坊,並針對各學校的不同情況,度身訂造活動,例如攤位遊戲和校園短片。
余利安說,半年前,利民會在七間學校做過一個識別學生情緒趨向的調查,結果發現受訪學生中20%傾向嚴重焦慮,14%傾向一般焦慮。「雖然學校有迫切的需要,但因為是收費服務,做社工要像sales一樣。」儘管苦口婆心,還是經常吃閉門羹。一些學校視「精神健康」為洪水猛獸,諱莫如深。「許多學校將精神健康與精神病劃上等號!」余利安說,幾年前向學校介紹精神健康計劃時,往往被這樣一句話打發:「我們沒有精神病學生。」
「學生心境平和、情緒穩定,讀書更專心!」他說,學校活動眾多,老師要在百忙中抽時間,也非常不容易。即使學校上下一心想推廣精神健康教育,也曾遇到家長不願意,希望學生專注於學業。肯踏出第一步的學校,難能可貴。「學生也真的很忙碌!小組一般六至八次,即使是被辨識出有需要的學生,也常出現一半時間就缺席。他們不是補習,就是可能到大陸交流。」利民會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協調主任吳靜芝說,即使資源貧乏也必須投放資源開展服務,因為預防和治療同等重要,而這是一個被政府長期忽視的領域。
未來老師必修 精神健康急救
如果發現學生早上難以有效率地學習,下午有好轉,又或課堂上未能參與討論,難以表達,應該怎麼辦?如果學生異常乖巧沉靜,不敢問問題,遇測驗就頭痛胃痛,未能準時完成功課,這些行為背後說明了什麼?
及早辨識青少年所面對的問題,對於未來的教師來說,無疑非常重要。近年,教院與香港心理衞生會簽訂合作備忘錄,2015-16學年開始,「精神健康急救(關懷青少年版)」課程成為選修課程,日後將會納入必修課程。
香港心理衞生會總主任(發展)黃玉癸表示,澳洲省政府,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衞生部門都有對此課程資助。但預防的重要性在香港社會一直被忽略,往往是出事了才做治療。目前課程屬於自負盈虧狀況,因資源太少無法大力推廣。另外,教師要面對不同的進修,很難再抽出十四個小時去完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