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几香一炷, 靈臺湛空明。
― 宋. 黃庭堅
此刻,你聞到什麼?什麼氣味會在剎那間撲入你的鼻子?你忠於自己的嗅覺嗎?
記者在中環鬧市一隅尋香,經驗一場香席,靜室焚香,取閒中雅趣。
好友三、四人入席,圍桌輕鬆端坐,默契不語。大家不噴香水,不塗濃厚味道的化妝品,給身上的味道做減法。
香道老師周竹君邀請大家「關掉」腦袋,先靜一靜心。「品香要懷着一顆喜悅恭敬的心,放掉頭腦的評判,只用身心去對話。」聞香之前,先品幾道有年份的好茶,藉由老茶的茶氣鋪路,氣脈通暢,更能感受到香的氣韻。
清代文人沈復《浮生六記》描述「徐徐烘之,其香幽韻而無煙」。周竹君神清氣定地將燒得通紅的香炭埋入香爐中,嫻熟地把香灰理成小丘狀。她用香箸開的一個火窗氣孔,透出微微的紅光,儼然一個小火山。她溫柔地以手心輕觸香爐,探試着炭火的溫度,然後用銀葉夾把雲母片置於小丘上;最後,以香匙將削好的沉香舀起放在雲母片中心。香韻就這樣一層一層散佈空氣中。
品香須清淨心
香爐開始在香友的鼻尖輪轉。右手掌托住溫熱的香爐,左手攏在香爐口緣,聞香時以腹式呼吸法,先吐氣再吸氣,吸飽氣後閉氣一下,讓沉香之氣充滿體內,而後臉轉向側邊慢慢吐氣,如斯者三。千年古沉香與時間交換出來的氣韻和能量,一層層地蕩漾入心。一息香,醍醐灌頂。聞過三息之後,便傳給下一位香友,閉目安神感受片刻。
每一種老沉香都在香桌行香三巡,細細品味,會覺察每一巡之間的變化,隨着炭火溫度的改變,香氣變幻莫測,令人心馳神往。
待老沉香謝幕後,又隔火熏香品印度老山檀。最後打一個香篆,焚一爐香,觀一縷煙。芳香四溢,既可欣賞梵煙縹緲,亦可靜思,調和身心。
香席結束前,香友自由揮毫抒發心中所思所嘆。
萬物有靈
「好的味道,首先是天然純正無人工污染的;再者要契合自己的感受,有舒服及愉悅感。另外就是要具有能量的補充,而不是刺激和削弱自我能量。」周竹君堅持以明火聞香,她認為這樣才可以完全感受香品的內涵與能量。明火的溫度有高有低,所出的香氣是活的。反觀很多非天然的香一旦遇到高溫會釋放出刺激的味道,有的還會冒出如柏油般的物質。而電子香爐品香在恆溫控制下,香品很難表現出其香韻。
「一百個人品香有一百種感覺,好的香席是大家各有覺察及感悟。」她強調,聞好香在感受身心舒暢之外,還能培養靈性,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中國古代的文人雅士聞香並非停留在香味分辨的層面上,而是透過感受香氣的滲透而有了新的精神領悟,正如北宋書法家、文學家黃庭堅在詩中寫道:「隱几香一炷,靈臺湛空明」。
相傳黃庭堅被貶後輾轉搬至市集內殘破不堪的小室,四周鼎沸吵雜,面對殺牛屠肉,殘餘的渣滓腐敗氣味,拂之不去的蚊蠅嗡嗡作響,黃庭堅卻安詳地焚香坐在臥榻上。焚香所形成的氣味像無形的防護罩,隔絕了外界種種不安的侵擾,淨化身心。
十幾年前,周竹君從上師那裏傳承了一批原生態野生古老的沉香,從此踏入了香界。「沉香令我感受到天地萬物的自然規律法則,敬天愛人,好香滋養身心靈,她不時提醒我要靜心覺察當下。」
尋香之旅,常有驚喜。什麼是最美的香?她憶起,有一天獨自走在四處無人的地方,突然吹來一陣風,帶着非常熟悉的沉香味,「那麼柔美的香,那份感動是言詞無法形容的,這就是『心香』。」令她難忘的還有在北京一間酒店開香席,一樣起炭,一樣的香品,磁場不對,居然就不出香,「萬物皆有靈,更何況是上百年上千年的香呢?那是有靈性有脾氣的呀!」
幸福之味
周竹君天生嗅覺敏銳,隔着桌子就聞到記者護手霜的味道。她對香的通曉是在經年累月的喝茶品香中悟出來的。她說,這多虧了先生的支持,每天很早起牀點炭起火燒水泡茶、點香。
她分享,要訓練嗅覺,除了放輕鬆、心靜下來之外,閉目也是很好的方法。關上眼睛,鼻子就變得非常靈敏,例如身處於菜市場,試着閉上眼睛,就會聞到魚檔、賣雞的、賣菜的、燒臘檔,各種味道了了分明。再聞書店的書香,花店的花香,茶葉店的味道,又如在餐廳吃飯閉上眼睛去辨識有什麼菜的味道。注意到生活中的小細節,吃口白飯或麵包之前先聞一下,洗手乳的味道,小童的乳臭味還有童年回憶中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急躁的鼻,聞不到真香。「嗅覺是直接連心的,不是嗎?」
香道 造極於趙宋
「行爐多用於宮廷或作為法器,一襲沉香行過後,整條路都是香的。」承真樓創辦人蔣靄玲手持唐代「鵲尾爐」,身姿優雅地邊走邊描繪古代行香的畫面。
這銅柄香爐白銅精鑄,飾以鎏金工藝, 在古代禮佛時由侍女手持燒香所用,最早見於南朝,至唐宋時期仍沿用,敦煌壁畫中的菩薩形象也出現過。
燒香、點茶、掛畫與插花被稱為宋代 「文人四般閑事」。蔣靄玲感歎,古人讀聖賢書前焚香沐浴,敬惜字紙,聞香是文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箇中引人入勝之處,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可惜今日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 少見有人願意付出時間與耐性去了解此門學 問。沉香、香爐等雖然在市場上備受注目,拍 賣場上屢創高價,卻不怎麼見人提及其文化內 涵,遑論其背後的宇宙觀和生命哲學。
很多人誤以為香道來自日本,其實中國人用香可追溯到上古。宋代的香文化可謂登峰造極,文人墨客不僅以香會友,還研製藥用香方,充滿創意和智慧。而宋代出現的 「香譜」可謂是古人用香的百科全書,收錄歷史典故、香具、香材產地、香方、詩詞等。其中,北宋洪芻《香譜》是現存最早且保持較完整之香譜;陳敬《陳氏香譜》為宋代香譜之集大成者。
然而,自宋代以來傳世香譜有數十個版本,經過戰爭和改朝換代的洗禮,已有流散, 錯漏亦多。有感於此,蔣靄玲四處尋訪專家學者,並出資梳理出這兩部經典的點校本。精細而繁瑣的校注工作歷經五年時間才完成。這在外人看來,可能是一件偏門小眾的事,而她卻希望能讓研究者從中受益,並為古代香文化研究鋪下堅實的基石。
寄身衣褥 伴夢留香
蔣靄玲對味道的情感記憶,源於小時候的衣物熏香。在她年幼時,外婆總會點一爐香, 將竹籠罩在香爐外,衣服牀單披在竹籠上,到晚上睡覺時,感覺與天然的香味同眠,連做夢 都是香的。這種香氳至今仍珍藏在記憶深處。
古代上層社會衣褥熏香的習俗,早已被一噴即有的化工芳香劑所代替。
許多香港人的生活總在超乎尋常的高速轉軸中。她認為,歸根結柢,是租金貴、生活成本高、社會無充足福利保障,人人為生計奔忙,社會過於聚焦金錢,追趕每分每秒,連小朋友也被焦慮的家長安排密集的時間表,從小就被灌輸分秒必爭的競爭心態。
她慶幸,成長中父母給予充分空間,海闊天空任鳥飛,可肆意爬上樹看藍天白雲。「我現在還是很喜歡在露台放空遠望,玄思妙想一番。」她自嘲,天性心急,容易緊張,所以喜歡寫書法、慢跑,睡覺前焚香,淨心調神。
「慢下來,內心才有空間反省,好好梳理自己。」她削下一塊沉香,放入唐代塔頂豆式盒。一千年時光,方能淬鍊出這樣的銅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