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十八世紀,正是啓蒙思想逐漸興起的時代,中法兩國分別在路易十四和康熙的統治下步入盛世,兩位君主彼此器重,經濟貿易及文化交流空前。路易十五(1715-1774)繼位之後,一改路易十四時期高壓的政治環境,社會上瀰漫一片歡愉糜爛、放縱享樂的氣氛;上流社會和貴族生活的生活面貌,無不反映在精緻、華麗、繁瑣、浮誇的洛可可藝術中。洛可可風格馬上取代了路易十四時期的巴洛克藝術。
東西文化藝術交流
隨着日益頻繁的東、西方交流,傳教士和商人把中國商品帶回法國,這些精美的繪畫、瓷器、織品、屏風等工藝品深得法國王室貴族的歡心,掀起以異國風情為美的時尚。結合東方色彩的洛可可藝術,為宮廷裝飾帶來另一種韻味。
1766年的時候,路易十五委託博韋皇家織造廠(Beauvais Tapestry),按照首席宮廷畫師兼洛可可藝術的領軍人馬法蘭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繪製的圖樣,編織了十套以富有「中國風情」的巨型掛毯,當中四套納入王室收藏,其餘的則由貴族收購。
這些由羊毛混合絲綢織成的大型掛毯,製作工序十分繁瑣嚴謹,需要許多熟練的織工合力完成,是一項勞動密集的工藝。每一套掛毯都要用長達三年的時間製作,換言之,整個「中國系列」掛毯總共用上三十年時間才完成。路易十五對這批掛毯十分滿意,除了用它們裝飾凡爾賽宮,還把其中一套由特使送給中國的乾隆皇帝。在資訊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資訊就是靠圖像傳遞的;高達三米,色彩和圖案鮮明細緻、視覺效果宏偉壯觀的巨型掛毯,正是當權者彰顯權力的媒介。
「雖然這些掛毯以中國為主題,但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人,會把畫中人當成中國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總監羅諾德博士是研究法國工藝的權威,但就算對藝術和歷史一竅不通,也能一眼看出這些掛毯的荒謬之處。仔細一看,畫中人雖然長着一雙鳳眼,其他身體特徵如白皙的皮膚、淺色的頭髮,顯然都是屬於歐洲人的。「中國怎會長滿棕櫚樹?這也太熱帶風情了,雲南或許有可能,但絕非是北京。」羅諾德博士細數畫中不合理現象,只有部分衣服飾物、建築風格和青花瓷器是符合現實的。
這當然不是普通的失誤。「布歇其實從未踏足中國,他根本不知道中國人或者中國的東西是怎樣的,畫中呈現的其實是法國人對中國之想像。」即使對中國的認知僅僅來自流入法國的中國工藝品,也足以令布歇對千里之外的東方皇朝產生種種美好的幻想。他筆下的「中國」有熱鬧的市集、舞會和戶外宴會,人們聚集一起狂歡,如此生活方式,顯然反映了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面貌;畫中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無非是法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投射。
「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故事,法國人憑空想像了一個中國,更把個人想像製成大型作品,送給中國的皇帝。事實上,乾隆十分欣賞這批掛毯,可能是因為連他自己也沒有認出畫中的是中國人。」羅諾德博士笑說。就連向來自大的乾隆,也對法國王室工藝推崇備至,更命人在圓明園興建專門的房間,用來收藏和展示這些掛毯和其他法國工藝品,圓明園的不少建築物也是受法式風格啟發的。
《乾隆意象:路易十五的中國皇帝掛毯與北京宮廷戰圖銅版畫》
日期:即日至5月28日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一樓
費用:免費
查詢:www.frenchm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