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孔不入的交通網絡,讓城市人的活動範圍無限延伸,工作上班在一方,玩樂休閒在另一方,一日之內走遍多區可以毫不費力,但生活的依歸,終究是在自己的社區。社區若然有所變化,在地生活的居民不可能不痛不癢。
訪問灣仔居民,他們都自然流露出對自身社區的愛和關切。居住「利東街」附近,他們都對這座商住龐然大物建築有特別感受。
美觀的街區與街坊的期望
二十六歲的Marco Tam,在灣仔讀小學,中學時搬到灣仔居住,現從事金融業,在金鐘太古廣場上班。十多年來,他見證着原有利東街拆卸,封成大型地盤,再成為今日的住宅商場。
現在的「利東街」,在Marco眼中,可謂「不倫不類、歐陸式、完全格格不入的一條街」,奇奇怪怪,和社區沒有融洽共存。而且,由於商場開張早期,租戶多數走高檔高消費路線,他一直甚少在那裏消費,「現在多了相對平民點的餐廳,不時會消費一兩次。」
新商場建成幾年來,每逢節日都會精心佈置,中秋節有「巨型月亮」,農曆新年則大紅燈籠高高掛,總會吸引大批市民拍照打卡。Marco雖然看慣看熟,也要由衷佩服商場的裝飾能力,「它做exhibition時,係有靚的地方,例如聖誕節它會打造到好似英國Oxford Street般,燈飾的確係幾靚。」
不過這些景象都與他對利東街重建的想像不符。「本身大家清楚這裏是喜帖街,而它聲稱當重建完成會打造成怎樣的社區,大家都有一絲期望會見到喜帖公司、婚紗等,政府那時聲稱會搬入來的。」他說,「要拆是必然的事,但拆完變成這樣,與本身期望的確是有差別的。」
利東街帶動社區變化
「灣仔咁多條街,我最唔得就係利東街。」和何秀萍談起現在的「利東街」,她劈頭就狠批,「太商業化、土豪化。」
擁有劇場人、作家、電台主持等多重身份的何秀萍,六年前搬到灣仔居住後,「捨不得搬走」。這幾年的灣仔生活體驗告訴她,這一區十分宜居,優點數之不盡:豐儉由人,交通方便,行人友善,也有許多歷史文化故事等着你發掘,再加上她是「進念.二十面體」的創團成員,以前許多時光都在藝術中心劇場度過,「對我來講,灣仔好多情意結,好多記憶,在這裏出入我覺得好舒服。」
灣仔盡善盡美,她卻唯獨厭惡重建後的「利東街」。「如果有人叫我推薦灣仔一條街,我不會說這條。」她先笑言,「它改裝得唔夠靚,靚啲我可能容忍度高少少。」更重要的是,它將原有「喜帖街」的文化風景連根拔起,「那些事物很值得保留,但沒有保留到。反而是向錢看,將那些事物變成今日模樣。」
何秀萍搬到灣仔,和「利東街」開幕是同期的事。六年過去,她觀察到,「這條街帶動隔籬幾條街遊人多了,」如汕頭街、廈門街等周邊街巷愈來愈多有趣小店、coffee shop,「中產化了這個區域。」但她強調灣仔仍然豐儉由人的,「如果我那天想中產點,那就約朋友去隔籬街飲紅酒食芝士;如果我想地踎點,那就去春園街食茶餐廳。」
街坊更鍾情小店文化
Marco和何秀萍屬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領域,但同為灣仔街坊,都鍾情小店文化。
住在灣仔這幾年,何秀萍尤其喜歡探索街巷裏非集團經營的特色小店。「我當初搬來最特別的地方是日、月、星街,好多得意的東西。你會對社區有些期望,覺得這裏可以做很多創作性的東西,新思維的東西。」
訪問Marco,也是約在汕頭街一間他經常光顧的咖啡小店,和他坐在店外的公共公園傾談。「作為居民,我當然會鍾意小店。」Marco說。「我要連鎖的,為何不去銅鑼灣,不去金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