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身後的禮物】重塑已故親人的遺物 協助喪親人士轉化哀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走好最後一程

【留給身後的禮物】重塑已故親人的遺物 協助喪親人士轉化哀傷

20

阿珊第一次接過這個由亡父衣物重織的 cushion時,緊緊抱在懷中。那一刻,她淚流不止,哭得像個孩子。說不出的溫暖,說不出的感動,說不出的悲傷……

Cushion有一個特別設計,打開來,裏面會有別具意義的三個字。
Cushion有一個特別設計,打開來,裏面會有別具意義的三個字。

從前很少與父親擁抱,透過cushion她找到了與爸爸連結的新方式。

阿珊最記得,小時候,爸爸悄悄帶她一人出去玩,送給她一條裙子,那是她和爸爸之間的「秘密」。

爸爸走前曾問她:「下一輩子,再做我的女兒好嗎?」

阿珊頻頻點頭說:「當然好!爸爸!」

爸爸臨走前幾天,家人輪流守夜。臨終前,爸爸一度語無倫次出現很多幻覺。「他同我說,阿珊,有牀位了,我已經同姑娘交代好了,讓他們給你安排。」阿珊只管點頭應和。爸爸彌留之際,依然惦記兒女守夜辛苦沒有地方休息。

「爸爸是我的救星。直到生命最後,還是那麼疼惜我們。」阿珊的淚水奪眶而出。

最後一張全家福,溫馨永遠定格。
最後一張全家福,溫馨永遠定格。

阿珊的爸爸一輩子勤懇踏實地工作,平日較沉默寡言,偶爾開兩句玩笑。他一直不動聲色守護家人。家人後期才知道,在他入院前,就已經持續便血一年。一直自己默默看家庭醫生,沒有告訴家人。

阿珊整理遺物時,感到痛入心脾。她找到爸爸生前戴過的手錶,調到他去世的那刻,讓時間永遠停留在那一刻。

「爸爸是兩百多磅大胖子,沒有想過會就這樣倒下了。入院不久就走了,我時時想,如果早點發現會怎樣?」內心那份內疚,難以承載。

工作期間,同事經常看到她不由自主流淚。她不想休息,因為休息會胡思亂想,上班反而感覺好些。當時很少跟別人提起爸爸的事,因她知道每次提起爸爸會泣不成聲。

13

輔導過程中,社工問她,想像父親會如何回應她這份內疚?她覺得,父親會說:「傻女,我現在不是很好嗎?」

爸爸離開兩個月後,阿珊收到一個特別的cushion,翻開內裏,見到「我很好」三個字,阿珊淚如雨下,感到前所未有的釋然。

「重織愛.念.情」 創新善別輔導

阿珊的cushion,由兩位智障人士為她完成。喜歡做針線活的麥惠鴻聽着《萬水千山總是情》,一眨眼功夫就繡出了「我很好」三個字。

七十三歲輕度智障婆婆梁杏芳負責織錦部分,用織布機手腳靈活。那天,親自給阿珊送上cushion,杏芳見到阿珊哭成淚人,摸了摸她的手說:「你不要傷心,我也沒有了爸爸。」說着還給阿珊遞上紙巾。

這個cushion背後還有故事。

20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東華三院合作,開展為期一年的「重織愛.念.情:創新善別輔導」先導計劃,協助近兩年喪親的人士,重塑已故親人的遺物,包括衣物或用過的布料,編織成靠墊及枱墊等,為物件賦予新意義,轉化哀傷。重織後的新物品,避免見到原有物品而觸景傷情,變成「窩心」的隨身品保持相連感,「以愛療傷」。

概念源自澳洲的遺物重織概念(Woven Memories),創辦人Mary Burgess一向喜歡編織,九年前伴侶離世,她在傷痛中將衣服重織成毛毯隨身使用,編製過程,重整很多思緒,編織毛毯更得到一份安慰,感覺親人還在身邊。她希望這個方法也能幫助其他人,於是推廣這個概念。

有一位孕婦找她,當時傷心欲絕,父親的去世日子,接近孩子的預產期,父親見不到孫女,十分遺憾。於是Mary幫她將爸爸的幾件衣服編織成被子,孩子蓋着毛毯睡得十分安穩,好像是爸爸在幫她照顧女兒。

輕度智障的麥惠鴻善於做針線活
輕度智障的麥惠鴻善於做針線活

項目其中一個核心成員是東華三院擁抱夕陽服務計劃社工蔡嘉玲,她從事臨終紓緩工作數年,主要服務對象是面對死亡的病人和家屬, 陪伴許多人走過人生中艱難的一程。與喪親者一起探索遺物重塑,對她來說是一個難忘的體驗。「物品有味道、有溫度,如此立體逼真,這份連結十分特別。這也讓我與喪親者的距離很快就拉近了。摸着遺物訴說,彷彿逝者就在眼前,再去講述內心世界時,更容易真情流露。」她發現很多喪親者「對人歡喜背人愁」,心底壓抑了不少情緒。當他們準備好精選出重要的遺物,彷彿找到一把鑰匙,更加容易打開心扉,自然地抒發心中平時不輕易言說的細微情感。

 東華三院擁抱夕陽服務計劃社工蔡嘉玲在遺物中感受 真情與愛
東華三院擁抱夕陽服務計劃社工蔡嘉玲在遺物中感受真情與愛

「喪親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真的好像身體失去了一個部分。」經歷過喪母之痛,蔡嘉玲毅然轉行做社工,入行做生死關懷的服務,她希望可以溫暖經歷悲傷的心靈。「對於遺物,以捐出去和扔掉居多。但事後往往帶有很多遺憾,甚至後悔。她常勸人不要着急處理。」

東華三院「愛不同藝術」活動幹事曾詠欣坦言,首次接觸如此飽含故事和情感的設計任務,過程中也感觸良多。之前朋友曾勸說,千萬不要將遺物帶回家,這樣很「不吉利」。但她發現,遺物背後是人與人的愛,不僅不可怕,而且是一份祝福。

重塑遺物 回歸愛

h170120natalie0491

未完成的毛冷

張女士在母親的遺物中發現這未完成的織物。她自小記得母親十分喜愛為家人織毛衣。兄弟姊妹長大,衣不稱身了,母親就會拆掉再重新編織。母親臨終前曾答應張女士為她編織一件衣物,最終卻因為身體狀態轉弱而未能實現。當她發現這未完成的編織物時,想起了母親的承諾。儘管這織物的大小、形狀,估計母親是想織給其他兄弟姊妹,但張女士希望繼續「完成」母親的心意。

m170126-yimin-0282

一對小布袋

喪母的吳女士在執拾母親遺物時,發現母親一直收藏着她的物品,包括她小時候用過的教科書、日用品等等。竟還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她做一套衣服去拜七姐誕,餘下的布碎母親一直收藏至今。吳女士那時才明白母親一直如此掛念自己。母親病危時,吳女士的一對孖孫出世,遺憾母親離世前未能見到曾孫。母親為這對曾孫留下了一對玉扣,因此用舊布料製成小布袋,繡上曾孫的名字。

h170120natalie061

特製的衣服

馬女士照顧長期病患的兒子傑傑,給他親手縫製很多適合坐輪椅的衣服。兒子二十四歲離世後,這位媽媽開始嘗試去計劃進修、旅遊過新的生活。設計和製作團隊準備將衣服做成小背袋,讓媽媽帶着孩子遠行看世界。

m170126-yimin-0345

碎布製成的相簿

相簿中間夾雜了一些布條,主要是來自母親年老做衣服用剩的布碎。這塊布帶給吳女士很多回憶,因為母親生前經常穿同一布料的衣服外出。而相簿則用來收藏家庭珍貴的相片。

轉化的橋樑

「這方法可塑性很高,對生者有一份心照不宣的意義。」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將Mary的概念帶來香港。她說,喪親可能會動搖人生觀或價值觀,失去意義感,更可能令人感到內疚和遺憾。喪親帶來的傷痛往往長久難癒,華人傳統一般不習慣以語言表露傷痛,將哀思藏於心底,更加難以紓解。以實物寄託哀傷可以是一種選擇。

Bereavement,bereave本身代表奪去、使失去、使喪失的意思。周燕雯指出,喪親的感受如心被撕裂的缺失感, 感覺死了一半,行屍走肉。動手過程剪掉、撕破,也是將喪親情緒具體呈現、體驗、釋放、繼而重組。「如果看到衣服本身,會聯想到很多遺憾或負面回憶,但做成新的東西,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份情,賦予新的意義。

whatsapp-image-2020-05-19-at-12-48-39

「遺物,是生者面臨的一個難題。面對遺物,既有回憶湧現,又帶來複雜情緒。容易睹物思人,睹物傷情。但又不捨棄掉。」她說,對於遺物的處理,大部分人會直接捐掉或者扔掉,「眼不見為乾淨。」因為中國古代,遺物被視為不吉利,要敬而遠之,這因以前的死因大多為傳染病。遺物可能具傳染性。現在死因多為非傳染慢性病,時代變了,思路也要變。

她建議將遺物分類:醫療用品等可以棄置或捐贈;具紀念價值的物品如結婚證書、戒指等,可收藏起來;一些東西猶豫不決難以處理的日常用品,可以裝入紅白藍大袋,封好並寫上有效期,放在不易取的地方。待一年過後,仍不需看,便可將整袋丟去。千萬不能打開再細看。若仍有猶豫,可再延期一年。

whatsapp-image-2020-05-19-at-12-48-33

「比起看照片,物件可以看到、聞到、觸到,更加真切。」周燕雯強調,重塑的東西,不在於是否布藝,也不在於什麼物料,重點是將物件轉化繼而內化,首先轉化成日常物件,可以隨時帶在身邊,讓遺物自己融入自己的生活,延續與死者的連結,可以增加安全感。然後內化至無形的東西,也可以家人的名義設立獎學金、願望的實現、理想、嗜好,讓家人的價值觀得以延續。

她還記得輔導過的失去孩子的媽媽,在孩子走後保留一袋頭髮裝在膠袋中,時不時拿出來看,又惶恐搞散了,她建議這位母親用頭髮製成毛筆,成為一個有意義的連結。還有一位與丈夫相依為命的太太,在丈夫離世後終日袋住他的骨灰出街,同時也很焦慮有一天遺漏了忘記隨身,壓力很大。反而另一位先生胸口戴一條項鏈,時不時摸一下。原來將太太骨灰鑲嵌在鏈墜。「我每日掛住太太,她在我心上。」

whatsapp-image-2020-05-19-at-12-48-37

「實際上,物件只是幫助轉化的一個過渡,最終目標是不需要再依靠外物,就算哪一天,東西丟失了,也不要緊了。」文獻指出,喪親者當中有15%到30%需要別人幫助,大部分人可以如常生活,並且接受自己的情緒會有起落。

然而香港生活缺乏空間,就連哀傷也缺乏空間。她說,每年有超過四萬人離世,大多時候高速處理後事,既沒有法定假期給喪親者,社會亦沒有太多空間去流露哀悼;家人朋友亦忌諱提及,她寄望社會能夠尊重哀傷的步伐,尊重每個人悼念逝者的節奏。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 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
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走好最後一程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