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自殺6】保持通話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義工︰對求助者多些耐性少些批判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我們談自殺

【我們談自殺6】保持通話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義工︰對求助者多些耐性少些批判

volunteer_suicide1
volunteer_suicide1

「我覺得自己是個陌生的陪伴者。」在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做了四年熱線中心義工的Winnie這樣說。

四年前,Winnie修讀心理學課程,加入熱線中心當義工,是想理解自殺這個課題︰「自殺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我想知道他們心裡到底想甚麼,身邊可能都會有人經歷高高低低,想看看能不能幫忙。」

猶記得第一次接聽電話的經驗,Winnie自言「驚到震」︰「真係驚到震,當時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那時聽到自殺都已經好驚,更何況是別人告訴我要自殺。」Winnie當時想深一層,有人打來求助,如其一齊驚,不如強行鎮定下來,了解求助者發生甚麼事。

在社會幽暗角落的人們

聽了這麼多電話,最難忘一次,來自一個長期病患者。「這個長期病患者家裡又有財政問題,屋企人開始對他有些厭棄,他好像找不到出路,亦都不知道可以做甚麼幫助自己。打來的一刻,他情緒比較波動,也打算死,之前也有多次尋死行為,和他談了一段時間後,他願意接受轉介到自殺危機處理中心。我希望中心能給予資源處理這位求助者的問題。」長期病患的身心不斷遭受折磨,Winnie說︰「他們面對生理及心理困擾,苦苦掙扎,我才發覺原來生存需要很大的勇氣,他們已經很努力了。」

香港在2016年的自殺率是12.94,即每10萬人便有12.94人自殺而死亡。
香港在2016年的自殺率是12.94,即每10萬人便有12.94人自殺而死亡。

這次經驗,讓Winnie不禁反思,活在社會上無權無勢的一群,有時連自己的權益都不知道,沒有接收資訊的渠道,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有不同需要,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尋找資源,甚至不知道有這些資源存在,慢慢迫這些人到牆角,讓人覺得很無助。」

做了接線義工四年,Winnie看見了社會上很多問題,如何把人逼進牆角。
做了接線義工四年,Winnie看見了社會上很多問題,如何把人逼進牆角。

看不見的前路,在尋死之前,撥一通電話給不認識的陌生人,也許會出現轉機︰「傷害自己前,起碼他打了過來,可以先傾一傾。未必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但可以一起嘗試探尋出路和途徑。」

耐性多一點

三十多歲的Winnie這四年的義工生涯,從角落裡窺探人生百態,「我初時只是打算來做義工,沒想到影響比自己想像中大,對於人性有多了一分理解,我會思考,為甚麼有人一直無法走出當下困境?我覺得回到生活裡,我與人相處時容忍度高了,會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及脈絡,多了耐性,每個人背後都有一連串故事,最重要是不要帶批判去理解。」

Winnie笑言,從前的自己都犯上過所有不該犯的錯︰「例如話邊個邊個慘過你,只懂得說加油。這是不行的,但以前不懂。」去到最後,她覺得同理心很重要,同理心(Empathy)跟同情心(Sympathy)不同︰「那是你如何去感應對方所說的話,我們有機會遇過但走過了,所以將問題看得很微小,但對於那個人來說,這就是放在眼前的大問題,他就是不開心,呢樣野無得呃,我哋要尊重,聆聽對方的時候,不要將自己的主見去代入。」

頃刻間生命的去留

這群接線義工,大約二百多名,大都不是專業社工或輔導員,而是平凡如你我身邊的一分子,來自社會不同階層,而他/她們的角色都是,好好地當一個聆聽者。

一通電話,有時候可能會帶來一線生機。
一通電話,有時候可能會帶來一線生機。

另一位義工KC,現年68歲,自從八年前退休後,開始思考退休生活要做甚麼。「我以前在醫院做病理檢驗四十年,生理疾病接觸過很多,退休之後,也想了解多一點心理方面的狀態。」做義工之前,他先報讀了該會提供的防止自殺及危機處理證書課程,後來才慢慢當上了義工。

正式實戰時刻到來,沒料到,收到的第一個電話,便是被評斷為高危級別的求助︰「當時那個人已經企了在屋邨的欄杆,覺得走投無路,準備尋死,結果我勸服了他轉介去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第一次的經驗,KC直言「嚇死」,一個生命的去留在頃刻之間,這麼近,那麼遠。經歷過這樣的衝擊,事後KC回想︰「如果做這件事,會不會被一通電話影響自己呢?心情或多或少會有影響的,這樣很辛苦,要讓自己抽離一點。」多年之後,他總結出,做接線義工要有熱心,但也要有冷靜的頭腦。

在電話感受生死一線之間,KC當義工後感受至深。KC難忘有一個連續三天打來的男人,妻子離開了,只剩下他與女兒。第一天,義工成功勸服他放棄一家燒炭自盡的念頭;第二天KC又接聽了他的電話。

「我接聽的時候,他告訴我女兒就讀的幼稚園,叫我告訴警察,然後便打算再自殺,我不肯收線,一直談到他女兒放學的時間,叫了他去接放學,結果再拖多了一晚。第三天到了另一個義工接聽,對方終於接受轉介。事後他打消了念頭,但也再打電話來答謝我們三個人。」KC意識到,在一念之間,陌生人的一把聲音可以伸手觸及懸崖上的人們,人可能因而存活下來。

volunteer_suicide4

在醫院工作的40年,看過不少生離死別,「殮房都去過」,但對於生死,畢竟沒有思考太多。這八年的義工經驗,令他對於人生有了多一些體悟︰「死亡都是必然的階段,做醫院時,見過有人救得返,有人救唔返,但做義工後,會令我思考關於人的困難,會想是甚麼讓人跌進困境裡頭,最重要的是聆聽。」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我們談自殺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