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都有得你唱:「懷緬過去常陶醉」,四位合作經營設計製作室的工作夥伴,公餘時最愛傾談本土懷舊文化,但發現年輕一輩說起傳統風俗儀式卻總是一知半解。為了承傳香港風土習俗,他們在去年底推出名為「初一十五」的交流平台,親身落區訪問紙紮師傅,又到處做街訪,自製祭祀實用指南,分享各式做節習俗、神佛典故、殯儀及節氣曆法等資訊,把握時間留住傳統智慧。
儀式以外 拉近親朋關係
後生仔可能會問,初一、十五聽得多,究竟這兩天有什麼特別?「基於佛教或者拜觀音嘅傳統,初一十五通常就係大家食齋嘅日子。而信奉道教或者茅山嘅人,呢兩日一般會番師傅嗰壇度拜神。」即使民眾間有不同的信仰,信奉的宗教理念相異,但舊時每逢這兩天街頭和廟宇都份外熱鬧忙碌。
成員們有些在屋邨長大,鄰里關係親密,有些則在舖頭成長,視員工為家人,自小習慣每逢節慶,都聚首一堂做節和祭祀祈福,長大後才頓覺今現社會人際關係疏離,後生一輩似乎看輕了此等儀式的意義,「當初揀呢兩個日子去改名,係因為我哋覺得喺呢啲日子,就算唔做儀式都好,大家都應該同屋企人聚吓。做牙、拜神呢啲events嘅其中一個功能,令家人同左鄰右里走埋一齊,就算搬咗出去,都會定時定候番嚟食餐飯。」在他們眼中,傳統不只是尋根重要的一環,亦是連繫感情的推動力。
街坊訪談 重拾社區人情味
成員Catherine畢業於中文及歷史系,她主力負責文獻探究及史料核實,堅持把最貼近事實的資料呈現人前,除了翻查文本,組員亦不時向摯親好友打探,甚至落區搜羅故事。她說:「做咗呢個project之後,我哋多咗同讀書時嘅教授前輩、屋企嘅長輩、以前唔多講嘢嘅鄰居、甚至唔同區嘅街坊傾偈,過程中發掘咗好多趣聞。例如曾經訪問過一個好老嘅紙紥師傅,佢話自己專紥名車,所以成日都要去睇車展,要與時並進咁話,真係估佢唔到!」
另一邊廂,Dicky亦發現自己因此與家人多了共同話題,「以前唔知佢哋做咩要拜神,雙方無咩點溝通,但呢個project令我自己倒番轉頭了解佢哋為咩要咁做,甚至肯主動同佢哋一齊去做。」
手作實踐 不流於文字記錄
Catherine認為,單靠文字記載不足以把傳統一脈相承,因此他們希望「初一十五」能將漸被遺忘的民間習俗,重新融入現代生活。她解釋:「平時大家成日吹水話有幾鍾意啲懷舊嘢,直到上年中秋,阿奇整咗呢嗰菱角風車,於是我哋就諗到不如教人整番呢啲嘢,慢慢發展之下就變成依家呢個project。我哋覺得齋講係無意思,如果唔去practice,無論你拍幾多片、影幾多相、寫幾多字去分享都係無用。大家係要透過真正落手體驗先會有感受。」
阿奇製作的菱角風車,原來背後也有段故,「十幾年前阿媽無啦啦用菱角整咗呢個風車,又試過用罐頭整燈籠,話佢細個喺屋邨就係玩呢啲嘢。嗰時仲細,都無特別放上心。後來佢喺我Form3、4嗰時過咗身,我突然諗番起呢個風車,於是問人有無見過、識唔識整。點知問咗好多人,都無人記得。」
尋覓多年也遍尋不果,就在灰心之際,他遇上一絲曙光。「上年喺Facebook某個page見到有人分享製作方法,當然好開心喇,咪即刻去街市買料整,仲整咗一堆送俾人。」古老當時興,這些曾是平平無奇的屋邨玩意,對80後的他們來說卻是新奇有趣。
事後,就連阿Mo亦表示之前不知菱角為中秋應節食品之一,眾人即起哄笑指小妮子生於90後。「當初仲以為呢嚿嘢喺五金舖買,因為硬繃繃嘛!」這個斷層讓他們明白,無論是手藝還是習俗,假如不再做下去,就只會自斷文化根脈。
除了撰寫文章,他們還積極籌備活動,甚至計畫推出關於節慶習俗的相應服務和產品。就在上個月的農曆新年期間,他們小試牛刀,為無暇準備團年飯、又不想外出用餐的年輕一輩推出團年送餐服務,使客人不費吹灰之力也能重拾兒時在家共享天倫樂的回憶。
他們亦嘗試聯絡道教及佛教組織、紙紥殯儀家族、生死教育機構及學府歷史系團體,作文化交流。「當然其中一個因素係需要籌集經費先可以繼續run到成件事,另一方面,活動同服務可以俾機會大家重新接觸同認識呢啲習俗,都係好事。坊間有好多呢類型網站同平台分享類似嘅資訊,但如果唔套用落生活層面,其實同圖書館入面嘅書一樣,無人借就只會塵封喺書架上面,淪為一堆無用嘅資料。」
避免失傳 提供習俗實用指南
Catherine回想,自己也曾墮入家族習俗難以為繼的考驗,成為另一個促成「初一十五」成立的誘因。「其實我屋企幾房人關係好親密,大時大節一定聚埋一齊,做節拜山做得好密。但自從屋企老人家走咗之後,山大家照拜,但係點拜呢?嗰刻先發現唔知點做。」以前有祖母為大家準備妥當,如今卻無人知曉該如何張羅。「舊陣時咩都阿嫲準備晒,依家無喇,咁邊嗰去準備?唔係我哋唔肯去搞,而係點搞先得㗎?咁唯有記得一樣就執一樣。但諗諗吓又覺唔對路,啲嘢買番嚟又好似唔同樣喎。」Catherine與家人合力整理依稀零碎的記憶,卻發現貨不對辦,於是轉向朋友和師傅請教。
後來,她一位移居外地的友人竟碰上類似的疑難,向她高呼「SOS」求救。「我呢位朋友成家都住喺加拿大,佢太太啲屋企人都係移民咗嗰邊嘅香港人。上年佢哋番香港,太太阿爸就托佢哋返開嚟拜吓阿嫲。但係兩個都喺外國大,無咩點拜過山,屋企人出發前淨係交低咗嗰地址。佢哋去到個墓前面唔知要做啲咩,於是就問我。咁我就叫佢哋去下面香燭舖買嘢拜,點知佢哋以為買一支蠟燭同一支香就夠。我feel到佢兩個係理解中國人要慎終追遠,呢嗰精神佢哋係有嘅,但成套嘢實際要做咩,去到佢哋到就已經失傳咗。」這觸發他們推出習俗「實用手冊」的念頭,讓大家有指引可跟從。
各處鄉村各處例 儀式考證難度高
他們慨嘆風俗與傳統出現斷層,並不全然出自年輕人的問題。「好多老人家一嚟唔識表達,二嚟可能覺得儀式細節係常識,一心以為大家跟佢做咗咁多年就一定識,最尾咩都無講低就走咗。」結果後輩想做也做不了,無奈只能訪查街外人和翻查資料。可是,宗教流派太多,每個宗教場所(如寺廟佛堂)的處理方法總有差別,加上民眾會根據各自的生活習慣把習俗儀式略為改動,經過多年口耳相承,民間和宗教團體中衍生不同版本的造法。
「就算大家都喺香港大,唔同族群之間嘅文化習俗已經可以好唔同,都唔好話分到邊條村咁細,就咁潮州人、客家人同圍頭人嘅做法都可能有差別。大方向或者係差唔多,但總有啲細節係唔同。」
他們直言,這令考證變得困難重重,也難以定論哪個「門派」才屬正宗。「先攞個standard作準則會好啲嘅,所以會問番師傅一般情況係點做。不過尋根某程度都係追番自己家族嘅嘢先最有意義,所以我哋好鼓勵大家對自己屋企了解多啲,先由自己出發。」
初一十五
官方網站:www.first-fifteen.hk
官方專頁:www.facebook.com/115.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first_fifteen